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古诗词文阅读教学“议题”的选取策略探究
文阅读教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旨在让学生进行多文本的阅读,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探究文本的内涵及深层价值,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文”“文阅读”
所谓文,就是围绕一个议题组合而成的一组文章。这是一个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的概念。是相对于“单篇”的一个概念,一组文章,多篇文章,有关联的多篇文章。这个关联点,就是围绕同一个“议题”。
文阅读,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围绕一个议题选择一组相关联的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并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
二、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文阅读教学在一节课上学生需要阅读3篇甚至3篇以上的文章,这就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也切实强化了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训练。
学生在大量的语言信息中自主学习,在自主中学会比较、辨析、梳理、归纳、表达,从而习得一定的阅读方法、建构一定的知识体系,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古诗词文阅读教学“议题”的选取策略
一组选文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议题,一个好的议题既能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激发学生共同阅读、分享的乐趣。下面以古诗词为例,谈谈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选取策略。
1、依“作者”选文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诗作风格,我们可以从教材选定的人物出发,对该作者的诗文进行精心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对作家的文风有更深刻的认识。
如:“此中有真意”——走进陶渊明。阅读陶渊明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杂诗》,学生
在自主阅读及交流学习中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倾向、人生态度,会发现其诗作主要内容大都是写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恬淡的心境。他的诗常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以写意为主,注重物我合一。诗作风格平淡自然淳厚,富有意境。
    同一诗人不同的人生经历或不同的写作风格,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感悟作者的精神内涵,从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体会其思想。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等系列诗词的学习,能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诗词表达的感情从词人少女时期的自由快乐到初为人妇与爱人别离的相思闲愁再到国破家亡的凄苦悲痛,让学生对李清照的一生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也更能体会她后期词作的深刻内涵。
2、依“题材”选文
古诗词题材丰富,视野广泛,每个题材中,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际遇,所体现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按题材分类,可以帮助学生对同一题材的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阅读课外相关古诗词。
如田园诗:陶渊明《归园田居》写辞官归隐的真实感受;王维《山居秋暝》描写清新美丽的山间月夜;孟浩然《过故人庄》赞扬农人的热情纯朴;陆游《游山西村》讴歌乡人诚恳友善的美好品质;秦观《行香子》表达农村春光的美好惬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辛劳与困苦,但都表现了乡村自然风光的美好,以及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赞美。
送别诗是古诗中非常常见和重要的类型,同是送别,因为作者、被送的对象、经历的事情及写作背景的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李白《送友人》《渡荆门送别》表达了对友人、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则表现了一种闲淡的意境,流露出失意淡泊的情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豁达乐观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劝慰;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表现了对友人情深意长的深情祝愿。虽然都是离别,但情感各不相同,“一种分别多样情”,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谢别、恋别、壮别、阔别;感情表达可以是留恋、伤感、惆怅;可以是安慰、嘱咐;还可以是祝愿、期待等等。让学生在类比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3、依“意象”选文
意象是诗人表达情感、抒发感情的载体。古人创作诗词,往往会巧妙选取合适的意象,借以表达一定的情感思想,通过意象分析诗歌,能举一反三读懂该意象的诗作。
如:“诗意的月亮”
组合诗:李白《月下独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杜甫《月夜忆舍弟》;李煜《相见欢》……              无论是圆月,缺月,故乡月,他地月,都被诗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情感,恋人对月盟誓,游子对月思亲,哲人对月深思,离人对月忧叹;豁达者邀月共饮,孤独者见月伤心……月与人的亲情、爱情、悲欢离合紧密相连,月既可以带上孤高的气质,也可以成为豪情的载体,“月”,是诗人们生命情感的寄托。让学生在“诗意的月亮”中徜徉,体会月所蕴含的丰富意蕴。
4、依“表现手法”选文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借眼前实景表现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英雄失路的悲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语言平淡质朴,但字字传神、含蓄隽永,饱含着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水、月、沙,被“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把读者引入到一个微冷寒寂的氛围之中。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极真实地表现了诗人在朦胧月下对梅花清幽香气的感受;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但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更多的是诗人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情与景的高度融合,能使诗文更有诗意、感染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写作的技巧。
(2)运用典故
    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借曹操煮酒论英雄的典故表达对孙权雄才大略的赞扬;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借汉文帝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借东汉窦宪“刻石勒功”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又思乡怀家的心情;刘禹
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杜牧《赤壁》借典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深入体会用典在古诗词中的意义:扩展内容,寄托情感;精炼含蓄,富有文采。
当然,在古诗词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以“炼字”“咏史”“虚实结合”等多种角度来拟定议题。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议题选择。
    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教学模式,但并不是唯一的阅读教学模式,语文阅读教学既需要单篇阅读,也需要文阅读,更需要整本书的阅读。希望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更加自主、愉悦地去阅读,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