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辽宁省西部的建平县内至今仍留存着燕、汉两个时期的长城遗迹,研究这两段古长城的地理、现状和历史,对探究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和民族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北方长城遗址和长城学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辽宁建平;燕长城;汉长城;地理;历史
基金项目:本文为“朝阳境内古长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的科研成果。
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历史上,燕、秦、汉、北齐、辽、明等朝代均在辽宁省境内修筑过长城,但是,随着时光流逝、风雨侵蚀、战火摧残和人为的损坏,古代长城有的依旧岿然屹立,有的却已踪迹难寻。 辽宁省建平县位于努鲁儿虎山脉北端,是辽西丘陵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接地带,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原汉民族政权和北方游牧民族交互争占的地带,在战略上具有十分重
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建平县境内至今仍留存着燕、汉两个时期的长城遗迹。
一、建平境内的燕长城
(一)地理位置和现状
建平县境内燕长城遗址是迄今辽宁和中国北方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战国长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北部,这里也是努鲁儿虎山脉的北端,是辽西丘陵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地带。
燕长城自河北省进入内蒙古赤峰市美丽河乡黑山头北梁跨过老哈河,进入建平县热水乡下湾子屯,翻过大来台沟北梁,拐棒子山、平顶山、大阴坡梁脊;在老官地乡经过上羊草沟屯后山,围圈子山,越过老牛槽洼,上金洞子山脊东走,翻过梨树沟东梁,跨过小黄杖子村的鸽子山水库再上鸽子洞山,沿山的北壁东北向走到柳条沟南山顶南折,顺着险峻的山脊下到王八石处向东过沟再上石马腚山,爬到烧锅营子乡和黑水镇交界的“漏缝毛”再向东进入烧锅营子乡境,经朝延庙山,下霍家地村过河上蝙蝠山、雹神庙梁顶,越过擂台沟
梁、小汤土沟梁、房框子前山,针柴洼梁顶,再登蛤蟆石梁顶,过蛤蟆沟翻过蛤蟆沟东梁进入北二十家子回族镇境内,从九间房屯南梁穿过兰旗营子北城,东走经小五家、大五家屯,过崩河从小四家村前通过,走王苏地、李家水泉屯的南梁,穿过九百步大荒入敖汉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