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1 引言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旅游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应用性与学科交叉特点,其着重研究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种地理问题,探讨旅游地域系统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指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930年,麦克默里(McMurry)发表的《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The Use of Land for Recreation),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端之作,之后旅游地理学经历了不同阶段和理论的更迭。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期间,研究侧重于对某些旅游胜地、地区旅游开发及旅游流等的描述与方法探讨。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研究内容主要是对旅游业和旅游活动的分析,其实质是有关旅游经济地域结构最佳化问题的研究,并开始重视对旅游地理学理论方法的研究。1976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上,首次把旅游地理单独列为专业组,标志着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被确立下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旅游地理学的跨学科、多视角研究使得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旅游产生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
游者行为规律、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旅游地演化规律、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与规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旅游地理学已成为了一门服务于人类生活、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领域。中国的旅游地理学者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伴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改变了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结构,而且技术进步和相关学科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因素、新模式和新业态,促进人类活动理念和模式持续变革,深刻影响着旅游业发展,并给旅游地理学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命题和实践问题。在此背景下,旅游地理学如何从地理学角度解释旅游现象、回答旅游问题、指导旅游发展,亟需站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研判趋势与明确方向,以更好地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指导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国土游憩空间格局。
使用价值
因此,本文系统梳理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联系实际提出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有待思考的内容,以此促进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丰富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初步始于20世纪30年代,系统开展研究是从1979年开始,40余年来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89年)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82年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设立和1987年我国6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特殊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旅游资源家底不清、各类地域旅游发展缺乏技术指导等大量实际问题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理学则致力于从地理学角度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主要探讨旅游资源或景观分布形成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规划布局旅游区等,例如1982-1989年,在涉及旅游地理的百余篇论文中,区域开发类约占71%。
  在这一阶段,经过认真思考和探索,旅游地理学界已经基本明确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向和路径,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研究课题主要涉及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发展、旅游区划、旅游目的地等。研究方法以定性讨论为
主,提出的观点具有较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但其可验证性较弱。在这一阶段,受国际相关研究的影响,中国旅游地理学家开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环境容量的度量和游客行为规律。
(2)第二阶段(1990-1999年)
1990-1999年,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国内旅游快速兴起,各级政府对旅游业发展也日益重视。由于旅游需求激增,中国掀起旅游资源开发热潮,推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旅游开发规划研究增多,在大量个案经验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理论和模式有了初步总结,完成了大批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规划报告。同时,关于旅游业对环境负面影响、旅游市场的区域性、旅游地发展阶段等问题的研究需求增加,可持续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事件旅游、旅游者行为、旅游流、旅游地演化等逐渐受到关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也明确要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而且,注重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出版了反映当时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旅游地学概论》《旅游地理学》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