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理论来源、理论品质及世界观方法论。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根本属性:运动。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5.意识的本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使用价值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联系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动力。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8.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属性(斗争性)和统一属性(同一性)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
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0.实践的基本特征。
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即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13.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1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特点是直接性。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推断、推理。特点是抽象性和间接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1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观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方面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一方面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度。
16.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17.社会存在及其基本要素。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8.社会意识及其独立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1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2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的内涵,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此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上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2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4.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1)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1)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
(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2)价值是商品所特有地位社会属性。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辩证关系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其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3)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一因素。
2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