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常用中药香薷
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或江香薷Mosla chinensis ‘Jiangxiangru’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石艾、香茹、香草、土荆芥、土香草、土香薷、山茵陈、广香薷、五香草、石香葇、华荠苎、青香薷、香薷草、蚊子草、野荆芥、野紫苏、满山香、小叶香薷、细叶香薷。前者习称“青香薷”,后者习称“江香薷”。原植物石香薷分布于长江流域至南部各省区,主产于广西桂林和全县、广东、湖南长沙和湘潭、湖北孝感和黄岗等地;江香薷与石香薷极相似。
本品药材性状:青香薷长30~50cm,基部紫红,上部黄绿或淡黄,全体密被白茸毛。茎方柱形,基部类圆形,直径1~2mm,节明显,节间长4~7cm;质脆,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或脱落,叶片展平后呈长卵形或披针形,暗绿或黄绿,边缘有疏锯齿。穗状花序顶生及腋,苞片圆卵形或圆倒卵形,脱落或残存;花萼宿存,钟状,淡紫红或灰绿,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坚果4,直径0.7~1.1mm,近圆球形,具网纹。气清香而浓,味微辛而凉。江香薷长55~60cm。表面黄绿,质较柔软。边缘有5~9疏浅锯齿。果实直径0.9~1.4mm,表面具疏网纹。
本品味辛,性微温;归肺、胃经。功能:发汗解表,化湿和中。中医临床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水肿,小便不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解热,抑菌,抗病毒,镇痛,镇静,解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能抑制离体肠的收缩,对内生致热原产生影响等;另有降压、降低胆固醇、利尿、镇咳祛痰作用。
香薷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谓“味辛,微温。主腹痛吐下,散水肿。”《本草图经》曰:“香薷(音柔)旧不著所处州土。陶隐居云:家家有之。今所在皆种,但北土差少,似白苏而叶更细。十月中采,干之,一作香葇,俗呼香茸。转筋,煮饮服之,无不差者。若四肢烦冷,汗出而渴者,加蓼子同切,煮饮。……彼间又有一种石上生者,茎、叶更细,而辛香弥甚,用之尤佳。彼人谓之石香薷。《本经》出草部中品,云生蜀郡、陵、荣、资、简州及南中诸山岩石缝中生。二月、八月采苗、茎、花、实俱亦主调中,温胃,吐泻,今人罕用之,故但附于此。”《本草衍义》曰:“香薷,生山野,荆湖南、北,二川皆有。两京作圃种,暑月亦作蔬菜,治不可阙也,用之无不效。叶如茵陈,花茸紫,在一边成穗。凡四、五十房为一穗,如荆芥穗,别是一种香,余如《经》。”历代本草所述,不只一种。《本草图经》所述,前者似香薷属(Elsholtzia)植物,后者显然是今之石香薷。《本草衍义》很明显地指的是香薷属
植物。李时珍根据上述文献进行了概括,云:“香薷有野生,有家莳。中州人三月种之,呼为香菜,以充蔬品,……惟取大叶者为良,而细叶者香烈更甚,今人多用之。方茎,尖叶有刻缺,颇似黄荆叶而小,九月开紫花成穗。有细子细叶者,仅高数寸,叶如落帚叶,即石香薷也。”李时珍认为香薷应包括大叶的香薷和细叶的石香薷两样类型,并指出前者主作蔬菜用,后者香气更烈,主供药用。从本草描述,结合产地及本草附图看,古代所用香薷似主要为现今海州香薷。石香葇始载于开宝本草,并云“功比香薷更胜”。历代本草将香薷、石香薷列为两药,但功效相似,均为暑病良药。李时珍虽将二者分列,却又说:“香薷、石香薷一物也。”嗣后就形成了石香薷与香薷同作香薷药用的习惯。
但是,近代的商品香薷与上述有异。除少数地区外,至少近百年来,主流商品均为江香薷和青香薷,两者均属于古本草中的细叶类型。据有关资料报道,江香薷主产江西分宜、宜春、新余、上高等地,均系栽培,是目前国内香薷的大宗商品,远销国内外;青香薷主产长江以南各省区,是一部分地区的习用品。
zia
江香薷,出自《药材资料汇编》的原植物过去很多文献都认为是海州香薷,《中国药典》1963~2000年各版的香薷,亦只收海州香薷一种,这是缺乏实地调查所造成的错误。现已明确,目前国内香薷的
主流商品仍是江香薷,故《中国药典》2005年版已将其收载。在商品中没有发现以往文献中所记述的海州香薷。江香薷应是石香薷(华荠苎)Mosla chinensis 的栽培变种cv. jiangxiangru,与华荠苎可通称为石香薷。香薷Elscholtzia ciliata 在全国各地习称“土香薷”,目前仅在少数地区作香薷药用。
石香薷含挥发油2%,内含香荆芥酚71.64%、对聚伞花素10.10%、对异丙基苯甲醇5.0%、β-蒎烯1.52%、4-蒈烯  5.28%、α-松油烯1.23%、百里香酚1.40%、葎草烯1.36%、β-金合欢烯0.25%、柠檬烯0.15%。另有α-侧柏烯、(-)-α-蒎烯、樟烯、苯甲醛、桧烯、1-水芹烯、反罗勒烯、γ-松油烯、α-异松油烯、α-崖柏酮、4-松油醇、甲基百里醚、反石竹烯、α-蛇麻烯、α-金合欢烯、α-甜没药烯、β-倍半水芹烯、莳萝芹菜脑等。
江香薷含挥发油,从油中分离出50个成分,鉴定出35种,占精油量的97.7%。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4
6.43%)、香荆芥酚(39.68%)、对聚伞花素、邻-伞花烃(仅3.00%),另有苯甲醛、γ-松油烯、辛烯-7-醇-4、β-月桂烯、柠檬烯、桉叶油素、罗勒烯、α-侧柏烯、芳樟醇、2-蒈烯、枯茗酸、β-紫罗兰酮、异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β-石竹烯、α-金合欢烯、β-金合欢烯、柏木脑、香橙烯、柏烷、α-杜松醇、β-香柠檬烯、金合欢醇等。同种植物由于产地不同,
其挥发油的组成和含量也不相同。从江苏宜溧山区所产石香薷的挥发油分别与湖南兰山县、江西分宜县所产石香薷挥发油成分相比较表明,三者产地不同,挥发油组成各不相同,但其主要成分均为抗菌活性成分香荆芥酚、百里香酚和对聚伞花素等,其含量之和均占挥发油总量的80%以上。石香薷在医药、食品、畜禽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谈献和等报道,江苏分布的4种荠苎属药用植物挥发油成分较为相似,其中主要的抗菌消炎有效成分百里香酚以苏州荠苎最高(44.66%),华荠苎次之(5.92%),石荠苎最低(2.36%);香荆芥酚以华荠苎最高(70.79%),小鱼仙草次之(18.25%),石荠苎中未发现;对聚伞花素以苏州荠苎最高(16.32%),小鱼仙草次之(13.18%),华荠苎再次之(8.68%),石荠苎中未发现。以上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比例依次是华荠苎(85.39%)、苏州荠苎(61.43%)、小鱼仙草(35.54%)、石荠苎(2.76%)。
海州香薷含挥发油,油中主含百里香酚30.05%、香荆芥酚33.4%、对聚伞花素10.4%、γ-松油烯7.6%
、D-丁香烯4.8%、香柠檬烯1.8%等,非挥发性成分有β-谷甾醇、琥珀酸、胡萝卜苷、芹菜素、木犀草素、黄酮苷、香薷二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