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分类研究(双翅目:蚊科)的历史回顾与我国现状
瞿逢伊;朱淮民
【摘 要】本文根据历年和近年蚊虫分类研究代表性文献作历史回顾和评述.蚊虫的传统形态分类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蚊虫的分类理念在反复争议和修订的历史中演变,直至《世界蚊虫名录,第二版》出版,一个相对稳定的蚊科分类系统才被公众认可.通过“细胞遗传”和“分子鉴别”方法用于蚊种鉴别,缓解了复合体成员种形态分类鉴别中发生误订和混淆的困扰.21世纪初,以形态特征量化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蚊虫系统发育分类研究,对提高蚊虫分类鉴别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新分类理念体现蚊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传统分类的改革不仅是分类理念,还应提供合理的方法和操作程序.近年伊蚊族及相关分类单元的研究中发现许多新属,新组合属及属级分类地位的变更,可以显示其活力和效率.新的分类理念认为传统分类系统缺乏对蚊科系统发育关系的体现是一个重要障碍,并将蚊科新分类系统修订为2亚科11族.关于我国蚊虫分类现状,作者试对以往记录予以修订,并提出新分类系统包括:2亚科10族45属420种(包括伊蚊族分类地位待定的已知蚊11种).其中我国蚊属新记录:路蚊属Lutzia和金蚊属Kimia在文内作了简介.
【期刊名称】《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年(卷),期】2013(020)004
【总页数】12页(P223-234)
【关键词】蚊科;分类;鲍蚊属;金蚊属;路蚊属
【作 者】瞿逢伊;朱淮民
zia【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 文
1 蚊虫分类研究的历史回顾
研究资料表明20世纪是蚊虫形态分类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世界各地广泛采集标本,描述了许多新属、新种,并反复对已知蚊类记录及其分类地位和名称进行校订,以经验的途径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蚊科(Culicidae)各类的分类系统。针对传疟蚊媒复合体(complex)和隐种(cryptic species)混淆的发现,探索各种新技术应用于蚊虫分类鉴定,其中细胞遗传,分子鉴别,以及系统发育数值分析等方法与形态分类相结合,已经广泛应用,成为现代蚊虫分类的新趋势。在此阶段传统的形态分类学术思想活跃,新技术为古老学科注入活力,推动蚊虫分类学不断发展。目前虽然以经验与形态描述为主导的分类模式基本未变,但是随着新技术的渗入,传统的分类理念将逐渐向自然分类转变。
1.1 传统的形态分类
近代蚊虫分类从18世纪中叶林奈用双名法命名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 Linnaeus, 1758开始,历史悠久,发展滞后,至19世纪初发现蚊虫可传播疟疾和黄热病之后,由于防治这些蚊媒病的需要,才对蚊虫形态描述和分类研究引起重视。英国自然博物馆于1899年聘用Theobald参加蚊类研究,采集世界各地标本,描述许多新种,并尝试将其归类为新属,初步形成的分类系统,在其专著《Monograph of the Culicidae》1~5卷(Theobald, 1901a, b; 1903; 1907; 1910)中陆续发表了蚊类156属960种,为蚊虫分类奠定了基础。Theobald的早期蚊类描述非常简单,分类体系尚属初始状态,但从动物命名的优先律角度,虽然是20世纪初的历史记录,仍然是当今蚊虫分类命名及名称校订论证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Theobald专著出版后,世界各地蚊类研究逐渐发展,对蚊科的分类系统作了反复修订,例如Edwards (1932)将蚊科(Culicidae)分为3个亚科(细蚊亚科Dixinae、摇蚊亚科Chaoborinae、蚊亚科Culicinae),其中蚊亚科又分为3个族(按蚊族Anophelini、巨蚊族Toxorhynchitini (=Megarhinini)、库蚊族Culicini),库蚊族又分为5个组(Sabethes, Uranotaenia, Theobaldia, Aedes, Culex)。Stone (1956)对上述Edwards(1932)的蚊科分类系统作了修订建议,将细蚊亚科和摇蚊亚科与蚊科分离,并提升为科。修订后的蚊科分为按蚊亚科(Anophelinae)、库蚊亚科(Culicinae)及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其中库蚊亚科又分为若干族(库蚊族Culicini、伊蚊族Aedini、脉毛蚊族Culisetini、蓝带蚊族Uranotaenini及煞蚊族Sabethini)。又经过多年反复争议,直到Knight等(1977)《世界蚊虫名录第二版》出版,才明确采用Stone(1956)的“蚊科分为按蚊亚科、库蚊亚科及巨蚊亚科”的建议,同时也采纳Belkin(1962)提出的将库蚊亚科分为10个族的意见。
在迄今百年期间,依靠传统的形态描述为主的分类理念和实践,不断规范细化分类特征,提高鉴定水平,对已知蚊种或类的分类地位作比较研究和重组修订,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分类体系。根据《世界蚊虫名录》及其《补遗》(Knight, 1978; Ward, 1984, 1992)记载,至20世纪末已知蚊类达39属135亚属(Reinert, 2001)。现今蚊种已增加为3 490种(Harb
ach et al., 2007),蚊属的划分也不断有很多新变化,对蚊类的识知较前有很大的发展。
1.2 细胞遗传分类
针对许多重要传疟蚊媒的形态分类鉴定受复合体(complex)或隐种(cryptic species)的困扰,复合体成员种的形态近似,极易混淆或误定,对传统的形态分类产生疑虑,必须寻新的分类鉴定方法。从上世纪30年代起探索的细胞遗传方法,以染体带型谱和杂交等方法,对区分蚊种混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经典的隐种鉴别方法。例如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分布广泛的重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复合体(An. dirus complex)成员种的鉴别,主要依靠细胞遗传方法,区分复杂的A、B、C、D、E、F等种型(Baimai et al., 1984, 1988; Sawadipanich et al., 1990;许漱璧和瞿逢伊,1991),同时为后续分子鉴别(Xu et al., 1997; Walton et al., 1999)及形态分类订新种(Sallum et al., 2005)奠定了重要基础,是蚊虫分类学研究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大劣按蚊复合体已知种及其分布见表1。目前生殖隔离和杂交不育仍然是最可靠的蚊种判别的标准,细胞遗传分类方法在蚊虫分类中应用虽渐少,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可低估。
表1 大劣按蚊复合体已知种及其分布Tab.1 The known species of Anopheles dirus complex
and their distribution序号No.种名Species name分布Distriibution1. An. dirus Peyton et Harrison, 1979 (=dirus A)中国(海南)China(Hainan)、柬埔寨Cambodia*、老挝Laos、泰国Thailand、越南Vietnam*2. An. cracens Sallum et Peyton, 2005 (=dirus B)印度尼西亚Indonesia、马来西亚Malaysia、泰国Thailand3. An. scanloni Sallum et Peyton, 2005 (=dirus C)泰国Thailand4. An. baimaii Sallum et Peyton, 2005 (=dirus D)中国(云南)China(Yunnan)、孟加拉Bangladesh、印度India、缅甸Myanmar、泰国Thailand5. An. elegans (James,1903) (=dirus E)印度India6. An. nemophilous Peyton et Ramalingram, 1988 (=dirus F)马来西亚Malaysia、泰国Thailand7. An. takasagoensis Morishita, 1946中国(台湾)China(Taiwan)
注:*未见更深入的种(型)鉴定报告。
Note:*The further reports on species (form) identification unavailable.
1.3 分子鉴别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蚊虫复合体隐种的鉴别难题提供了新
的解决途径——分子鉴别,先后广泛使用的有DNA探针、rDNA-PCR鉴别检测,以及测序分析等方法,逐步改进形成各类蚊种鉴定专用的常规方法,为形态分类提供了简便可靠的验证,对现用分类技术作了有力的支撑。对易混淆蚊种合理采用分子鉴别,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蚊种鉴定水平。例如:东南亚地区的大劣按蚊复合体分布广泛,种(型)复杂。Vythilingam等(2005)对老挝(Attapeu Province)采集的标本经多重 PCR检测为大劣按蚊An. dirus A种,不仅明确其种(型)分类地位,并进一步分析探讨其传疟关系。 形态和分子两种分类鉴定方法相结合,应是当前保证蚊种正确鉴定的重要技术措施。目前的分子鉴定可以逐步积累资料,向分子分类发展,尚需要漫长的研究过程。
我国赫坎按蚊复合体(An. hyrcanus complex)成员种多,蚊种鉴别极易混淆。例如Yao等(1938)发现南京地区“中华按蚊(An. hyrcanus var. sinensis)”的卵具有3型,卵的甲板宽度及其出现季节不同,表明是含有多个隐种的复合体。经过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对中华按蚊类的鉴定,仍然停留在甲板宽窄的水平上,采用分子鉴别技术区分混淆蚊种迅速获得解决,这是不同时代科技发展和技术共享带来的明显效果。根据中华按蚊An. sinensis和嗜人按蚊An. anthropophagus rDNA-ITS2序列测定,分析序列差异,设计种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比较扩增的特异片段长度(中华按蚊425 bp,嗜人按蚊253 bp),即可明确区分
两种按蚊(马雅军等,1998a, b)。我国重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与雷氏按蚊的分类地位长期处于争议,通过国内外(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及菲律宾)标本的分子鉴别研究资料(马雅军等,2000;Ma et al., 2000; Wilkerson et al., 2003; 高琪等, 2004;Rueda et al., 2005; Hwang et al., 2006),表明我国嗜人按蚊与东亚各毗邻国家及菲律宾(地模标本)的雷氏按蚊高度同源,可以确认两者为同种,嗜人按蚊应是雷氏按蚊的同物异名。此外,根据rDNA-ITS2测序分析及PCR扩增种特异片段的分子鉴别方法,发现混淆在韩国中华按蚊体中的两个未知种(Li et al., 2005),经深入研究后描述为2新种:比伦按蚊An. belenrae和克莱按蚊An. kleini (Rueda, 2005)。此两种按蚊在我国亦陆续有发现报道(瞿逢伊等,2008;马颖等,2009)。我国大劣按蚊复合体(An. dirus complex)成员种的分类鉴定,在染体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应用rDNA研究其种型(Qu et al., 1998),以采自泰国的大劣按蚊A种为对照,通过rDNA-ITS2序列比对,确认我国海南和云南的大劣按分别为A种和D种(徐建农和瞿逢伊,1997;Xu et al. 1997)。并根据rDNA-ITS2序列差异,设计种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片段长度差异(A种为374 bp,D种为663 bp)予以区分(徐晓春等,1998)。我国微小按蚊复合体(An. minimus complex)经分子鉴别已发现存在A和C两种,在形态上缺少稳定可靠的鉴别特征。据近年研究香港采集的微小按蚊新模标本为A种,并确认为原微小按蚊的
同义名,C种已被另订为新种:哈氏按蚊An. harrisoni Harbach et Manguin, 2007 (Harbach et al., 2007a)。由上可见分子鉴别技术已成为发现和区分隐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是现代蚊虫分类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4 系统发育数值分析
当前蚊虫分类的理念已经由传统形态描述水平(α分类,alpha taxonomy)向自然分类水平(β分类,beta taxonomy)发展。传统的分类理念强调分类单元应根据逻辑确认是单系类(monophyletic group),并推论就是自然类(natural group),上述单系(monophyly)的说法缺乏实践基础,存在不确定性。近年对伊蚊族(tribe Aedini)的系统发育数值分析表明:该族中多数属和亚属为单系类,但一些大的类,如:Aedimorphus、Finlaya、Ochlerotatus、Stegomyia 等均为复系类(polyphyletic group) (Reinert et al., 2009)。上世纪传统分类系统中含有一些特别庞大的蚊属(如伊蚊属Aedes),形成复杂的分类体系,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蚊类杂源的组合(heterogeneous assemblage),根本不能称自然类或自然分类单元(natural taxon)。随着分类理念的转变,蚊虫分类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已经逐渐变化,对研究的标本材料,重视收集蚊类不同虫期的多样化性状特征并作量化记录,
按一定程序进行系统发育数值分析处理,构建分支图并经分析论证,才确认分类单元及其系谱关系,形成新的工作模式。通过系统发育数值分析方法,为传统的形态分类向自然分类转变开拓了一条途径,其真实的意义尚待实践验证。实现自然分类目标需要广泛深入的研究积累,需要反复总结经验,需要经受历史的考验。现将近年系统发育研究进展作简介。
1.4.1 蚊科分类系统的新修订:Harbach等(1998)对蚊科38属作了系统发育数值分析,发现阿蚊属(genus Armigeres)与尤蚊属(genus Udaya)为妹,根据形态特征的相似性,应归入伊蚊族(tribe Aedini);不支持巨蚊属(genus Toxorhynchites)归属的亚科分类地位,建议将巨蚊亚科(subfamily Toxorhynchites)降为巨蚊族(tribe Toxorhynchitini)。随后,Harbach (2007)又结合分子分类文献论证,进一步对蚊科分类系统修订为2亚科11族。即按蚊亚科和库蚊亚科,库蚊亚科又分为11个族(即Aedeomyiini、Aedini、Culicini、Culisetini、Ficalbiini、 Hodgesiini、Mansoniini、Orthopodomyiini、Sabethini、Toxorhynchitini、 Uranotaeniini),将阿蚊属划归伊蚊族。这是本世纪初根据系统发育数值分析方法,由独特的组合特征和分析程序,获得分支图,确认其为单系类基础上构建的蚊科新分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