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诗的现实意义
摘要:小女花不弃的人物关系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天宝末年到大历年间的重大社会政治事件、时代的动乱及人民的疾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热爱人民的伟大心灵,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方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因此被誉为诗史 他的每念社稷,动忧苍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集大成式的艺术表现手法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真可谓是沾概千秋,泽被万代。因此,探讨他诗的现实意义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本论文以叙事诗为主来阐明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第一,善于对现实主义做典型的艺术概括。第二,寓主观于客观。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个性化。第四,采用俗语。第五,细节描写。杜甫的每念社稷,动忧苍生的爱国思想及其艺术手法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他的爱国思想对整个中国历史进程都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真可谓是光照千古,泽被万代。而他的集大式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后世之人取之不尽的一个艺术宝库,滋润灌溉了无数的诗人作家。他的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现实主义的高峰,他的影响是永远可垂范于后世的。
关键词:爱国  爱民  憎恨罪恶  典型  俗语  议论为诗  寓情于物
 
    研究杜甫诗现实意义风格,颇费一番脑筋。一遍遍读其诗,心灵震撼无以言表。不禁佩服起诗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而处于冷静头脑的能力。于是,也收拾一下自己的震撼,让其在笔下细细流来。
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天宝末年到大历年间的重大社会政治事件、时代的动乱及人民的疾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他的诗歌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和热爱人民的伟大心灵,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方面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因此被誉为诗史 他的每念社稷,动忧苍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集大成式的艺术表现手法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作家,真可谓是沾概千秋,泽被万代。因此,探讨他诗的现实意义非常值得去做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每一首诗的艺术性是诗人所非常重视的。他对于一首诗的要求非常严格。即所谓“毫发无遗憾。因此,他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
而在众多的艺术手法中,从大的方面来说,取得最大成就的是现实主义。这与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他的诗大多取材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相连。加之作者本人的性格深沉,思想深邃、感情真挚又饱经忧患,发之为心声的最好办法便是采用现实主义。因此,善于用典型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作出典型的艺术概括,就是杜甫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杜甫的叙事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在他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叙人民的事就更少。杜甫的叙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现实主义特也表现的最为突出,最为充分。因此,我以叙事诗为主来阐明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
第一、善于对现实主义做典型的艺术概括。
从诗人许多有名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善于从众多的事物中选取最有代表性者,又从众多的现象中提炼出本质,挖掘意蕴,加以集中概括,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以此来表现出作者的爱国思想。
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
反映一般。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范例。例如《无家别》中,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战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雨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的场面,绝不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杜甫这些诗之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读后感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之所以感憾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如橼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铁案如山的罪证。例如:“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同样是以高度集中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心忧天下,情系苍生。卢世漼评:“万姓疮痍台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字所以有“峻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它千百年来都一直震撼人心中,究竟原因就是它对现实生活中的黑暗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出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它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
严重的贫富悬殊一针见血地捅了出来,封建地地主阶级的奢侈挥霍与农民阶级的食不裹腹、民不聊生、被饿死冻死现象的严重对立被形象地刻画了出来,而这人们肯定要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不合理的现象呢?作者的批判矛头对准了整个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这一被剥削阶级的深深热爱和同情也相应地被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了。而这正是作者采用典型化手法对现实生活作出精练的艺术概括,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这一手法特点的最有力地体现。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
现实与理想,主观与客观在杜诗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激情的冷静头脑和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这在他的叙事诗中更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情感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壕吏》,除“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通过客观地描述自己的所见,以及老妇人自述的事实,将老妇人家中的悲惨遭遇客观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而作者并未加以点评,只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感受。读者自然而然
地会对残酷兵役产生憎恶之情,老妇的遭遇会让读者同情怜悯。作者的感情已完全融入客观描写之事物中了。只如“有吏夜捉人”这一句,无疑是客观叙述,但同时也就是作者的讽刺、斥责。不必言明黑暗残暴,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在其中。此外,《丽人行》“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这些诗句只是对杨玉环的服饰、行动作具体的刻画,不加谴责之语,但是对于杨贵妃的奢侈浪费的批判之情自然从诗句中传达出来。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反对穷兵黩武的名诗《新丰折臂翁》来和杜甫的《兵车行》对照,马上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兵车行》中,杜甫始终没有开腔,“行人”话完,诗也结束。但《新丰折臂翁》却是最后渗入议论,白居易明白点破作诗的主旨,白诗的讽刺彩虽然很鲜明,但杜甫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更觉真挚哀痛,沁人心脾。还有《石壕吏》中,作者也是通过客观地描述自己的所见,以及老妇人自述的事实,将老妇人家中的悲惨遭遇客观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而作者并未加以点评,只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感受。读者自然而然地会对残酷兵役产生憎恶之情,老妇的遭遇会让读者同情怜悯。作者的感情已完全融入客观描写之事物中了。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个性化。
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经验,常常运用人物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例如《新婚别》中新娘子的独白:“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新婚竟成生死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精神面貌的。所以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第四、采用俗语。
这是杜甫语言的一大特。杜甫在抒情诗的近体诗众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加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人民生活的,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个性化。比如同是一个呼唤妻子的动作,在《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一诗中用的是“唤妇出房亲自馔”。而在《遭田父泥饮》中,却用“叫妇开大饼”,一唤一叫,特尽显。其他如《新婚别》的“生女有所归,鸡狗赤得将”,也是很生动的例子。再如《前出塞》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更是有同谣谚了。杜甫提高了民间俗语的地位,丰富了诗歌的语言,使诗更接近生活,接近众,更具生命力。同时,他又通过千锤百炼创造珠玉般的字字不闲的诗句,
体现了杜诗的精。首先是巧妙地运用俗语。萧涤非认为:这是我国诗歌语言发展上的一大革新。封建文人们,不可能象杜甫、白居易那样,向生活向老百姓学习丰富多采的语言,而认为大众俗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但杜甫诗中俗语却用得很多,在叙事诗中尤其丰富。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人民生活的,采用俗语,能够使诗作增加真实性和亲切感,有助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就是说是为了
第五、细节描写。
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便是这样一个细节。它不仅揭示了那个役夫“敢怒而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又如《石壕吏》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细节暗示出老妇竟被拉走的惨剧;《丽人行》用“犀筋厌久未下”这一小动作来刻画那班贵夫人的娇气,都是很好的例证。他细节描写最出的是《北征》中写他妻子儿女的一段……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眼自胜雪。见爷背面啼,垢泥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诉波涛,旧绣移曲折……这里不仅生动描绘了小女儿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自己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杜甫诗现实主义的五个特点各有秋,但应指出的是在叙事诗中上述特点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虽然说杜甫现实主义特以叙事诗为主而表现的突出、充分。但他的抒情诗的风格同样也为现实主义特增添了不少风采。杜甫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大自然。他的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如《月夜》、《月夜忆弟》.《梦李白》等。都浸透着挚爱和无私的精神。“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世人皆欲才,吾意独怜才”。折射出他对李白的深厚友谊。我们祖国的山川风景美不胜收,杜甫并不是山水诗人,但他却比一般山水诗人写出了更多的山水诗,而且自具特,中国有五岳,杜甫用一诗题《望岳》写了其中的三个:泰山、华山、衡山。此外像陇山、剑阁、三峡、洞庭等也都做了出的描绘。“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清明》,“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花语吾友中”《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从这类句子,我们也就可以看出这类诗同样包含着诗人的爱国激情。
杜甫的抒情诗是有自己的风格的。他往往像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心理进行深入解剖,《赴奉先咏怀》头一大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闻官兵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乍一看好像很抽象,其实很具体,他用“涕泪满衣裳”来描写他的喜
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的大喜欲狂,下面四句虽然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中仍有丰富的形象性,在叙事诗中使情景交融。这也有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景同时出现,如他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另一种是只见景,不见情,如《登慈恩寺塔》:“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其中便包含着忧国忧民的心情。“五更更鼓声悲壮,三线星河影动摇”,其中也同样有着诗人跳动的激情好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在叙事诗中,杜甫尽量有意识的避免议论,在抒情诗中,具体的说,在政治抒情诗中,却往往大发议论,提出自己的政见和对时事的批评,如“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吏横索钱”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