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益阳市教育局
(2007年9月)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职业教育机构323个,其中:高等职业学院2所、技工学校9所(含高级技工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43所、乡镇农校92所、职业培训机构86个。中等职业学校中,政府主办14所,占32.5%;行业企业主办9所,占20.9%;民办20所,占46.5%。职业院校共开设专业43个,其中面向第一产业的4个、面向第二产业的8个、面向第三产业的31个。
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初步建成了以高职院为龙头,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骨干,以乡镇农校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2、办学基础能力不断提高。“十五”以来,我市职业院校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备设施日趋完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6.6%,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占66.5%,中级以上职称的占68.4%,“双师型”教师占17%。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6所,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5所,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3、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十五”以来,全市中职招生人数稳步增长,2004、2005、2006年全市招生分别为19112人、22675人、23346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逐年增长,年培训达到了10万人以上。
4、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85%的学校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70%;积极推进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改革,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对口就业率日渐提高。
二、主要做法
1、整合教育资源,全面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经过深入调研,我们认识到益阳职业教育特别是益阳市城区,存在着办学条件差、学校规模小、办学效益不高、专业设置重复、形不成特、难以提高质量等问题。200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整合城区职业教育资源的思路:以重点学校和优势专业为纽带,通过资产合并、重组、置换和扩建等形式,打破部门、行业和学校类别的界限,对中心城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重点是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支持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益阳发展。将市酒厂、市化工机械厂置换给该院,支持其就地扩建并去“筹”转正。二是支持湖南兵器工业高级技校发展。将原益阳工业贸易学校整体置换给省兵器工业技校,支持省兵器工业技校发展成为高级技校,并拟申办高级技师学院。三是将市一技校、市二技校、省粮食二技校合并,迁址原益阳农校,并在周围扩征用地,组建并被评估认定为益阳高级技工学校。四是在中心城区办好1所国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将市工业职业中专并入益阳电子工业中专,创办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经过两年多艰苦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整合任务。
2、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了实现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化组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着重抓好了“送、引、激”三项工作。送,就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培训。特别是重视送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参加企业生产实践。近3年来,我
市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32人,参加省级培训186人,到厂矿企业进行业务培训45人。引,就是不受身份限制,积极引进“能工巧匠”,高薪聘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中等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全市共引进各类兼职教师200多人。激,就是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双师型”倾斜。2006年,市教育局表彰了10名农村职教“双师型”教师,今年正准备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10年,我市“双师型”教师占全体专业教师的50%以上。
3、重视学生实训,着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一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沅江职业中专筹资1100万元,建了一栋五层的实训楼,添置了大量实训设备;桃江职业中专筹资800万元,建起了综合实训大楼和多种实训实验室;南县职业中专去年争取资金350万元,添置了实训设备,益阳职院投资5900多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实训基地。另外,我们广泛开展了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对口实习基地,不仅降低了实训成本,使学生迅速掌握技能,而且许多学生在实习后便被企业盛情挽留,促进了就业。二是改革课程设置。本着“必须、适用、够用”的原则,整合基础性课程,保证开足实训课,并大力开发校本教材,突出实训教学。实行弹性学分制,鼓励和倡导学生迅速掌握实践技能。益阳职院依托学校内外的实训基地,
从学生的职业岗位出发,积极探索富有自身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教学-经营一体化”培养、“教学-生产-技术三位一体”培养、“工学交替式”培养等。桃花江女子旅游学校紧跟行业的发展开发教材,及时调整方向和技术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全面推行学生“双证制”。益阳市每所职业院校都奉行“双证”教育,让学生们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能够拿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校与劳动部门配合,每年组织“双证”考核。据统计,全市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时拿到“双证”的有85%。技校有哪些专业
4、开辟绿通道,实现“零距离”就业。一是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我们认为,在学生就业安置上,要体现三个100%的理念:一个学生安置不好,对一个学生和他的家庭的损失是100%;每个学生的就业安置,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如果学生没有较好的就业岗位,学校就有100%的责任。二是加强就业指导。我市各院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指导处,强化组织管理,并经常派出精干队伍深入市场,调查就业形势。而且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学生一进学校就得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就业指导课从就业形势、就业准备、职业素质、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设计,到信息收集、市场分析,以及创业计划与实施,非常有针对性。有些学校把已经就业成功的学生请回来作就业讲座,切实解决学生就业中的一些心态、思想问题。三是倡导“订单式”培
养。许多学校通过采取“订单式”培养、与劳动力大省的合作协调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沅江市职业中专的“日立班”和长沙山河智能机械公司挖机操作手定向培养是我市订单式培养的成功范例。四是做好毕业生跟踪服务。许多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和创业实际,认真做好创业扶持工作。从项目确定、规划设计,到技术服务、信息咨询进行重点指导和帮助。安化县职业中专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农”字特,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20万人次,提供资金4万多元,担保贷款20万元,扶持了一大批农村致富能手。桃花江女子旅游学校重视就业形势的市场调查,重视毕业生的跟踪服务,目前已形成了依托广东、上海、北京三大地区,辐射全国各地的就业网络,实现了高层次就业、零距离就业和全员就业。
三、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一方面,我市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市第四次党代会已明确提出“加快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篇二: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汇报
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汇报
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
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宁乡县教育局的领导和扶持下,办学18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1994年,2005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2004年成功组建了长沙环球职教育集团,2010年2月成功地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学校总面积6万5千余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3.1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8千多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25.2平方米。现有在籍学生3248人,其中三年级1741人已进入顶岗实习,当前在校学生人数为1507人,共计30个教学班,在校师生比为1︰12.4。在校教职工135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专业课教师60人,双师型教师3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52.9%,高级以上职称占2.3%,中级以上职称56.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33.7%。学校开设有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财经商贸类、文化艺术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6大类9个专业,共有标准教室102间,各专业标准化实验、实习、实训室或工场19间,计算机房(含多媒体教室)13间,共有实验、实习、实训工位2200余个,教学用计算机1012台,设备设施投入达2800余万元,总资产达7800余万元。2008-2011年,我集团承担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雨露计划·腾飞工程”,
三年来免费为中西部地区培养贫困学生1万多名,学生来自全国23个省、21个民族。办学18年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5万多名初中级实用技术人才,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先后接纳了2000多名大学毕业生来我集团各校区任教,为国家减轻了一定的就业压力。近年来,集团还与德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了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
二、主要工作和成就
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响应县委县政府“集全县之力,举全县之智,坚决打胜创建教育强县的攻坚战”的号召,领会县教育局“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思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改革办学模式,提高办学效益,各项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1、集团化发展,资本化运作,办最具前景的职业教育。2005年,经长沙市教育局批准,成立“长沙环球职业教育集团”。发展至今,通过独资办学、合作办学、政府托管等方式分别在湖南、四川、山西、辽宁、河南等省开办了长沙环球职业中专学校、湖南新环球技工学校、韶山环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韶山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邵阳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省荥经高级职业中学、四川省天全高级职业中学、四川省石棉高级职业中学、四川省芦山高级职业中学、辽宁省彰武职业中专、河南省原阳职教中心、山西省天镇县环球高级职业中学等12所职业学校,基本形成了集团化、多元化办学格局。2010年,“环球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第一所在海外上市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的集团公司,成功地实现了以“家庭作坊式”的办学模式向“国际化”、“资本化”办学模式的转变,为发展职业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订单化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办真正的职业教育。在“订单教育”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中,我们实现了“四个坚持”,即坚持面向市场办学,运用现代企业思想革新学校管理模式;坚持“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兴校,科研强校”;坚持知识与技能并重,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同时,围绕市场设专业,围绕就业设课程,围绕技能建模式,围绕素质抓管理,实现了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 对接的“五个对接”,以及学校与工厂合一、课堂与车间合一、老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的 “五个合一”。 学校力推校企合作办学,自2001年以来,先后有600多家企业与我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有1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校设立了定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