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整理
一、建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11924)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运动。打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并且要求惩办交通总长建党 周年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
2、1920年8月,陈独秀 上海 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3、1921年7月23日,上海——嘉兴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成立
(代表:上海李达李汉俊,武汉董必武陈潭秋,长沙何叔衡,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南陈(上海陈独秀)北李(北京李大钊)”因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湖北籍的有五人。)
(意义: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①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②科学的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新的革命方向——社会主义。)
4、1921年 上海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三大上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1922年 中共二大 上海 (① 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②通过了党的第一个党章;③明确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6、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二七惨案”林祥谦 施洋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其失败使中共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
7、1923年 中共三大 广州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全体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即党内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二、大革命 北伐战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4-1927)
1、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 广州 (孙中山的主持下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即“新三民主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即国民革命。1924年5月,黄埔军校创办。)
2、1925年 中共四大 上海 (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3、1925年 五卅运动 上海 (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民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
战争准备了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领导人:李立三、蔡和森、刘少奇)
4、北伐战争1926-1928,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北伐誓师,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旗改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至此北伐成功。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昌城,基本消灭军阀吴佩孚的反动军队。1927年,武汉人民抗击英国水兵的暴行,汉口英租界交还中国。军阀有直系吴佩孚奉系张作霖、孙传芳等。共产党人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组成的第四军独立团是北伐先锋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叶挺更是被誉为北伐名将。北伐主战场在武汉。其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5、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四一二,七一五)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6、在大革命期间的著作:
①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指出谁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谁是朋友;
②1926年《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述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三、土地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
1、1927年4月 中共五大 武汉 (大会虽然召开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却没有承担起挽救革命的任务。会议虽然对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进行了批评,却没有拿出纠正这些错误的任何办法。
2、1927年 八一南昌起义 (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贺龙领导。
3、1927年 八七会议 汉口(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
革命斗争的方针。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八七会议是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杆子中取得的”
意义:①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问题: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现,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给后来的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4、各地武装起义:
①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铸就了人民军队的灵魂——永远听从党的指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的农
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众、勇于胜利。
其中,坚定信念是灵魂;勇闯新路是核心;依靠众、艰苦奋斗是根基。
②广州起义1927年12月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在广州发动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
③黄麻起义 1927年11月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 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鄂东特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它揭开了鄂豫皖地区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了先导作用
在黄麻起义及其后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中,走出了三支红军部队。第一支是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支是1932年11月30日在黄安檀树岗
重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第三支是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在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而且产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和61位将军黄麻起义革命精神:紧跟党走,信念坚定;不畏强敌,拼搏图存;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④平江起义1928年6月 大革命时期,平江是湖南农民运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平江起义成功地粉碎了平江的反动武装,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五军和平江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又一著名起义。平江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湘鄂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发展,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12月中旬,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其余部分武装在黄公略的领导下,继续在湘鄂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928年初,贺龙周逸到湘鄂西,领导土地革命,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
据地。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成立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下辖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
⑥古田会议1929年12月福建上杭县古田村 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意义: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中共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⑦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相继写了《中国红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从而否定了走城市的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31年11月25日江西瑞金成立 选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各根据地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
四、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①起因:1934年10月,由于王明 “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为保存充分的实力,中央红军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