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心影评
烈日灼心影评精选(一):
法外之徒,无路可逃
在这个炎热的暑期档就快结束的时候,院线里突如其来地来了这部十分不一样的华语类型片,黑暗和光明二元对立面的打破、复杂精准的调度和完成度、有质感的镜头、花样翻新的剪辑、离奇的剧情和史上最大的内地片尺度,让这部以前被禁的《烈日灼心》,散发出独特的气场和气质,就像是去年灿烂了一整年的《白日焰火》一般,是一部文艺范的犯罪类型片。官方给出的介绍是“灼烈揪心的追凶之途上,父女之情、同性之谊,交揉罪与义,情与法,在故事结尾却发生了变化”而电影本身的故事,却比它更为复杂。
《烈日灼心》的杯具性主题表现地十分有意思。由邓超和郭涛饰演的所谓躲藏的杀人犯,实际上却以反向的形式,代表着人性中善的至高点、道德的最高标准,一向做着“善良的送死”的行为,甚至到最后,曹保平以一种十分极端的方式把他们推向死亡,以善良的悲天悯人为由。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它丧失了之前一向存在的可信度和普世性,使得整部电影就
像是偶然与偶然的碰撞,必须程度上造成了虚假。从一开始,所有人就无路可逃,那么真实也是如此。
另一边,与这种道德所向抵触的,却是法律。段奕宏饰演的警察对陈案的穷追不舍,直到最终酿成杯具,如同电影中一句点题的台词“法律,是介于神性和动物性的合体。它十分可爱,它明白你好,又限制你没法恶到没边儿,哪个人心里没有那么点脏事儿。”,双方的这种“法外之徒”般的内核被曹保平所最大程度放大的,不是冲突和对立,而是其中的打破、融合、和解和温情。这样的立足点十分牢固,也足以令人感怀和深思。
十分可惜的是,正如前文所提及,《烈日灼心》有一个猪尾巴,这也是在上海电影节的首映礼上,大家猛烈鼓掌的时候我飞奔出场的原因。甚至说的苛刻一点,这部电影如果把最后10分钟掐掉,改成从注射死刑后进入到原著小说《太阳黑子》的结局,“死刑时就像往太阳漂浮”的拍法,很可能会真的成为一部少有的当代华语经典之作。
其实是这样的,在观影途中尤其是中间段落一向到后半的高楼匪徒戏分结束,《烈日灼心》很猛,很牛。人物的背景各、性格鲜明,剧情走向甚至有能够混淆社会价值观念的潜质,以及会让人怀着不明白片头龙标到底怎样来的疑惑(同性恋做爱、追逐着被摔下高
楼、死刑的特写)。单是把这完成地很好的40多分钟拿出来,就能够发现曹保平的厉害和老练之处:每个戏剧转折都能让你直接陷入要么紧张到身子瘫软、要么紧张到脑子短路的状态,观感极猛,张力极强,节奏掌控极好,而这也直接遮蔽了超多逻辑上的疏漏。虽然如此,但这个段落也并非完美,就算是那场令人啧啧称奇的高楼戏实际上也有遗憾,本来还以为那只能够选取的手会直接让主题往人性抉择和二元对立的彻底打破上带,没想到还是逃不出场面的刺激和动作戏份的注意力分流,算是各有利弊。
而这部电影在剧作上的缺点也在高楼戏之后被彻底暴露,产生的关于剧情走向的迷醉感一向延续到紧张过后。那些廉价说教、那些形式上刻意和突兀以及超多不明白在干什么的离奇转折和设定等问题的暴露,以及无语结尾的充满漏洞和过度的光辉人性升华的反转,突然一下,这片就这样不行了。
此刻想想,这种十分可惜的、我完全无法料到的“突发事件”,自然是情有可原;这些圣洁到甘愿故意死的罪犯,无疑更契合商业片的结局、主旋律的力量、光辉的照耀、总局的又一次胜利这些出此刻市面上屡见不鲜的事件。然而,还是免不了为这结局痛惜。好好的逻辑怎样就成了更大的迷?本来十分棒的、透过各种方式达成的情感高度被莫名其妙地解释
来解释去,解释到让人犯恶心的地步还不够,再来一个刻意的、突发式戏剧化神转折,再轮番地以价值观“升格”的方式不断正能量输出,电影被降格到了“终究是一处空中楼阁,假的景观罢了”的水准。原本在铺垫过程中的所有大尺度,也在那结局下显得廉价。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场之前,我还在和座位边上格瓦拉的工作人员一齐吐槽邓超糟糕的演技,却没想到这部电影是他出道以来最适合他的一部片,包括整个电影的选角的恰到好处,每个演员的惊人的表现,放在华语片环境中比都十分出彩。尤其是段奕宏的表演,在如此阵容下依然绽放出了极为克制却又极富力量的表现,真的十分难得。只可惜主角间离奇巧合的关系网络设定,又再度破坏了大家的努力。导演在前半段拍得如此写实,最后却突然脑洞大开,是要叫人如何才能相信最终那个莫名其妙的结局呢?“一向坚挺,突然一下不行了”的问题,大家都懂。我相信导演必须有他的道理,只是那道理我也不见得能理解。又或者,不是真的突然一下,而是创作中存在的种种小问题和审查制度下的遗憾,才导致了最后的崩盘。
依然赞美大陆能诞生如此高强度且较为出较为成熟的,差一点能成为不朽经典的类型电影。平心而论,把这部片子放在国产大陆电影的圈内比较,落位今年的五佳(甚至三佳甚
至最佳)都不成问题,也的确是内地今年至今为止的最佳电影。几乎能够预见8月底上映之后,它会引发的轰动效应、极高的票房。毕竟前有《白日焰火》,后有《烈日灼心》,好歹两者都算是大陆影片里类型片掺杂文艺片的新鲜尝试,也都是真正好处上的上乘之作。
烈日灼心影评精选(二):
我们今年已经收获了好几部称得上好的,主要是超越我们认知的国产片,比如《十二公民》《闯入者》,还有刚上映的《烈日灼心》,好像广电总局提前为观众展示了股市有可能到来的触底反弹。
当然,《烈日灼心》有点儿被金爵奖的三黄蛋拖累了,当时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版面绝大部分都是戏谑反讽,社会向来是道德审判先行,有这样一个被嘲笑的背景,电影的评价总要打个折扣。
但《烈日灼心》是真的很好。它成功地让罪与罚的哲学面向了大众传媒。
《罪与罚》是十九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小说描述的是穷大学生拉斯科尼科夫为生计所迫杀死放的老太婆,为灭口又杀死了她的妹妹。机缘巧合,警方抓
到另一个嫌疑人并结案,而真正的凶手拉斯科尼科夫得以逍遥法外。然而,他却没能摆脱掉良心的惩罚,他的内心成为一个永不安宁的战场,良知与逃避的挣扎最后让他崩溃了,他一次次地暴露自我,甚至下意识地再去凶杀现场拉门铃试图重温当时那种又痛苦又可怕的丑恶感觉。最终,在索尼娅爱德感召下,他去自首了。
同样的主题,电影在这个故事架构里有不少贴近现实并且更贴合逻辑的改动:犯罪的由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三个年轻人,这显然是为了给戏和整个故事的巧合逻辑做交代——牵扯的人越多,巧合的互文解释就越可靠,杀人的因由成了激情杀人,而门铃成了三个恶人收养的罪恶的遗子——小女孩儿尾巴,则有好几个,王珞丹饰演的伊谷夏,段奕宏饰演的伊谷春,还有吕颂贤饰演的台湾人,自首也变成了被抓获,这当然更是为了戏剧冲突。为了完成戏剧冲突,电影甚至数度启用有可能会模糊故事逻辑的巧合,让一切冲突都在伊谷春到警察局的一两个月之内发生把三个恶人七年的紧张压缩到139分钟。
《烈日灼心》的核心是故事,所以逻辑显得十分重要。故事里除了王珞丹饰演的伊谷夏以外每个人都充满心机,这些心机产生了主角严密的行事逻辑,偏偏这些形式逻辑又超出了普通观众日常经验的预期,从而让剧情产生了数度的反转。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同性恋这个剧情的引入,邓超饰演的幸小丰为了替自我三人洗脱嫌疑,假装是同性恋并让段奕宏饰演的警长伊谷春当面揭穿,截止到这个设定,几大主角的心机都很有说服力,而这心机居然都是为了自我内心的善念,放在整个充满罪恶感的故事里,不得不说产生的比较冲击强烈到爆。所以导演会选取用手持摄影的拍摄方式,并且出现许多次演员面部表情的变焦特写。从这个角度,阅片无数的电影爱好者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褒大于贬,异口同声地表示前半部分十分好看,的确,国产片至今也很少出现形式逻辑反推回去不出漏洞的例子,而《烈日灼心》就是其中之一。
何况,电影还贡献了不少刷新国内观影体验的场景,比如郭涛饰演的杨自道追劫匪被刀划伤后不去医院,回出租屋咬着纱布用白酒自我给自我消毒时撕心裂肺的吼叫声,太痛!太爷们儿!也太可怜了!再比如最后注射死刑的那一场,虽然为了过审原先的长镜头被压缩了,但完成度仍然很好,幸小丰的痉挛、挣扎和将死时喉咙里梗出的一口气,完美地承载了全片所有主角隐忍不发的最终爆发!能够说单凭这几个场景就让这部电影有被记住的本钱。但是,幸小丰和吕颂贤饰演的台湾人的那场激情戏则主要是为了带给宣传噱头,在故事本身的节奏上有点儿华而不实。wangluodan
照顾到电影节奏的场景除了这两场还有许多,比如大年三十杨自道载着伊谷夏在高架桥上飙车庆祝新年,背景音乐和烟花爆炸的声音十分简短并张扬地表现了这三个夹着尾巴做人的恶人七年来生命中难得的温情。片头模仿单田芳老师评书里就有一句台词,说“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脸一抹拉,这日子就想这么过了?是两撇的都明白,不可能啊。”杨自道开车时惊鸿一瞥出现的快乐、委屈和挣扎就在诠释这一句,能够说,无论原著小说还是电影,写的三个人实际上是一个人,而杨自道和伊谷夏的一场感情,就是在帮年少犯案的主角到生命里本应有的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