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权力与政治权力
一、权力的含义及特征
(一)权力的词源追溯与发展
1、中国古代:
权,从木从雚,衡器。
本义:黄花木,因其坚硬、难以变形,被用于秤之杆、锤之柄、拄之杖。
引申:衡器。
权力,权为衡器,权力是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
衡量审度:“权,然后知轻重”——孟子
2、英语:英语中的权力(Power)一词来源于法语的pouvoir,后者源于拉丁文的potestas或potentia,意思指的是“能力”。
今天的英语语境中,权力通常作为能力(capacity)、技巧(skill)或禀赋(talent)的同义词。
3、20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对权力的界定:
马克斯·韦伯:“一般地说,我们把权力理解为:一个人/一些人在社会行为中,甚至不顾参与该行为的其他人的反抗而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
拉斯韦尔:“权力是施加影响的过程,既借助于因不遵从所欲政策,予以(实际或威胁予以)严厉剥夺,从而影响他人政策的过程。”
权力,简言之,就是一种A迫使B实施B不受强迫本不会去实施的行动的能力。
(二)理解权力的角度
1、理解权力的两个角度:
(1)power to,做某事的能力,或者得到想得到的东西的能力。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政治权力就是政府利用公民认可而实现集体目标(如建立法律和秩序、保护国民免受攻击、谋求经济增长等)的能力。”
(2)power over,对某人的控制能力。
罗伯特·达尔(R. Dahl):“权力就是影响力,凭借这种影响力,A以某些方式改变了B的行动或倾向。”
2、解释权力的三个层面:
(1)从微观的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个人所具有的品质或属性,表现为能力或潜力。
(2)从中观的组织理论和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控制、统治和支配,表现影响力或控制力。
(3)从宏观的国际政治角度看:不平等的分配物;“霸权”和“实力”;
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
3、权力的本质:影响力。
权力一般被认为是人际关系中的特定影响力,即根据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凡是依靠一定的力量使他人的行为符合自己目的的现象,都是权力现象。
二、政治权力的含义与特征
(一)政治权力的定义
1、广义的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政治共同体中行为者(个人、体、组织、正式的机构)自身的行动力和对他人它物的控制力。具体而言,是指一个人或一些人、体、组织或机构从事社会活动,控制社会政策,影响相关行为者和公共政策的能力。
如何理解这一定义:第一,政治权力是“权力”在公共事务中的应用。第二,政治权力的主体具有广泛性。第三,政治权力以政治服从为目标,以政治强制为后盾。
2、狭义的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亦称国家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如何理解这一定义:第一,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二,从权力行使方式和职权角度的差异性而言。第三,从行使主体和制度分化的差异性而言。
(二)政治权力的特征
1、强制性(coercive)。强制力的垄断(有组织的暴力)
政治权力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
2、支配性(predominant)。
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利益分配,社会势力,角逐和斗争。
3、排他性(expansionary)。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政治合作与权力资源不足。专权是权力的特性使然。政治权力的制约的重要性。
4、扩张性(expansionary)。
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倾向。滥用权力的潜在风险。
(三)政治权力的作用
1、积极作用。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施公共政策、实现组织目标。
2、消极作用。有可能会成为实施专制和暴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来源与类型
一、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政治权利是什么(一)客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主要是指在政治权力的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主要是指政治资源。
1、生产资料。
劳动;人类社会;生产资料;政治权力。
2、物质财富
社会的控制力;使用价值;需求。
3、暴力。
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
(二)主观构成要素
政治权力的客观要素只要是指政治权力的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
1、能力素质。智力和体力的总和。个体与体区别?
2、身份资格。个人的社会政治角:资历、所承担的职位、所具有的威望等。体也有其特定的身份资格:社会形象、社会地位、社会政治威望等。
3、理论与策略。意识形态;文化的领导权。策略与的客观条件。
4、组织和规则。组织是若干人的有机集合体。社会规则:正式和非正式的。
5、社会舆论。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公共意见,是一种道义的力量。“第四种权力”。
二、政治权力的类型
1、强制性权力
强制性权力是存在的最为普遍的政治权力形式。关键词:威胁;可信性;审慎
2、功利性权力。
权力主体会承诺权力客体某种好处。关键词:功利;政治奖励;可信性
3、操作性权力
以更巧妙的方式全部或者部分的改变权力客体的价值观。关键词:态度重塑;同化;方式
4、人格型权力
主要来源于人们对特殊类型人的尊敬。关键词:超凡的个人魅力;影响力;克里斯马
5、合法性权力
合法性权力主要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关键词:政治认同;信仰体系/理论依据;政权
第三节政治权力的实现与分配
一、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
(一)政治权力实施的三种方式
1、暴力。
暴力是国家权力的基础。“权力套餐”中的最后选择。
2、契约交易。
建立的互惠基础之上;契约理论。
3、政治忠诚。
培养权力客体的政治认同来。民族主义/宗教。
(二)政治权力运用的七种策略
1、直接动用武力:根本对立的政治权力的政治权力关系之中。
2、使用政治威胁: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3、实行政治处罚:违规行为实施处罚。
4、制定政治规则:规范和约束社会行为的强制作用。
5、下达政治指令:通常发生于上下级的权力结构关系之中。
6、展开政治说服:说服权力客体的沟通活动。
7、实施政治激励:对政治权力客体实施奖励。
二、政治权力的分配
(一)精英主义模式(Elitism)
1、帕累托的思想
(1)社会分为三个集团。
(2)基本观点:政治权力在精英之中进行分配。
2、莫斯卡的思想
(1)社会存在的两个阶级:统治阶级(精英的组织化)和被统治阶级。
(2)基本观点:统治阶级是一个很小的政治精英体。
3、米歇尔斯思想
寡头铁律: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
(二)多元主义模式(Pluralism)
1、基本观点:统治社会的是许多不同的“少数”,即所谓“多元的”少数。
2、精英和大众没有明显的分化。
3、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和竞争的舞台,社会团体处于不断的竞争之中,并不断地产生新的社会团体。
(三)法团主义模式(Corporatism)
基本观点:社会中一些体(经济性体为主)组合成为社团并进入决策程序是实现权力分配的有效途径。
实现方式:政治决策中国家听取社团专家意见。
(四)马克思主义模式(Marxism)
基本观点:社会的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第四节政治权力的制约
一、为何要制约/监督政治权力
(一)权力腐败与权力寻租
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孟德斯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
波普尔:“国家尽管是必要的,但却必定是一种始终存在的危险。虽然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制度,以使这些权力滥用的危险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我们绝不可能杜绝这种危险。”
1、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
(1)国家权力归属的公共性与行使的私人性是国家权力滥用(腐败)产生的根源。
(2)人性的缺陷。
2、寻租理论。
寻租理论把“经济人”假设引入到对政治腐败的分析中,认为政府也是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经济人”。干预途径:行政权力
3、诺斯悖论。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国家又被认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二)政府扩张与官僚低效
政府的扩张性一方面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低效,社会福利的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和效率低下。
(三)政府决策失误
第一,政府的决策机制不可能尽善尽美;第二,政府的决策信息常常是不全面的。
二、如何制约/监督政治权力
(一)路径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1、基本原则:分权制衡原则
2、实现路径:
(1)横向上三权分立。
(2)纵向上适度分权。
(二)路径二:以权利约束权力
以权利约束权力路径是四个基本前提:
1、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做出明确的规定;
2、政治制度安排中需要有公民进行维权的有效途径和监督机制。
3、公民需要具有权利观念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4、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系统,保证侵权行为得到及时、合理的惩治。
(三)路径三:道德制约
人性可以塑造。
重点思考题:
1、如何理解权力?权力的本质是什么?(2星)
2、如何定义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特征有哪些?(5星)
3、政治权力的来源是什么?(4星)
4、举例说明政治权力的实现方式和策略?(3星)
5、政治权力分配理论及其内容?(4星)
6、制约/监督政治权力的理由是什么?(3星)
7、制约/监督政治权力路径有哪些?(3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