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的区别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为什么这个节日会有两天呢?那就是南北方的差异了。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的介绍,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的区别
1、南北方小年从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洒扫、购置年货、装饰屋子。
官方过小年最早是从雍正年间开始的,为了区分阶级,官方是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祀,民间就在腊月二十四举行祭灶,沿海地区、山区距离中原地区较为遥远,因此有自己的庆贺节日。
2、小年的时间差别
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小年是腊月二十三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别。
在中国民间,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而南京地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区,这是因为在明代朱棣篡夺皇位后,实行了暴政。当时的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心里纷纷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场面赛过过年。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成了小年。西南云贵川地区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区把正月初一作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南方小年习俗
1、掸尘
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
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2、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人们在腊月二十四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
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
3、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北方小年习俗
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汉族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四,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祭灶对联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为什么不是一天
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柳腔戏《张郎休妻》、茂腔戏《火龙记》都是说的灶王爷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很大,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木板印制的年画)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时要摆上枣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麦发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据说是让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说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王皇大帝汇报去了。
祭灶时还要供上碗面汤(面条),俗话说:灶王爷本姓张,一年一顿杂面汤。杂面汤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可见灶王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灶王腊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来,就算完成汇报任务,带着吉祥保佑一家过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过小年吃糖瓜的习俗仍在汉族民间盛行。
腊月二十四日以后,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居室,清除积垢,置办年货,制作节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小年祭灶的由来和传说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日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廿三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好点子。在腊月廿三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里,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皇帝
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以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和睦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廿三夜里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廿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河南民间多尊传说中的泥匠张奎为灶神,说其锅台垒得好,故死后作了灶神。传说“灶神司人间善恶,上天回好言,可保来年免灾”。河南民间灶神之位多设在厨房的后墙上,灶神画多为朱仙镇木版印制。画之正中为灶君夫妇,头上为玉宇天宫,下面印有当年历法和农历二十四节气,并标有几龙治水,几
日得辛。底部中间是一聚宝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两侧还有鸡犬六畜,俗称“老灶爷牌位”。讲究“祭灶必祭在家”,有“祭灶不祭灶,全家都来到”的俗谚。祭灶时,凡在外的人都要赶回。豫东等地,选在祭灶节认了干亲的干儿、干女,也要携带灶糖、烧饼、鞭炮、香表和一只大公鸡来参加干娘家的祭灶仪式,表示自己已是干娘家的正式成员。月亮属阴,灶君属阳,故“男不祭月,女不祭灶”。但安阳等地,也有家庭主妇主祭者。祭灶日晚上,家家用豆腐、粉条、白菜、海带等作成“祭灶汤),老灶爷牌位前,再供上用糖糊或麦糖饴制成的芝麻酥,“祭灶糖”,“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于祀时以糖饼粘神口使勿言”。还烙制十八个火烧,并用公鸡一只,夹其两翼,放在灶神前,将一些草、豆放在一边以“秣神马”。主祭者先将酒洒在鸡冠上,燃香、烛于神案前,并燃放鞭炮,口念祷词,内容多种多样,为求助祈福之语。将灶神像从墙上揭下,用灶糖轻轻在其嘴上抹一下,于纸马上焚烧,高呼“送灶爷骑马升天”,祭祀便告结束。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