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逍遥游》——庄子典文浅析
本文描述了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逍遥游。这是一种摆脱一切束缚的绝对精神自由的境界,是庄子所提倡的体悟大道的境界,是庄子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也就是自由自在的遨游。
这种遨游不是形体的遨游,而精神的遨游,人的精神在无边无际的宇宙当中,自由自在的驰骋,这就是逍遥游。这篇作品围绕着逍遥游,还讲了一些其它的观点。
作品一开始上来就先讲故事。《逍遥游》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遥远北方,不见太阳,天黑水暗,叫作北冥。北冥有鱼。名鲲,从头到尾几千里长,没法丈量。鲲变成鸟,名鹏,背脊几千里长,没法丈量。鹏努力飞起来,翅膀好像天际的云,鹏这种鸟,平时浮游海上,每到海水徊流成大漩之年,便要凭藉水势升空,迁飞到南冥去。南冥在遥远南方,不见太阳,天黑水暗,同北冥一样的是海洋。
冥本来是一条小鱼,可是庄子在这里却将其描述成一个大鱼,这是庄子故意在混淆大小的概念。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齐国有人,名谐,专门搜集怪事。谐先生是这样说的:“鹏迁飞到南冥去哟,必须凭藉水势,努力拍打翅膀,划水三千里,才可能升空。升空脱离海面以后,还得一圈圈的盘旋,搅动大气成一柱龙卷风,把自己抬升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可能启程向南方飞去。南飞航程遥远,又得藉助于夏季台风的推送哟。”所以鹏也不是想飞便能飞的。鹏活得自由自在吗?鹏游得逍遥吗?难说。
这个传说不是我说,这是从齐谐这部书上到的,齐谐是齐国一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大鹏要飞到南海的时候,它击起的水花有三千里,生物的气息就是天地的大风,
晴日地平线上,空气扰动仿佛野马奔。阳光射入暗室,照见亮处万点微尘飞扬。大景观
的野马现象,小景观的微尘现象,可以说明一切生物互相吹风,互相需要。鹏虽大,也需要风势呢。鹏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影点消失。
反比与类比,野马尘埃,他们形体虽小,但是他们飘浮在空中,也需要有风,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大鹏是一样的,大鹏大要飞,就需要借助更大的风,才能托它巨大的翅膀。
大鹏虽然很大,可是它在宇宙之间,在本质上也和野马尘埃飘浮物是一样的,也是同样的渺小。
我们仰望,但见天蓝。天,真是蓝的吗?或许天是无限远的虚空,无底,也就无。鹏在九万里高空看大地,会觉得大地也在高空九万里,同样的天蓝,同样的虚空无限远,因为空间位置是相对的。
假如站在天上往地上看,是不是也是一样深蓝呢?不一定。我们知道地面上有山有水,有城市,有人,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都在纷纷挠挠,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可是在庄子的想象中,如果从天上往地下看,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们身处于其中,我们觉得我们地球是这么的大,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活动,每一件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重要,甚至丢一分钱,我们都要半天。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为什么不是一天
可是从天上往下看,这一切就是苍苍茫茫,什么也看不清楚,都是渺小的,渺小得简直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从天下往下看大鹏,大鹏还大吗,还能看得见吗?
也没有了,就和野马尘埃,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大鹏之大,只是我们站在地面上看,如果从更高的角度看,大鹏也不大了。
庄子的思想就是这样的灵活多变。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鹏为什么必须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可以用船做个譬喻。水浅了,浮不起大船。倒一杯水在厅堂的凹地只能用小草叶做船。放杯在凹水里,必然触底,不能漂浮,因为水浅船大,同样的道理,风薄了也浮不起大乌,必须升到九万里的高空,风才够厚,足以承受鹏的体重。鹏升到九万里的高空,依靠着下面的厚风,背负着上面的蓝天,后面又有夏季台风的推送,终于向南方飞去了。
假如水不深,就不能浮起大船,可是把一杯水倒在屋子里的地面上,一颗小草就可以像船一样漂起来。
由此,就讲到了飞翔。有水的浮力,想到空气的浮力。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鹏启程后,消息传播。林间一蝉一鸠,前者是昆虫界的著名人士,后者是羽虫界的著名人士,同声嘲笑说:“我们想飞便飞,飞到榆树去,飞到檀树去。若是树远了,一时飞不到,落地歇一歇,然后再飞就是。我们活得自由自在,根本不存在在九万里高空向南飞之必要嘛。”
郊原尽处,莽莽苍苍,小鸟飞去觅食,三顿饭解决了,飞回窠来,肚子还胀鼓鼓的呢。人若去百里外,就得预备干粮,以免挨饿。军旅若远征千里外,就得辎载三个月的口粮,以
免受困。人类的这些常识,那两只虫从未听说过,更不用说九万里高空鹏飞南冥一类的怪事了。虫鹏之间,层次差距太大。高层次的生存方式,低层次永远也不会懂得。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二、小年与大年存在差距
知识有层次的差距,小知不了解大知。年寿有层次的差距,小年不了解大年。凭什么这样说?请看以下事实。
菌类之一,名叫朝菌,亦即土菌,生于阴湿,死于曝晒,存活期短.不到一个太阴月的四分之一。一月分四相,晦朔弦望,各占七日。朝菌,晦日生的朔日前死,朔日生的弦日前死,弦日生的望日前死,望日生的晦日前死。总之,任一朝菌存活不过七天。朝菌观察月亮,能够获得多少知识?说来可怜,知月晦的不知还有月朔,知月朔的不知还有月弦,知月弦的不知还有月望,知月望的不知还有月晦。朝菌便是小年。
蝉类之一,名叫蟪蛄,亦即夏蝉,生于春后,死于秋前,存活期短、不到一个太阳年的四分之一。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各占三月。任一蟪蛄存活不过一个夏季。蟪蛄研究时序,能够获得多少知识?说来可怜,仅知炎夏一季而已,既不知从前有暖春,又不知以后有凉秋,当然更不知凉秋后还有冰雪寒冬了。蟪蛄也是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