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020106)
一、培养目标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要求系统掌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相关学科知识,熟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对人口、资源与环境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掌握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具有独立进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成为能胜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我国林业经济管理做出贡献的奉献精神。
3、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领域内较全面和较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
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本学科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具体如下:
(1)资源与环境经济
本方向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系统学习资源环境核算理论,全面掌握资源环境评价技术与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并在资源环境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深化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平衡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探索经济与政策优化路径,培养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综合能力。
(2)可持续发展
本方向将生态、环境科学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及农业产业链的前伸后延和拓宽加深,发展循环农业和绿无公害生产,探索有
效路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及政策,提高农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实
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人口与社会经济学
本方向融合经典的人口经济学理论,系统介绍生育率和死亡率的经济理论,并对其转变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人口的数量、质量、迁移、投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论述人口与资源环境、中国人口经济和世界人口经济
等人口经济问题。
(4)资源与环境法经济学
本方向运用制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理论及有关规范与实证方法,研究国内外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法律以及其他非正式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创新及未来发展。着重对我国环境
资源利用与保护各项政策与法律制度进行规范与实证分析,探讨我国环境资源政策和法律制定、实施以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逻辑,提高研究生政策法律解读与分析能力。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1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延长2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和学时要求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包括2学分实践环节)。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约10学分。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需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但不占应修32学分的总学分。每门课为2~3学分,每个学分占20学时。经济学研究生
在硕士研究生应修32学分中,学位课应占57%左右,非学位课占43%左右(包括实践环节)。其中,
●全校公共基础学位课共7学分(必修),约占22%;
●一级学科基础理论学位课不少于5学分,约占16%;
●专业学位课不少于6学分,约占19%;
●专业非学位课约12学分,约占38%;
●实践环节2学分,约占5%。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硕士生课程一览表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体作用的培养机制。在思想教育方面,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研究生要参加学校、学科所统一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注重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发挥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课程教学应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和创造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严格、细致、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作风,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此外,要求研究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生产和管理实践、科技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时间不少于40学时或20个工作日,以培养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辅助导师从事本科生课程某个章节的授课,批改作业和试卷,辅导、指导学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或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2学分。
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
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此外,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10次及以上学术报告(讲座)。
七、中期考核
硕士生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文献综述、实验操作能力、开题报告和写作表达能力等。考核由学科组组织专家3-5人,结合开题进行业务考核。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党总支组织进行。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类管理。考核合格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段,视情况缴费延长学习时间;专家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应选择理论上有一定深度,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题目,要注重论文的创新性和实用。主要要求如下:
1、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选题是硕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的开端,也是硕士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论文选题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先进性: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应在理论、方法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必要性: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应当是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课题,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实际意义的课题。
可能性:硕士学位论文课题的研究内容应当符合科学原理,研究方法和技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