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服饰的造型属于东方平面结构,与西方表现形体为特征的立面造型不同。主要的款式有:贯头式、对襟衣裙、斜襟衣裙、大襟衣裙(裤)、连衣裙、长衫、长袍等。本文从款式造型机构的角度,对民族服饰进行分类论述。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形成了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等因素,使民族服饰呈现出及其多样的面貌。以地域来分,可以大体分为北方民族服饰和南方民族服饰,“南裙北袍”这个说法也充分的反映出南北方服饰特征的区别:北方以袍服为主,南方以裙装为主。之所以会呈现出此番差异,气候因素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北方气候寒冷,北方民族为御寒,就需要制作一种保暖性能好的袍服,以锦缎、皮毛、呢料、棉料等制成,剪裁工艺要求高,以镶边工艺为主要服饰手段,精致华美;南方气候温暖,服装款式多样,剪裁和结构也比北方简单,上装以贯头式、对襟式、斜襟式为主,下身穿各式的百褶裙
、筒裙和裤装,装饰也丰富多样,除了绚丽的图案装饰,还有大量的装饰品的镶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
民族服饰一般都可以分为日常装束与盛装两种。日常装的制作要充分的考虑是否便于日常生活与劳动及洗涤,一般表现为彩比较朴素和深暗,装饰品也比较少;盛装则有很大区别,因为其用于重大活动或是重大节日中穿戴,所以颜艳丽,装饰品丰富,充分的显示雍容华贵的气质。此外,民族服饰里还有大量有趣的服装饰品,如手帕、头巾、披巾、披毡、胸牌、背牌、腰带、围腰、荷包、挎包、背包、护腿等,既是服饰精美巧妙的点缀,又是服饰风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民族服饰(除俄罗斯、乌兹别克等近代迁到的新疆定居的民族外)的造型属于东方平面结构,与西方表现形体为特征的立体造型不同。这种结构的服装平着摆放时呈平面状态,而立体结构的服装平放时则有高低起伏的变化。立体结构服装的裁剪线呈曲线状(如领窝、袖洞、开刀线、腰线、裙摆处等);平面结构服装的裁剪线简单,大多呈之现状,其表现效果也是平直方正的外形,主要依靠改变服装款式的长短宽窄,上下衣裙(裤)的组合方式及内外穿着层次来变化造型。
主要的款式有:贯头式、对襟衣裙、斜襟衣裙、大襟衣裙(裤)、连衣裙、长衫、长袍等。
贯头式是从头部套入的服装形式,也是最原始的服装形式。早期的人类在整张的兽皮中央切开一个口子,将头部套入,腰间用绳子捆扎,这就是早起的贯头式服装。中期的贯头式服装由棉布、麻布或毛毡制成,前后用一副料,在中央部位挖出圆孔,穿时由头套入,腰部以腰带扎系。晚期贯头式两侧会缝合起来,有的还装上袖子。前后片通常为一幅料,在衣领处开一道口,没有领和襟。通常在领口、一身等处搭配刺绣。
对襟式可以分为无领对襟式、交领对襟式和立领对襟式三种。
无领对襟式是由贯头式演化来的。由贯头式的切口处从中间往下切开,分出两个前襟,成为对襟式。无领无袖敞开穿着,合闭时用小绳系住。
交领对襟式由无领对襟式发展而来。在领口及襟边镶上布条,形成领襟相连式衣领。但它的领窝处并没有按照人体颈部的形状裁剪,而是与衣襟连成一条直线,穿着时,两襟相交,故称为交领对襟式。下身配着筒裙或是褶裙。
立领对襟式是由交领对襟式演化而来。其重要的进步在于衣领部位按照人体颈部形状裁剪出圆形的领口,装上了衣领,穿着更合体,并能保持对襟状态。
哈萨克族服饰 斜襟式的前襟不是向下呈垂直状的,而是呈斜向状的,通常由左领口斜裁向右腋下或右腰部。斜襟式是通过特别设计的,既美观又保暖。
大襟衣裙可以分为立领式与无领式。立领式由北方民族创造,裁剪合体,工艺制作难度大,样式趋于成熟、完美,其保暖性能优于对襟式。通常为右衽、直腰或恰腰、长袖、下摆呈弧形。下身配中式便裤或套裤、筒裙。为我国北方民族的主要服饰,如蒙古族、藏族、满足、土族等。
无袖式主要是南方民族的样式,如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普米族等。
新疆各民族妇女主要穿着连衣裙。款式有宽松式、紧身式、短袖式、长袖式等,多用丝绸、棉布、乔其纱为棉料。如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绸连衣裙,以其特有的花图案和简洁的造型成为维吾尔族典型的女子服饰。俄罗斯女子则穿宽大的连衣褶裙,与传统的欧洲民间服饰相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