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
在大众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名胜古迹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民俗旅游成为人们感受当地生活方式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而服饰民俗是民俗旅游中一个靓丽的旅游产品,以其鲜明的实用性、审美性、文化性、历史性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服饰民俗的旅游资源特征
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俗,既指衣饰,也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作为旅游资源,在开发和利用上服饰民俗有着鲜明的特点。
1、地域特征
服饰民俗作为旅游资源突出的表现在地域性特上。这种地域性包括地理状况、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植物分布等,它们均能影响服饰的结构、原料、样式和彩。我国地域范围大,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北方严寒多风雪,森林草原宽阔,分点在其间的北方少数民族多靠狩猪畜牧为生,其服饰主要特点是厚、长、暖;南方温热多雨,山地夷陵相间,生活在其间的少数民族多从事农耕,衣裙特点则是短、窄、轻、薄。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
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襟、下摆镶以布或细毛皮。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
2、民族性与多样性
服饰民俗受到民族地域、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等多方面的制约,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性特征。我国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咨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花脚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2009年,昆明民族歌舞团以“日月风火”为题的民族服饰抒怀舞会,分“春日生辉”、“夏月溶溶”、“秋风送爽”、“冬火熊熊”四个场景展示了三百套民族服饰,其品种之多、款式之奇、彩之艳、花样之繁令人惊赞。
3、时代性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必定会给服饰提供更多更新的质料和样式。风俗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人们有不同的心理和不同的审美标准,服饰风俗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自周秦汉唐以
来的肥衣大袖的汉服早就变成了历史的遗迹,清代的长袍马褂也成为了博物馆里的文物,曾经被称为“时尚”的旗袍现只有在特别的场合才能看到看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嫣红喇叭裤,男性“大背头”,女性“招手停”的发型现在也只能在电视上看见。二十余年前,中国人的服装师一片蓝的海洋,如今中国人的服饰五彩缤纷,样式万千,时代使然。
4、实用性与审美性
服饰首先是“服”,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御寒、避暑、防伤,而服饰与服饰民俗本质的一致性,突出表现为服饰民俗的实用性。东北农村的羊皮大衣厚棉裤,狗皮帽子机拉鞋灰也能体现为一定的粗犷之韵和劳作之美,但从本质上说,是为了适应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劳动生产的需要。朝鲜族的短上衣、蒙古族的大长袍,均同水稻插秧、草原牧猎有密切关系。任何民族服装的基本样式,最初设计时都是主要考虑到生产劳动和生活过程的基本需要。
服装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带有鲜明的民族审美倾向性。这种审美标准受到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文字、风俗、宗教、伦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强烈影响。如朝鲜族,自古以来崇尚白,服装以白为美;汉族尚红,所以古代喜庆服装多红。
5、阶级性
服饰是“无声语言”,在古代中国,它能表达一个人的地位、身份,人们可从官员所着官服判断出他是文官、武官,并且知道他属于哪一品级。如清朝,皇帝以下文武百官,均以九个等级来划分,即九品。文官的服饰全以鸟为图案,一品至九品分别为: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鹏、鹭鹅、鸡轨鸡、鹤鹑、练雀。武官的服饰则以兽为图案,一品至五品分别为麒麟、豹、狮子、虎、熊,六、七品为彪,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还拿衣服_L的纹饰来说,《虞书·益樱》中记“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脯、献、纤绣并以五彩彰施于五,作服汝明。”意思就是说,看一个人的身份只要看他衣服上所绣的纹饰就知道了。
6、性别与年龄特征
这一特点在服饰上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男女由于体形及
服饰民俗旅游资源特征与深度开发对策
许冰镔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363)
摘 要:从旅游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服饰民俗的旅游资源特征,剖析了服饰民俗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服饰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服饰民俗;必要性;深度开发
2013年04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
所从事的劳动不同,服饰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拿民族服装来说,传统女装总保留着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不大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男子装束较易变化,且趋于简便。比如苗、藏、瑶、傣、黎等族,其传统女装千姿百态,而传统男装则不过几种而已。年龄上的特点,如白彝,青年男女服装泽鲜艳,喜用对比强烈的颜,纹样繁多;中年妇女的纹样较之青年妇女为少,使用颜多为天蓝、绿、紫、青等,素雅庄重;老年服装则更素静,惯用青、蓝等颜,一般不做花。朝鲜族的姑娘梳单辫,只穿刚过膝的褶裙,已婚妇女梳髻或留短发,穿长及脚跟的长裙或缠裙。
二.服饰民俗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满足游客的需求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者的需求与消费模式己经发生变化,旅游消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旅游者已不仅仅满足于观光度假式的浅层面旅游,而更注重在旅游目的地参与多种有趣的活动,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带来的奇特感受,进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服饰民俗作为古今中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旅游者,为旅游开发
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丰富了旅游开发项目,提高旅游开发层次,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求知需求,带给游客独特的精神享受与参与需求。
2、利于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增加旅游业的增长点
发展地区服饰民俗,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内涵,不仅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利于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改善当地落后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
3、旅游开发对服饰民俗具有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的发展和人们交往的增多,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渐趋同,这使得地方民俗风情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被逐渐抛弃,己很难在原有的地域内生存和发展,某些民俗文化甚至有消亡的可能性。服饰民俗同样也面临这些问题,由于重视和保护不够,中国各民族服饰失传和外流现象严重,很多少数民族服装制作工艺已经失传,后继无人,有的甚至在民族博物馆都没有相关资料记录。服饰民俗旅游开发,一方面,拓展旅游资源的深度,丰富旅游文化的内容,提高旅游文化品位,使民俗旅游健康稳定地发展;另一方面,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强化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促进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服饰民俗旅游开发对策
1、挖掘民族服饰文化内涵,强调服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哈萨克族服饰
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服饰的最大特,不同的民族服饰甚至是不同地域的同一种民族服饰都有着不同文化内涵。例如同为服饰组成要素的腰带,在傣族,一般有精心刺绣的孔雀翎羽图案。这是因为孔雀被傣族人民视为美丽、吉祥和善良的化身,同时,傣族人民将孔雀视为女性的代表。而在德昂族,则是丈夫为了绑住传说中出世便会飞的妻子所发明,这就为其服饰文化蒙上了神话的彩,但它真正反映的是德昂族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过程。服饰旅游资源载体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则是增强其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则更是如此。因此,挖掘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有利于突现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特,增强民族服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2、尊重民族风俗,突出特服饰。
对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而言,特原则就是指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独具个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这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也是服饰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这种独特个性包括民族特、地方特和历史特。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就有55种民族服饰,有些民族的服饰还因地域等因素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如藏族服饰西藏、甘肃、四川、云南、青海等五大藏区就有很大的区别,即使都是在西藏,也因农耕区和牧区劳动方式的不同而展现不同的装饰。
3、注重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服饰民俗开发为当地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服务,为民俗的继承、发展服务,但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因此就要对民俗旅游资源保护和民俗生存空间进行保护。服饰文化很大程度依赖传统手工艺,而我国服饰民俗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传统手工艺的传习后继无人,这对于服饰文化的发展是影响深远的。因此,我们在开发的同时首先要注重培养接班人,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另外,可以设立服饰博物馆,收藏展示民间的服饰类艺术品,既可以保护资源又可以做宣传,为做好相关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提供平台,让服饰旅游资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4、注重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服饰民俗作是一种单一的民俗事像,依托于其他旅游资源而存在,这决定了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其他民俗资源或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不应该将其开发成主体性的文化景观。
5、服饰民俗的开发要与环境相适应
服饰民俗景观的开发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即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适应。比如,不能穿着藏袍却住着吊脚楼,也不能在江南水乡景观周边陈列蒙古袍,如此就显不伦不类了。
参考文献
[1]华 梅.服饰民俗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潘定红.民族服饰彩的象征[J].民族艺术研究,2002,(2): 42.
[3]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4]余 鸣.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资源的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5):125-127.
[5]田敏,崔榕.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31-34.
作者介绍:许冰镔(1980-),女,广西人,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旅游经济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