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检测(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
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
解析:选A。材料“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商朝祭祀对象的广泛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故A项正确。
2.周朝建立,大肆分封。如封功臣姜尚于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封颛顼后代熊绎于楚,
都丹阳(今河南淅川县);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西周政治的稳定与巩固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选A。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周形成了众星拱月般的局面,西周成为绵延数百年的强国,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的周天子没有形成专制权力,还是与贵族共治天下,故B项错误;分封制虽然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 但周王室对地方只能进行间接统治,故C项错误;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故D项错误。
3.(2020·福建泉州阶段检测)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贵族特权 B.强化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 D.强化国家管理
解析:选D。根据材料“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知,宗法制依托血缘为纽带,旨在强化国家管理,巩固自身统治,故答案为D项。
4.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 )
君主姓氏 | 姬姓—姬姓 | 姬姓—非姬姓 | 非姬姓—非姬姓 |
战争次数 | 130 | 331 | 328 |
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
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
解析:选C。材料中周朝各诸侯国之间,尤其是“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的战争次数较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属于过度解读,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官僚政治与中央集权制,排除B、D两项。
5.《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近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农业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
D.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人们用马代劳,行则拉车,‘止则就犁’”信息可知,这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反映了农业动力发生质的飞跃,故A项正确;
依据材料无法得出以马耕田成为主要耕作方式的结论,故B项错误;C项中“普遍”一词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材料并未体现人民的生活水平状况,故D项错误。
6.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公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解析:选B。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井田制是以村社为单位的集体经营,材料“涮羊肉起源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说明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故选B项;“村社”强调宗法血缘,以家庭为单位说明宗法血缘的削弱,排除A项;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户籍制度,不是土地制度,排除D项。
7.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 )
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
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
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
解析:选A。依据材料中“需奔波数百里路”这一信息可判定当时远距离贩运已经出现,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讲到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B项排除;“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和“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C、D两项。
8.《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材料表明( )
A.东周已对商业活动进行限制
B.寓言故事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C.商业发展要求打破抑商政策
D.法家重视发展商业增强国力
解析:选A。据材料“及返,市罢,遂不得履”可知,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说明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故选A项;“郑人买履”讽刺固守教条,脱离实际的人,体现不出道德教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市的严格管理,不涉及商业发展,也没体现要求打破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法家重视发展商业,排除D项。
9.春秋时期史书《左传》曾有记载:“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这表明当时( )
A.天命观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
B.利用天人感应思想巩固统治
C.社会秩序混乱促进神灵崇拜
D.中国人文理性思想已然萌发
解析:选D。《左传》的记载虽然将国家的兴亡与神建立联系,但是明确解释判断国家兴亡的是“德”与“恶”,同时人世的重心已经转到了“民”上,表明此时期对道德观念的重视和早期民本思想产生,体现出春秋时期人文理性观念的发展,故D项正确。
10.(2020·浙江衢州质检)战国法家在政治实践中吸收各家思想并进一步发展,其多设耳目来侦查的方法创自墨家,其“循名责实”的方法采自墨家和名家。据此判断法家重视( )
A.人主驾驭臣的方法 B.人主的权势
C.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 D.苦干和自我牺牲
解析:选A。“多设耳目来侦查”“循名责实”有利于控制其他人,这说明法家重视君主驾驭臣子的方法,故A项正确;法家“多设耳目来侦查”有利于加强君主权势,但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君主驾驭臣,故B项错误;法家重视法律条文的制定和实行,但题干没有涉及这一层意思,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故D项错误。
11.《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 )
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
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
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
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
解析:选C。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业工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这是此时农业发展的标志,题干中未提及,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耕者必有播种工具、翻土工具、除草工具,可以看出齐国农业生产工具相对齐全,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铁制农具,故D项错误。
12.汉字“丁”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
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
解析:选B。从材料中甲骨文中的“丁”字形状分析,可以看出商周时期建筑中主要使用竹钉、木锲等榫卯结构,篆书中的“钉”字体现了“丁”的金属质地,则说明春秋战国至秦时期已经出现了金属钉子,因而汉字“丁”的变化反映了商周至秦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摘编自《荀子》
材料三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摘编自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孟子和荀子观点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麦迪逊和荀子观点的共同之处。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性的看法及人性在治理国家和规范社会方面的见解。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得出人们都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反映了孟子“人性善”的伦理观,政治上主张仁政;根据材料二信息得出人们生而好利、疾恶、好声的主张,反映了荀子“人性恶”的伦理观,政治上主张礼法并重。第(2)问,从人性论与政治主张两方面概括即可。第(3)问,依据第(1)(2)问综合回答。
答案:(1)不同之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统治者应该推行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统治者应该礼法并重。
(2)共同之处:都认为人性有追求个人私利的一面;都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约束、引导。
(3)看法: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追求私利(自私)的一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