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画外音
历史空间与叙述策略:
香港女性导演的离散美学
肖宝凤
摘 要:本文以三位香港导演许鞍华、张婉婷与罗卓瑶的电影为分析重心,探讨她们如何通过家与国的辩证、离与返的往复及情爱故事的演绎等叙事策略诠释对九七症候的复杂情结。主体部分从后殖民/后革命氛围的理论界说、香港历史想象及离散情境中身份认同的追寻等三个面向展开。本文认为三位导演的 漂泊离散影像话语相对集中地展示了生动的历史现场感与多重阐释可能性,对探讨香港回归前后的文化生态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离散;许鞍华;张婉婷;罗卓瑶
后殖民、后革命与城市空间
1997年香港回归的政权交接引发了80年代初期延续至今的香港文化论述热潮,因香港独特的历史身世,研究者总惯于援引后殖民论述架构,从香港本土夹处于中国大陆与殖民英国的三角关系中探看香港历史、身份和前途问题。
A bbas指出: (香港)不像是一个确切的地点而像是一个中转的空间,在英殖民时期和中国 再殖民时期的主权被动更迭中正成为一个 消失的空间。!周蕾亦试图厘清香港面对的多方权力关系,她指出香港是一个后殖民的反常体,它不像曾被欧洲殖民的大多数国家在解殖后取得领土主权独立,而是要回归中国,因此后殖民理论中殖民/本土的二元对立并不完全适合描述香港的后殖民状况,她认为 处于英国与中国之间,香港的后殖民境况具有双重的不可能性∀。两位论者把对香港文化空间的探讨建立在 后殖民语境的理论上并不显得突兀,他们也都注意到了香港境遇的独特性与后殖民论述不完全契合,然而将中国影响之于香港的意义定性为 殖民压迫,无论从历史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都显然总体化并简化了香港与内地的文化渊源,也没能准确把握香港文化内部的复杂结构。
本文认为引入 后革命话语可以更有效地表述回归前后香港文学及艺术中的某些复杂元素。在中国内地学界, 后革命时期是指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历史阶段,这个表述 除了分期的含义之外还有反思、告别乃至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否定、解构、消费#革命∃含义%。香港的文化生态走向一直与中国内地保持着或隐或显的连结,即使撇开1949年以前香港曾作为中国革命各路思潮论战据点的历史及此后一代代南来作家、艺术家对香港本土文化的种种想象与建构,也可以看到在香港本土历史叙述中被深情缅怀的60、70年代的保钓运动及文化精英争取自由民主的学潮运动。耐人寻味的是,20世纪中国革命、 等历史事件也是香港文学与艺术多有涉及的题材,并表现出更多直面历史的勇气与锐气,他们对革命的反思也显示出与中国内地文化界不一样的出离于 消费与 消遣之外的理
想主义情怀。因而从后革命的角度切入对香港当代文化生态的研究可以较为理性地重估香港历史脉络中精神资源的丰富性并补足单一后殖民视野的缺失。
在后殖民与后革命的双重理论视域中,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间思维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处理时间与历史的特定方法,列斐&弗尔指出: 空间一直受到历史和自然诸因素的影响和塑造,这始终是一种政治过程。空间具有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它实际上是充溢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因而人总是需要通过重写策略来理解城市不断变动的权力与意义空间,福柯甚至直言: 一部完整的历史仍有待撰写成空间的历史(((它同时也是权力的历史。)西西在小说∗我城+里指出香港是一个只有 城籍而无 国籍的地方,这一方面反映香港 大都会的形态和性格,另一方面则隐喻了香港在九七问题浮出水面后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香港到底该如何重塑其身份内容及历史发展轨迹?王德威曾言: 向前看或向后看,我以为香港在文学与历史上的定位,终将与其千变万化的城市形象息息相关,,辗转于无常的政经文化因素间,香港能屹立不变,正是因为它的多变。不论是小岛、前殖民地,还是特区,香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座绝无仅有的城市(((一座不断重新琢磨其功能及国族属性的都会。−
对香港的文化论述而言, 城市空间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相关故事发生的场景,更是一个其自身便罗织着历史性、政治性、社会性等多重意识形态意义的美学实体;而另一方面,后殖民论述脉络中所牵涉的空间离散与
历史、空间与叙述策略:论香港女性导演的离散美学
许鞍华
放逐也成为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文化生态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
本文拟选择三位女性导演许鞍华、罗卓瑶及张婉婷的作品,分析她们讲述的伤城故事及其离散美学。许鞍华在纪录片∗去日苦多+中提及: 我不多不少承认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做很多很好的事,其实是为了很坏的原因;为了某一种虚荣和自卑感。我不多不少也感觉到这种自卑感其实是源自我们是殖民地里的人,,你变成一种平衡,是非常痛苦的。可是不多不少也从这种痛苦里头到一个身份。所以,譬如我说,我不多不少对这种殖民地生活也许是某种感觉,有一种不可以说出来的怀念;不是对的,可是你不能没有这个感觉。并不偶然的是,张婉婷也在访谈中流露出类似的感怀。以下主要分析三位导演在1997前后拍摄的作品,探讨她们对九七症候的复杂情结。
诗与史的混成辩证
许鞍华是这三位导演中最具历史与家国想象情怀的一位,∗千言万语+片头字幕即显示 这是一部描述八0年代香港社会运动的半纪录片,许多情节和大部分主要角均以真实历史事件及人物为依据。影片应用插卡、照片、录像片段营造客观化的氛围,充分发掘形式的意识形态功能,导演言志与述史的愿望十分彰显。影片情节分为三个片段,由苏凤娣的情爱故事及从失忆到恢复记忆的经历来贯穿,并通过她及她身边的三位男性的故事再现历史。邱明宽从充满理想的民运分子到进入体制内与现实妥协,这可能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左派知识分子的选择;甘神父则是一个 完美的左派,其结合了毛主义与基督教
救世精神的信念有着主义之外的素朴本质。与这两位人物不同,苏凤娣与李绍东从来不言主义与信仰,他们对社会运动的投入与其说是社会使命感的承担,不如说是出于对爱情的投入。影片中人物的思想转型和道路选择都带着时代的印记,三个片段 忘记、 革命十年和 不能忘记一方面暗示了对革命理想与激情的怀念,另一方面也呈现了苏凤娣十年生命历练与挣扎,在历史风云的宏大叙述与个人情爱的阴性言说之间有极大的张力。
影片的形式实验表现在时序设计上的疏离技巧,即吴仲贤讲述70年代历史的街头剧片段的插入。与神父在日记中记录牙疼之类的琐事、用吉他弹奏∗国际歌+不同,吴仲贤总像一个扶乩请神的通灵巫师,在带着超现实主义彩的舞台背景中嘶喊着全然宏大的革命话语。从实际的效果看,街头剧片段跟四位主角的故事所反映的不是同一段历史,它的出现往往产生对上一个故事的干扰与偏离,但许鞍华却似乎要以完全异质的风格融合两个十年的革命历史。如何整合这些异质元素,电影开头那一段街头剧场景值得注意,晚年的吴仲贤讲了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山洞里禁锢着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理想未能实现者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影片主要人物无一不是被困在历史山洞里的失败者,然而他们的价值正在于他们曾经行动,如甘神父所言: 有没有用不是明天就可以看到的,有些事情可能到我死的那天也看不到,,我觉得行动最重要。影片英文片名为Ord i naryH eroes,显见许鞍华试图在普通人中开掘史诗性,以香港政治编年史的书写提供关于火红年代的实证并藉此在历史的虚空中表明坚持到底的价值和意义。
罗卓瑶的∗云吞汤+是四段结集片E roti que的最后一部分,这是一段有关女性情欲的剧情短片。罗卓瑶将女性情欲与香港经验、离散情境加以连接,抒发对90年代香港政经变局的复杂感受。主人公是一对定居澳洲的华裔恋人,因女主角的工作在香港会面。尽管彼此相爱,女主角总觉得两人之间有某种不可沟通性,华裔男友始终以为是因为文化隔阂,因而努力了解中国的饮食、情文化,最终女主人公也借用食物的语言来说明分手的理由: 也许是因为你不带我吃云吞汤。影片中并未出现云吞汤这种食物,但却通过这种点心的吊诡存在暗示香港的命运。影片中女性情欲的主题被放置于较城市历史凭吊次要的地位,用内倾性的手法将人物与氛围带进微妙复杂的意识活动中,其中营造的时间感、空间置换及叙事手法都颇堪玩味。沈晓茵将影片再现的香港称为 蓝香港,伴着手风琴和二胡的幽幽音乐,电影设置了蓝调来衬托空间与情爱的互相映射,对外在都市空间的细描在一个30分钟的片段中更无疑是一场奢靡的实践:在蓝的景框中,除了恋人的身体,还有香港的天空、建筑和许多地景如维多利亚港、中国银行(它们分别标志着香港的过去与未来),使九七回归的时代变动在空间交错转换中表现得触目惊心,导演的用心是通过一个有关香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的隐喻来传达对香港城市空间历史感的体认。
张婉婷的∗玻璃之城+也是一部兼具历史视野和个人感怀的影片,在访谈中她坦言人的心态与创作意图跟历史的转变有很大关系,面临香港回归时刻的到来:
谁都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会不会皇后大道改成大道啊,都很紧张疑虑。然后我发现以前我住过
的母校港大的何西宿舍也要被拆掉了,这怎么可以,这就等于把我的记忆都拆掉了,我就没有了。,,基于这两个原因,我一定要拍,就拍我的大学生活和我对1997年所有的感想,再加上我们这一代人面对九七回归和不可知的将来以及对以前殖民地生活的感受。.
影片试图再现60年代至1997年的香港历史,并以此为背景呈现主人公爱情的不同阶段。两代人的故事形成一种互文结构,一方面展现他们相异的情爱观念,另一方面在时间脉络上也可从容记录香港几十年的时代变迁,并由此带出对文化知识堕落的批判主题。影片如∗千言万语+一般也用照片、报纸、新闻片段营造纪史氛围,两个康桥对着图片回顾家史片段,相比于父祖辈们的理想激情与家国使命, 我们这一代又做过些什么?两个时代的优雅与轻逸对比鲜明。∗玻璃之城+中映照在大厦玻璃屋墙上的城市
影视画外音&当代文坛&2009.4
影像几乎无处不在,导演最直接的用心便是通过空间再现保留城市物质性存在的影像遗址,不仅值得怀念的那个时代已经失去,甚至承载那个时代的空间地景也将消失,因而影片对空间流动性的再现不是为了锤炼后现代的感知结构,而是在流动中体验几可命名为前现代的怀旧。
香港的怀旧电影滥觞于∗胭脂扣+,在这部影片及后续的相类电影中,一直在殖民地历史教材中缺席的本土历史成为关注重心。张英进指出: 怀旧从来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行为,也不是一种被过去的某种东西意外刺激的无意记忆,而是一个积极的感情投资,一种透过回忆和回顾的情感付出。这种付出是对
某种特定过去的复制,一种幻想的、情绪化的、浪漫的、比现在更英雄主义的、更具魅力的、并在任何状况下更值得记忆的过去。他认为: 怀旧电影本身是一种香港在与它即将消失的命运进行协商的过程中自我重写的努力。/面临即将消失的文化场景,怀旧电影自然采取了重写的策略,它未必能如实记录下历史,但却是人们建构、维护身份时所惯于采用的 心理镜头,提供关于历史的想象并 摧毁或至少是抵挡那种会导致自我分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这种怀旧心态不仅适合于对∗玻璃之城+的诠释,也适合于前两部电影的感觉结构,印证了王德威对世纪末中文小说的描述 历史的抒情诗化,使影像对历史的再现变成 诗与史的混成辩证。0
漂泊/还乡:离散身份的追寻
斯图亚特&霍尔指出,文化身份 不是永恒地固定在某一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屈从于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1。霍尔排斥以本质主义的方式思考文化属性,而强调其双重性与流动性,按照这种属性逻辑,文化属性不是某种可以超越空间、历史与文化的既存物,其指涉和意义架构总是通过对散落和分崩离析的经验进行想象和重构而形成。霍尔认为这样的属性政治才能界定 新族性,因为属性总是受制于或搁置于某种文化、语言、历史之中,与鲜活变化的生存经验紧密相关,新族性应坚持差异,承认属性的含混、错置与繁复。因而人的身份可以是自己的主观选择,可以通过生活经验进行有意识的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对漂泊离散经验的再现与重整。
∗客途秋恨+涉及国族、文化及个人的多重身份论述,影片具有浓厚的自传性,日本籍母亲的形象正是以导演本人的母亲为蓝本创作的。E rens将∗客途秋恨+置入女性自传与放逐文学叙事语境中分析,她认为个人身份与政治身份需要回到过去寻当下的答案并完成对失去之伤的治愈,  晓恩正是藉由回返/回忆之旅而与母亲达成和解并完成自我认同。影片前半部分主要以晓恩的第一人称叙事垄断情节的推进,晓恩一直不能认同母亲,不管是澳门老宅院里那个沉默、严肃地侍奉公婆的媳妇和对自己加以规训的母亲,还是回港后跟邻居妇人打麻将不做家事的妻子与母亲,以及若干年后操办妹妹婚礼时那个聒噪而传统的母亲,她都投注了失望、敌意与惧怕的复杂情愫。后半部分日本之旅则加入了母亲的声音与情绪,不仅回顾母亲的少女时代,也回溯之前由晓恩的视角再现的一些场景,并在重复的过程中改变了长度与视点。对晓恩来说这是一个重新体验过去的过程,修正了她此前对母亲的认识。晓恩在日本体会到母亲大半生远离故土亲人并因语言障碍、文化歧视及生活方式差异而遭遇的心理挫折,而母亲寻根之旅的失落也激起了她的同情与共鸣,至此两代女人达成了深层的沟通与和解。标志性的场景是母女在温泉中一起沐浴,母亲跟晓恩提及对日式生冷食物的抗拒和对一碗广东热汤的渴求,母亲终于领悟回归是为了更彻底的远离,而一向不愿意承认的中国身份却早已成了自己最自然的接纳。这个场景颇有象征意味,水似乎是羊水的象征,母女两个在这返归本源的环境中有了最深切的交流共振,体验了 最痛苦的歧异感与最深切的亲密感  。
影片开头,街头歌手唱着鲍伯&迪伦的 M r.T a m bou ri neM a n:even i ng∃s e m p ir e has returned i
nto sand,van i shed fro m m y hand.Leftm e b li nd ly her e to stand but still not sleep i ng是香港九七回归的一个影射,结尾有晓恩的独白: 当我看着妈妈走远的背影,我觉得我好像了解了妈妈的心情。一度,我不是也曾这样绝望的背弃过什么吗?,,我在香港电视台到了工作,第一次和这个地方,这里的人,紧密的接触起来,第一次那么热切而仔细的看着他们的脸孔,听他们的声音。影片中 英国-香港-日本-中国之间的空间转换繁复而流畅,相比于罗卓瑶的∗云吞汤+中通过空间地景的呈现带出九七香港的命运,许鞍华在片头与片尾分别展示了伦敦的威斯敏特桥和一条连接香港和内地的桥;罗卓瑶的女主人公感伤地说出 这不是我的城市,而晓恩则毕竟从在简历上将国籍填成 英国而到终于能全心投入香港的生活和人中。她回广州探望中风的爷爷,彼时中国的现实动乱,但爷爷叮嘱她 不要对中国失望啊!影片中几乎每个人物都是 被家人、祖国与命运流放的人,但导演仍然流露出拥抱中国及香港的情怀,在回忆的收束中开放未来,使主人公们的寻根之旅最终达致并不完满却终于落定的身份认同。
∗浮生+是一则 写在家国之外的漂流故事,再现了90年代香港移民的种种苦境及艰难的调适过程。这个移民家族的成员分散世界各地,在对当地文化的适应过程中他们的生活和心态伴随着种种焦虑和失落。影片有许多表现文化碰撞的例子,如用中国功夫对付澳洲袋鼠,德国出生的女孩被教学广东话,新到澳洲的香港兄弟却只说英语,富有民间彩的音乐、讲述家族故事的旁白以及粤语、普通话、德语、澳洲英语等不同语言的混杂和转换真实地再现了人物作为漂流者的生命状态。罗卓瑶的叙事有很强的 告别中国姿态,但她对作为图腾标记的中国图像并未忘情,比如 房子问题集中导出对中国文化的
复杂情结,中华民族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因而要他们将异域的房子认同为能给人温暖与庇护的家特别艰难,相比于中国老房子 发散出一种祥和的力量,爸妈在二女儿家更多地感到幽禁与混
历史、空间与叙述策略:论香港女性导演的离散美学
乱,在陌生的新居里他们也不到安顿祖宗牌位的地方。史书美指出,后殖民的文化杂糅过程是一种经由多种文化痕迹所辛苦经营的自我生产,因而主体不是稳定统一的,而总是在矛盾与分裂中痛苦打转。  !但导演出于对文化携游性的信心,没有像∗爱在他乡的季节+中那样给出血腥、悲情的结尾,而是悬置身份属性的明确切割,让家族的成员追寻并适应可以安身立命的新家园,并学着以漂泊即还乡的豁达心态面对新生活。
张婉婷的两部电影∗玻璃之城+与∗北京乐与路+的风格并不一致,但它们对香港与北京两座城市的空间再现却形成了 双城记的互文,恰好连接起港人回归前对香港的体认及回归后的大陆体验。两部影片都涉及人物的时空及文化错置感,吴彦祖所扮演的人物康桥与迈克甚至有很大的同构性:香港出生,美国长大,爱好音乐。从空间再现来看,香港的一切皆流动而虚浮,∗玻璃之城+中康桥从美国回到香港看着车窗外倒映在大厦玻璃墙上的城市,心里想着: 这城市只是一堆亮闪闪的废物,毫无深度内涵。我要尽快办完一切,离开这鬼地方。而∗北京乐与路+中迈克在车内浏览的北京那些凝重的老建筑则在后革命语境中隐现某种压迫性,迈克直接面对镜头陈述: 本来我最讨厌回大陆,但我爸硬要我在这里学习普
通话,,不过我的普通话一直都讲不好,不知道用普通话拉关系,更不懂用普通话想问题。我现在最懂的就是用普通话一声不吭。相对于康桥回到香港的恶感,迈克也体验了在老北京的疏离与失语。
与∗玻璃之城+中两位康桥追忆父祖辈革命理想的温馨怀旧不同,∗北京乐与路+对内地现实做了冷峻的再现,北京文化氛围的转型见证了社会资本化和消费化的进程,城市中掌握了知识权力资本的新贵们的思想及话语方式正被锻造成另一种强势意识形态,于是 革命的激情主义被物质的消费主义所取代,革命的理想主义被世俗的享乐主义所替换  ∀。影片中迈克的父亲为儿子关系而拉拢的王部长马行长之流唱着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而灵魂早已被物欲腐蚀得没有任何情怀与信念。影片展示了另类想象,港人体验到作为 香港农民置身内地后革命氛围的文化震惊。∗北京乐与路+的另一主题是 青春残酷物语,三位年轻人的背景与性情有鲜明差异,但在极度物质化与权力结构分层鲜明的城市中都处于边缘,被社会强制性地教给残酷的真相。
结 语
马尔克斯分析拉美作家时说: 我们拉美作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我们讲述同一个故事。,,我们写的也是同一种现实,我们每个人揭示这同一个现实的某个部分。这也可以用来描述世纪末摆荡于后殖民/后革命语境中的香港艺术家们的状况,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方式叙述香港。就本文所分析的三位导演而言,对空间的关注是她们共通的影像话语策略,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将空间看做记录权力意识
形态争辩痕迹的场所,因而以城市地景记录历史;另一向度则是以空间离散的叙事架构建立开阔的时空情境,容纳对身份定位的辩证思考。∗去日苦多+中许鞍华曾被问及九七后会不会移民海外,她答说:会留在香港。 我很好奇香港会发生什么事,,你不愿意离开,你觉得最后关头它会变成什么样,至少你可以看得见的,你也不想离开。回首看看三位导演在九七前后的电影,她们不管是出走还是留下,也不管个人气质与关注重心有何差异, 城与人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归根结底, 我们生命、时代与历史的融蚀均在其中(空间)发生。
注释:
!A ckbar Abbas.H ong K ong:C ult u re and the P olitics of D isappeara nce.M i nn eapolis:Un i versity ofM i nnesota Press,1997,p27.
∀周蕾:∗写在家国之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陶东风:∗论后革命时期的革命书写+,∗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第7页。
∋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2页。
)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脉络)+,∗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夏铸九、王志弘编,台
北:明文书局2002年版,第399页。
−王德威:∗香港(((一座城市的故事+,载∗香港文学@文化研究+,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9页。
.张燕:∗映画:香港制造(((与香港著名导演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张英进:∗游离于香港与上海之间:怀旧,电影,文化想像+,∗中外文学+2001年第3期,第61页。
0王德威:∗小说中国:晚清到当代的中文小说+,台北:麦田出版, 1993年版,第210页。
1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页。
Patrici a B rett E ren s.C rossi ng B ord ers:T i m e,M e m ory,and the Constructi on of Iden tit y i n S ong of the E xile[J].C ine m a Jou rna l, Vo.l39,N o.4,p46.
林素英:∗流放者之歌:试论母职理论与2客途秋恨3中之母女关系+,∗中外文学+1999年第10期,第48页。
!
史书美:∗离散文化的女性主义书写+,∗认同、差异、主体性:从女性主义到后殖民文化想像+,简瑛瑛编,台北:立绪文化,1997年版,第27页。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第64页。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