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的特概述 
产生的背景与根源不同,香港电影在文化、创作、产业等方方面都不同于大陆电影的特点,下文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总结经验,启迪未来香港电影及大陆电影的发展。 
许鞍华(一)香港电影工业体系一览 
受深好莱坞商业电影制片厂制度、法国“新浪潮”艺术电影理念、“后现代”、娱乐主义和商业主义等文化思潮影响,香港电影在发行与制作上均形成独具特的香港电影工业体系。香港本土广大的市场和活跃的观众以及广阔的海外市场是其成为“东方好莱坞”的基础保障,通过大规模的本土院线建设,保障了本土电影的普及。此外,录影机、VCD、DVD的出现,助推了港产片的普及。以“邵氏兄弟”为代表的“垂直整合”大片场制实践失败后,独立制片业再度崛起带动发行体制变革,以“卫星制”占主导地位、以院线为支柱的电影产销秩序形成。例如,以“嘉禾”为母公司,“四维”、“许氏”、“永盛”、“威禾”、“宝禾”等卫星公司围绕其周围的模式在一定时期推动了港产电影的发展,产生了《精武门》、《猛龙过江》、《鬼马双星》等经典影片。 
(二)香港电影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发挥 
由于初期香港电影产生的奠基人大部分是由大陆流向香港的,他们对大陆本土文化的体悟相对较深,这就造成了香港电影从产生之初就对传统文化元素颇为重视与迷恋。1920一1940年代,上海电影文化也对香港电影产生了全面、直接和持久的影响,战时电影人南来北往间的艺术交流,为上海与香港电影发展铺就了共同的精神土壤。此后香港电影新浪潮中,许多导演创作的电影都明显涉及“老上海”风格。当代香港知名电影人代表许鞍华、关锦鹏、王家卫的电影中,无不经常展现出对上海元素“风格”的怀恋。《阿飞正传》中潘迪华饰演的后母角执着的操着纯正的上海口音,《花样年华》中张曼玉曼妙的旗袍,《胭脂扣》中的南音“客途秋恨”,无不是中国元素在香港电影中的细节展现。香港回归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更为紧密,香港电影人主动向大陆更厂阔的市场靠拢,这种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夜宴》、《见龙卸甲》、《赤壁》、《孔子》等两岸合拍片,直接取材于中国传统经典,将香港电影人对中国元素的使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香港电影中的回归情节分析 
正如很多学者在描述时喜欢引用的话“香港是借来的城市,借来的地方”,2是没有根的。19
97年香港回归以来,港人无形中都在默默践行寻根之旅。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境遇,使得香港电影也在不断的上演着追寻自我、寻文化、身份定位的叙事主题。《胭脂扣》中,如花在黄泉路上苦等50年正是对大陆对香港政策50年不变的一种投射,而《春光乍泄》中流浪阿根廷的黎耀辉的回归正是香港回归的一种投射,影片英文名字《Happy Together》则是对于香港回归大陆后双方美好结果的一种期许。《2046》,则更为直白的指向大陆对香港实施一国两制政策50年不变结束的那一年。《重庆森林》中金城武对爱情追求的祈福时说,希望“这不会是个过期的罐头,能够保留它一万年不变”。影评人罗卡评论本片时指出:“似乎,只有凭着爱才能越九七,五十年不变一万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