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翻译2020年第3期(总第106期)
郑文博
北京外国语大学/
清华大学
【提要】近年来,有关电影感知的跨学科实证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以电影《桃》的500条网络短评为例,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集中考察影评文本背后的上-下图式、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和动力图式,分析其隐喻拓展及认知特点,探讨其中呈现的电影感知特点。研究结果显示,从意象图式出发,可以更好地了解观众如何解读电影叙事、描述观影体验和评判电影优劣。
【关键词】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网络影评,电影感知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648(2020)03-0067-05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电影感知研究
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影评异军突起,不仅成为大众分享观影心得的主要方式,也成为人们选择影片的重要依据。其中以“打分+微影评”的面貌出现的影评尤其值得注意(郑宜庸2013:194)。由于电影感知的抽象性,观众往往借助隐喻来描述对电影的印象和观影的体验,并由此给出评价。作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解读电影感知的一种尝试,本文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对电影《桃》的热门网络短评进行分析,通过梳理文本中典型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拓展,探讨其中呈现的电影感知特点。
2.感知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电影学派明确了认知视角在电影研究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Bordwell 1985),主张引入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弥补此前符号学范式对观众解读机制的忽视。对电影感知的关注由此成为电影研究的应有之义。栾凌菲(2018)梳理了电影感知研究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指出跨学科实证研究是当前电影感知研究的主要特征,并认为电影感知研究不仅有助于解读观众理解机制,帮助电影人完善创作,也可以为电影行业评估市场风险提供参考。
相比于电影感知研究,叙事学和文艺理论对读者的关注由来已久,近年来兴起的认知叙事学更是将阅读理论“提高到了理论体系的层面”(金雯2015:160,见申丹2004)。金雯(2015)将认知叙事学中与“阅读浸淫”状态有关的三条理论路径总结为:镜像神经元理论、“移位理论”和“可能世界”理论。电影感知研究与阅读理论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比如Bálint&Tan(2015)基于叙事学对沉浸式阅读的相关论述,将观影和
阅读共同视为叙事体验,通过访谈采集并分析受访者对观看或阅读中沉浸式体验的复述,发现“动态容器”图式可以作为概括观影“入戏”体验的心理模型。
认知电影研究认为,人们感知电影的方式与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一致的(Anderson1996)。从总体上看,将认知语言学的具身认知与认知电影研究相结合的尝试目前仍在起步阶段,但正如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Johnson(2015:11)所指出的那样,二者的结合相辅相成、前景广阔。
3.意象图式理论
许鞍华Lakoff(1987:267)将意象图式定义为“在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出现的相对简单的结构,比如容器、路径、联系、动力、平衡,或者某种空间方位或关系,比如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意象图式来源于感觉运动体验,人类共同的生理构造决定了意象图式的本质。以上-下图式为例,人们因直立行走的方式而共享这一垂直维度的身体体验。
作为先于概念化过程存在的模型,意象图式在意义构建和推理中发挥重要作用(Johnson
——
—以网络影评中基于意象图式的概念隐喻为例
6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