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白鹿原》中田小娥的性格及命运
作者:***
来源:《电影评介》2012年第23期
        [摘要] 电影《白鹿原》与小说有所不同的是,电影《白鹿原》给予原著中出现不多但又十分重要的女性角田小娥极大的表现空间。田小娥的一生可谓悲苦惨淡,她一直是在封建礼教的边缘游走,又在伦理道德的门外徘徊。在与几个男人的纠葛中,她始终逃离不了命运的安排,在痛苦与挣扎中不断堕落,以致失去了生命,丧失了灵魂。田小娥的性格是复杂且丰富的,她的悲剧命运受其矛盾性格的影响,更是中国传统女性在封建道德面前无能为力的表现。
        [关键词] 《白鹿原》 田小娥 性格 女性 命运白灵 电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20
        电影《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改编而成,随着其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
而引起热议,不管是媒体还是观众都对这部影片褒贬不一。电影《白鹿原》的导演王全安也为电影剪辑的取舍而感到苦恼,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155分钟的剪辑版。小说《白鹿原》描写的是清末至解放前陕西白鹿原上的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人事纠葛,突出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黑娃、鹿三等男性形象,而对女性形象如田小娥、白灵等人则着墨不多。电影《白鹿原》中田小娥成为贯穿全剧的角,她与黑娃、鹿子霖、白孝文的爱恨情仇也成为整个故事清晰的线索。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影里,田小娥都无疑是个悲情人物。田小娥的悲剧与她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让她一步步走向灵魂深渊和生命终点的则是始终无法逃脱的命运怪圈。
        一、田小娥性格解读
        田小娥出生于田家村一个穷秀才家中,花容月貌的她十七八岁时被父亲卖给年近七旬的郭举人作妾,从此展开了她悲剧的一生。她是封建世俗婚姻的牺牲品,她甚至丧失了独立人格和女人应有的权利,在郭举人家中田小娥沦落为“泡枣”和“泄欲”的工具。“泡枣”就是“每天晚上给女人的那个地方塞进去三个干枣,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掏出来淘洗干净”。小说中露骨的描写表现出田小娥被当做工具的悲惨境遇。郭举人家中除了这个“小女人”之外
还有一个“大女人”,“大女人日夜厮守着老头,给他扇凉,给他沏茶,陪他说话,伴他睡觉”。相比之下小女人就低贱了许多,“三顿饭有小女人做好,晚上提尿盆,早上倒尿水”。田小娥在这个家里其实仅仅是一个下等佣人。不仅如此,大女人还给郭举人定下了规则:“每月逢一(初一,十一,二十一)进小女人的厢房去逍遥一回,事完之后必须回窑洞。”这将田小娥悲惨生活和家庭地位展现在人们面前,就像她在黑娃怀里哭诉的那样“兄弟呀,在这屋里连狗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