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经历了从学习前苏联经验到完全自主制定的发展历程。如果以专业门类的划分为依据,可将其分为以行业部门划分专业门类、以行业部门加学科划分专业门类、以学科划分专业门类三个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高校设置专业数量的发展趋势对目录中专业数量的发展趋势产生了较大影响,反之,目录对于高校设置专业的数量也起到了明显的“调节阀”作用。
[标签]本科专业 目录修订 高校专业设置
[中圖分类号]G642.3
大学文科专业[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校设置专业、有计划地按照专业培养人才始于1952年,是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以培养新中国建设初期所需专业人才的一种结果。此后,高校专业目录的制定工作也随即展开。从1954年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到199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制定了5个本科专业目录,且经历了不同专业门类的划分阶段。每一次的目
录修订都力求解决前一阶段高校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专业名称混乱、专业空白、专业数量增长过快等问题。从建国以来普通高校所设置专业的数量变化中可以看出,一方面高校设置专业数量变化会对其后目录中的专业数量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每一次的目录修订都对其后普通高校设置专业的数量变化起到明显的引导、调节作用。
一、本科专业目录发展的“三阶段”
如果以目录制定的自主性程度来划分,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仿制前苏联大学的专业目录阶段与自主制定阶段。如果就目录本身的内容来讲,则可以根据目录中所采用的专业门类的分类方式来划分,可将其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以行业部门划分专业门类
从1952年高校开始设置专业至1953年初,我国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数共计215种,涉及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11个专业门类。其中,工科专业占据了所有专业的“半壁江山”,达到49.8%,师范专业占到了9.8%,文科专业占到8.8%,理科与农科专业均占到了7.4%,财经与艺术类专业分别占到了6.0%与5.1%,
林科、医药、政法、体育类专业所占比例较小,分别只有2.3%、1.9%、0.9%、0.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