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期127
总第224期
No.7. 2021Sum 224
教育教学研究
对新文科教育目的的思考
武美然 李晓虹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收稿日期:2021-05-13  修改日期:2021-05-20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础项目“我国‘双一流’建设评价标准的效能价值取向研究”(WJC202011)
作者简介:武美然(1996—),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李晓虹(1981—),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一、新文科教育的提出
随着商业文化、金融时代的兴起,投资回报的概念
被置于首要地位,人们的价值观发生转变,经济成功被
视为理想的大学教育成果之一。这迫使学校追求最具
经济效益的教育项目,文科教育由此遭受了严重冲击。
与此同时,学习环境与技术革新也对传统文科教学模
式发起了挑战。因此,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率先提出了“新文科”的概念,以“专业重
组”的形式对文科教育进行创新,为文科教育构建全新
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成为智力敏捷、对社会负责的
思想家和实干家。让学生展示出当代所需的技能和思维
能力,使其不仅要为满意的生活做好准备,而且要为成
功和不断变化的职业做好准备。对于我国新文科教育而
言,表述与美国并不相同,没有局限于专业重组、学科交叉,而是包含了许多新的特征。新文科是基于传统文科的学科框架,结合新时代的背景、新经济的发展与新产业的需求,进行创新改革,以突显学科包容性的特点。通过提高人文社会学科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对人才综合素质与价值判断方面的培养力量,为工、农、医科建设提供精神和思想保障,建立具有中国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1]
。二、新文科教育的实质性目的(一)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学生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兴起促进了职业分工的细
化,也引起了高等教育对分科的重视。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国际问题的出现,要求人才掌握综合、完整的知识结构,要求各学科不断提高交叉融合的进度与速度。实际上,科学知识往往通过纠错和迭
代的方式去保持快速增值和增长,而人文知识具有弥散性和多元化特征,以“修身树人”的方式去保持人文精
神的传承,两者在知识管理的方式上有显著区别。但如
果科学“攻城式”地追求知识领域的更新,忽略自然
环境与社会文化的本质属性,也会带来自然与社会的毁
灭;而人文“守城式”地执着于知识积累,无法应用尖
端技术,最终也会走向故步自封。因此,新文科教育要
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让人文社会学科与当下热门学
科、技术紧密结合,避免学生出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
脱节发展的情况,在科学素养培育工具理性的基础上融
合人文素养的价值理性。
(二)培养积极应变、善于创新的学生现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文科教育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这就意味着教育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够积极应对变化、勇于并善于创新的人。人本主义教
育家罗杰斯曾说:
“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
”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考验,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基础也是关键,发展与创新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高校要最大限度地激发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环境,培养其创造潜力[2],使其面对变化具备良
好的适应状态。把“创新”作为根本导向,加强知识生
产的原创性,才能构建表现中国特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三)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弘扬中国文化的学生新文科是面向当下时代需求提出的,但它同时强调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向,面向世界的学术舞台,面向民族的伟大复兴,文科教育由此肩负着文化繁荣的重大责任与光荣使命。文科教育作为培养有自信心、自豪感、自
摘  要:我国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新文科”教育的概念,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的学科框架。新文科教育的实质性目的在于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素养、积极应变、善于创新、弘扬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了充分发挥新文科教育目的对社会的引领作用,
积极探索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已成为当下的关键任务。本文对新文科教育目的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文科;教育目的;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127-02
2021年第7期No.7. 2021128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总第224期
Sum 224
JOURNAL OF JIAMUSI VOCATIONAL INSTITUTE
主性的人,以及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文化的
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3],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并坚守他们的家国情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充满自信与热爱。以家国情怀为基础开展新文科教
育,才能塑造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意识,理解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完成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使命。文化虽不会带来强烈的经济效益,但当它得到国民认同,所形成的社会效应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三、新文科教育目的的引领作用
(一)引领中国格局的建设
“新文科”概念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提出的,具有“政府主导”的鲜明特征。因此,新文科教育的开展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体制所决定的,教育目的是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对于人才培养,教育目的要求其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体现文化的民族性、继承性,这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创新指明了奋斗目标。中国文科教育的发展要突破国内的局限性,在世界学术舞台中参与国际竞争,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建设中国格局。构建中国特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过程为加快具有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格局的建设工作提供着强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大学文科专业(二)引领未来行业的发展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来,科技发展和技
术突破对人类的生产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产业结构不断转型,产业形态不断改变。互联网教育、“人
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自然科学进步,也促进了人们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范式的变化[4],即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在维护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合理运用。新文科教育目的的特殊性在于,培养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涵养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这种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满足当前的行业需求,更强调引领、推动未来行业的创新发展,以服务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的社会。四、实现新文科教育目的的途径
(一)建设新文科专业和课程体系
新文科强调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设计新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是实现目
标的首要途径。一方面,要鼓励人文科学内部融合,以
新的思路探索学科融合的新专业;另一方面,要加强文理、文工、文医学科跨界融合,围绕科技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需求进行专业转型。同时,积极服务于国家战
略,面向“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战略发挥文科专业的优势与特。需要注意的是,新文科专业并不等于传统专业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下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重组与重构[1]。因此,新文科还要开发适应新文科专业的新课程,依据综合性、跨学科课程体系实施人才培养,学生可
以应用相关领域但不同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思考。并且高校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将社会问题整合到课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理论概念、课堂对话与经验活动之间的关系,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复杂的现实挑战。(二)构建新文科实验教学体系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比更注重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传统文科教育往往强调通过大量的阅读
来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对实践性教育通常不够重视。再加上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文科人才培养中的实验教学长期受到忽视。面对新文科教育目的提出的人才培养理念,高校必须从根本上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建设文科类实验教学体系,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利用人工
智能、
“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建设文科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虚拟实验平台,缩小社会实践需求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而文科实验过程和实验成果形式不同于理科,不能用建设理科实验室的标准和模式建设文科实验室。应根据新文科教育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特性,针对不同学科建立如模拟法庭、新闻采编室、社工心理咨询室等实践育人平台。系统规划新文科实验教学体系,丰富
新文科实验教学方式,将有力提升新文科人才培养质量。(三)制定文科教育领域内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标准确立新文科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标准是判断新文科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文科学
生学习成果评估标准仍主要依据以数理量化逻辑为方式、以知识本位为特点的传统评价标准,不仅缺少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评价,更无法彰显人文社会哲学的学科属性。与此同时,社会和业界对人文社会学科学生要求的变化也必须体现于学习成果的评估标准中。因此,我们需要为教师提供平台,通过自下而上的参与过程真正激发和保持高校教师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根据新文科的教育目的、结合学科特与需求,参与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标准的设计与开发。国家要坚持“能力素养为本”的质量观,并重视
评估标准的延展性,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的发展特性
和学生需求的差异。即使是相同的学科领域,不同地区和高校在知识基础和学习深度方面的追求也存在差异,应允许并鼓励各地区及高校做出本土化调整。参考文献:
[1]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
建设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80-290.
[2]张兴旺,郭传友.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
报(上半月刊),2012,18(13):208-209+127.[3]童兵.新文科建设和新闻教育改革路径的拓展[J].中国编辑,2021
(2):4-7.
[4]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
2020(5):6-10.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