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 C )
A.制定课程目标 B.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入编考试C.课程设计 D.明确培养目标
2.道德认知模式首先是由哪位学者所提出?(D )
A.加涅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3.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B)
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4.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下列哪一种角度来进行划分的?(C )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
5.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D )
A.德育 B.班级活动 C.教研活动 D.教学
6.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 B )
A.谈话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7.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 D )
A.道德行为标准 B.德育内容 C.思想教育 D.德育目标
8.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是( A )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9.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A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 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 A. 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
A. 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
A. 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
A. 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 A. 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B ) A. 行动 B.内化 C
.执行 D.泛化
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A ) A. 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 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 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B)。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C)。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D)。
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27、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 B )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2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C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D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31、现代学生观的基本
观点是 ( D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