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培养方案
05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坚实的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新闻学专门知识的学术型人才,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能力,能在新闻传播教学、科研单位和新闻实践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能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2.掌握新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新闻学的理论前沿、重大现实问题和发展动态;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科学的研究与分析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从事新闻学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新闻传播实践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协调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强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新媒体研究
2.应用传播学
3.电视与新媒介叙事研究
4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5.电视专题新闻研究
三、修业年限
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但根据研究生修业状况,允许学生提前毕业
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的具体条件:
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第三学期末),所有课程成绩均在80分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含省级)发表学术论文1篇,修满学分者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申请提前毕业的条件同上。
2+3保送硕士研究生和少数民族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执行学校的统一学制。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按照学校关于学分制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应当修满不少于34学分。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才可申请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通过授予新闻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充分发挥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学习计划和研究计划,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2.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
责任人,每个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要由3-5人组成,配合导师,充分发挥其集体培养优势。
3.硕士研究生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六、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100020001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
春季
60
3
100020001002-x
基础外国语
春季
秋季
80
4
硕士生需从4门课程中选择2
学科
基础课
128020102001
新闻理论研究
秋季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60
3
硕士生需至少选择3门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其中含一门2学分的研究方法类课程
128020102002
中国新闻传播史
春季
40
2
128020102003
大众传播理论
秋季
60
3
128020102004
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秋季
40
2
128020102005
传播学研究方法
秋季
40
2
专业
主干课
128020103001
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
秋季
40
2
硕士生需选择3门共6学分的课程
128020103002
网络传播研究
春季
40
2
128020103003
电视叙事学
春季
40
2
专业方向课
128020104001
电视专题研究
秋季
40
2
硕士生需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
128020104002
媒介素养研究
春季
40
2
128020104003
舆论学
秋季
40
2
128020104004
电视纪录片研究
春季
40
2
128020104005
主持人节目研究
春季
40
2
128020104006
新闻法学
春季
40
2
128020104007
媒体伦理学
春季
40
2
128020104008
中外新闻比较研究
秋季
40
2
128020104009
儿童青少年与媒介研究
春季
40
2
128020104010
媒介传播史
秋季
40
2
公选课、跨专业课
按照本专业特点,硕士生应选修不少于2门的跨专业选修课程或全校选修课。
2.经典文献阅读(1学分)
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经典文献的阅读力求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课内阅读督促课外阅读。要求每位硕士生必须在第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提交二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3.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调动硕士研究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核方式
凡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者,均需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参加课程考核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已完成网上选课。
2)缺课次数累计不超过3次。
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实践类课程可以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外,其他课程一律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采用撰写读书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形式加强过程考核,以闭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等形式进行期末考核。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各门课程的考核方式
学科基础课:
新闻理论研究:闭卷考试
中外新闻传播史:课程论文
大众传播理论:考试
电视新闻节目研究:论文与课件
传播学研究方法:研究报告
专业主干课:
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研究报告
网络传播研究:研究报告
电视叙事学:开卷考试
专业方向课:
电视专题研究:考试、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
媒介素养研究:课程论文
舆论学:课程论文
电视纪录片研究:课程论文
主持人节目研究:课程论文
新闻法学:课程论文
媒体伦理学:课程论文
中外新闻比较研究:课程论文
七、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是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是科研论文、学术综述和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开题报告合格后记1学分,学位论文合格后记3学分。
1.研究计划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初拟论文选题范围,并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院、系备案。导师按该计划指导研究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