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媒体时代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文/周勇 郝君怡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
展的指导意见》。从强调紧迫性和重要性到发布具体的推进意见,媒体融合发展可以说到了全面决胜的关键阶段。而这其中,“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被提到重要位置,可
谓切中肯綮,是在对互联网环境下传媒事业发展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基础上做出的精准判断。
一、历史的回望:人才培养对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第一根国际互联网专线,由此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20多年间,互联网对我国传媒业的格局进行了全方位的构造改革,形成了崭新的发展逻辑。在此过程中,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大众传播
媒体不断进行应对、调整、转型,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亦不乏亮点。但总体来看,面对互联网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强势冲击,传统主流媒体的总体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面对这一定位要求,主流媒体要补的课还
很多,这恐怕也是中央层面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因。
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主流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发展之路
曲折,原因众多,但“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由其引发的观念和行动能力问题成为制约媒体融合向纵深发
展的重要因素。观念层面,主流媒体对新媒体的理解长时间停留在“加”的层面上,即把新媒体作为原有存量上的增量,而不是以互联网作为底层技术逻辑结构内容进行生产和产业发展,这一思维定式直至近年才开始改变——主流媒体真正拥有“互联网思维”。与观念相应,在行动层面,主流媒体长期以来缺少通晓互联网传播规律和技能的新媒体人才,尽管产出了一些优秀甚至“爆款”的产品,但就总体而言,系统性的新媒体信息生产、分发和运营能力尚欠成熟。概以言之,人才问题已成为牵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其在实践领域问题的凸显,则映射出新闻传播教育的责任与意义。事实上,实践领域的这一问题亦是新闻传播教育近年来关注的核心命题。围绕全媒体时代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
才能更好地回应实践界的关切和需求,新闻传播教育界一直在不断探索。
二、技能、智识、德性:全媒体人才培养的路线
与行动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要“逐步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要求既是对新闻舆论工作
“治国理政、定国安邦”性质定位的再明确,又为实现这一性质定位擘画了行动路线图。落实到人才培养上,这一问题已不局限于微观层面的全媒体技能,还对中观层面的“智识”和宏观层面的“德性”提出了高要求,形成“技能、
智识、德性”三位一体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 随着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入关键期,由“人”引发的观念和行动能力问题成为媒体融合向纵深
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全媒体人才培养成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新闻与传播学界着力探索的方向。文章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技能、智识、德性” 三位一体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出一条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的中国特新闻传播学体系构建路径。
【关  键  词】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郝君怡,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图分类号】G210-4;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ki45-1216/g2.2021.07.001
7
1.技能:全流程、全样素的全媒体专业训练
近年来,面对媒体融合的趋势和实践界的需求,新闻
传播教育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和调适。中国人民
大学新闻学院对人才的培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跨媒体”的阶段。即在传统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等二级专业培养体系中,引导学生以本专业为主体,
同时选择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以便具备一些跨媒体的技
能,但本质上这只是在大的新闻传播学科内部做“专兼结合”的工作。(2)“融媒体”阶段。即在本学科内部全面打通专业壁垒,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不变的情况下,本科生在培养阶段不再分二级专业,统一按新闻传播学大类培养,
各二级专业提供课程包供学生选择,学生按照兴趣、专长进行课程模块的自主组合,毕业时根据其所选课程的凝聚度确定所属的专业方向。相比此前的“跨”,这种培养模式“融”的彩更浓,打通了本学科内部的专业界限。(3)“全媒体”阶段。即在本学科内部,以互联网为底层逻辑对专业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实施全流程、全要素的全媒体专业技能训练。这一阶段主要包括流程、要素、技术三个维度(如图1)。其逻辑关系为:按照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专业媒体的工作模块,在基础能力训练上实现全链路贯通;以全媒体运营的要素为依归,针对各种应用场景和需求激活基础能力的实用功能;以技术为底层支持,为流程和要素维度的各项任务要求提供实现的路径、方法。具体操作上,三
个维度互相呼应,基于融媒体时代的知识逻辑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大新闻实务平台课程。
2.智识:跨学科、跨文化、跨界的全媒体素养养成
面对互联网技术的深刻变革,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闻传播教育也面临全新的社会应用场景,由主要面向专业新闻工作、机构,变为与多种社会需求的多元多层多维多节点连接与融合,全媒体素养已不再局限于专业新闻工作内部。如果说技能层面更多的是对内重构,智识层面则需要更多的对外拓展:面向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新闻舆
论事业,面向新技术革命,面向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跨学科、跨文化、跨界融合,升级厚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为主流媒体、党政部门、新兴媒体平台、大型企业、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输送新时代卓越传播人才。以这“三跨”为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不断推动新文科建设,开辟了各类人才培养“特区”,以造就有理想、有德性、有美感、有领导力、有行动力、有卓越新闻传播能力的领英型人才。具体表现为:面向新技术革命,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现社科内部多学科之间、文工之间交叉融合,开设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数据新闻、算法与内容生产、社会化计算与用户分析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课程。在本科层面,新闻学院建设新闻学—法学、新闻学—国际政治、广告学—艺术学(创意传播)、国际新闻
全英文本科项目等跨学科双学位实验班,创办旨在培养数字化、国际化领英人才的未来传播学堂;实
施明德明新厚
图1 
全流程、全要素、全技术的全媒体专业技能训练模式
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丰富“第二课堂”实践和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获得感。在研究生层面,新闻学院与商学院共建战略传播专硕项目,增设大数据与新闻传播专硕项目、智能传播非全日制专硕项目;贯通本硕博培养机制,实施学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持续发挥“工作母机”作用,为新闻传播教育界输送师资和理论家。3.德性: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灵魂的心性培养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作为中国共产党亲自创办的第一所正规高等新闻教育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秉持六十多年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积淀。其核心理念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代化、中国化为面向,以培养响应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经世致用人才为目标,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生态型教育体系。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课程体系、理论支撑、师资队伍、文化养成、学科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课程体系: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课程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课程的全覆盖。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灵魂,打造包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三个层次的全方位课程思政体系。以创新模式建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代中国新闻事业》核心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摄全部教改、课改工作,融通专业技能与主流价值观培养。注重国家情怀与公共精神培养,开设由传媒业界精英主讲的《经典新闻作品案例解析》课程和国情类课程《传播与社会》。
(2)理论支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当代化、中国化研究支撑课程思政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坚持以研究带动课程思政教育,组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开展以“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宣传史”、“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的多个研究项目,建设以资源库、案例库为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大数据平台”。(3)师资队伍:加大扶持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创造性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基于学院开展的“人大新闻传播学科核心课程创新行动计划”和“前沿特课程创新行动计划”的支持,引导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全面融入主流价值观引领、凝聚社会共识、专业理想与公共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使课程思政浸润其中,产生于无声处的效果。(4)文化养成: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历史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职业荣誉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承自1937年陕北公学以来红新闻教育的传统,改革开放重要历史关头的两篇重要新闻文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均出自学院毕业生之手。在新时代的课程思政教育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继续创新模式,推动红新闻文化的精神传承和家国情怀培养,组织师生赴全国多处红新闻事业旧址开展史料发掘、社会调查和现场教学,持续开展“新闻学子走基层”调研活动。
(5)学科生态:打造合作、协同、共享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新模式。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通过举办“马新观骨干师资高级研修班”和“全国新闻传播骨干师资研修班”,为兄弟院校培养逾千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人才,通过不断的实质性行动,促进合作、协同、共享的良好学科生态。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的宝贵历史遗产,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全方位升级改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20年7月23日上午共同组织“重返历史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视频直播活动。十家学院结合当地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文化资源特,按照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发展历程,分别在上海、瑞金、遵义、延安、武汉、重庆、西安、延安、西柏坡、北京十地进行网上视频直播接力,实现云端同步传递,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对广大师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教育与洗礼。这一行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探索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式,还通过院校合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科研资源整合的新机制,这一开放的机制正吸纳更多的兄弟院校共同参与、共享成果。
三、中国特新闻传播学的体系构建:以学术研究支撑和带动人才培养
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学术研究,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亦不外于此。当前,新闻传播学科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和历史机遇,中国特新闻传播学体系的构建,将为人才培养发挥关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构建中国特新闻传播学体系是历史的必然。现代新闻业诞生于大工业化时代,具有鲜明的职业新闻业特征:机构垄断、严密组织、高度专业化。当前,在以互联网为底层技术逻辑
的新媒体环境下,职业新闻工作的语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其以新媒体机构和平台、自媒体、公民新闻的崛起为标志,传播格局已由精英机构和人士垄断转变为日趋多元化。与此同时,受西学东渐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新闻业经过愈百年发展,亦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显示了新闻传播在中国语境下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功能。
(下转25页)
8
专业度的内容产品;平台内容运营能力则包括针对不同媒介平台内容样态的编排与设计能力,并善于把握用户思维,优化平台规则,促进优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
软性技能是指基于特定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认知的拓展型技能,如媒介素养力、数据化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等。媒介素养力是指能够以促进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为己任,并坚持把控媒介专业主义精神;数据化能力指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传播环境中,获取与处理海量信息和数据的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指拥有国际视野,遵循全球共享价值观,并善于运用他者经验,具备共情与文化沟通的能力。在全球政治经济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人际间的物理流动,加速了各类信息在全球互联网中的传播交换。在媒体走向平台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对外传播业者要从知识体系、职业认同和专业技能的多元重塑中挖掘出自己的道路,牢牢把握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 宋建武, 黄淼, 陈璐颖. 平台化: 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基石[J]. 新闻与写作, 2017(10): 5-14. 
[2] 张志安, 李霭莹. 变迁与挑战: 媒体平台化与平台媒体化——2018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J]. 新闻界, 2019(1): 4-13. 
[3] 王枢, 徐建勋. 论传统媒体的平台化转型[J]. 新闻爱好者, 2019(7): 51-55. 
[4] 杰罗姆. 平台型新媒体(Platisher)是有效的商业模式吗?[J]. 中国传媒科技, 2014(Z1): 71-75. 
[5] 宋建武, 彭洋. 媒体的进化: 基于互联网连接的平台型媒体[J]. 新闻与写作, 2016(8): 5-9. 
[6] 李欣. 新媒体视野下的“场景融合”研究——梅罗维茨传播理论评述[J]. 青年记者, 2013(20): 26-27. [7] 郜书锴. 场景理论: 开启移动传播的新思维[J]. 新闻界, 2015(17): 44-48+58. 
[8] 喻国明, 梁爽. 移动互联时代: 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J]. 当代传播, 2017(1): 10-13+56. 
[9] 谭天. 从渠道争夺到终端制胜, 从受众场景到用户场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J]. 新闻记者, 2015(4): 15-20. 
[10]彭兰. 场景: 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新闻记者, 2015(3): 20-27. 
[11] 姬德强. 平台理论视野中的媒体融合——以短视频驱动的媒体融合为例[J]. 新闻与写作, 2019(6): 11-19. [12] 张志成, 张建中. 短视频新闻媒体平台化发展策略研究——以美国Now This媒体为例[J]. 传媒, 2019(9): 59-62.
当前,中国特新闻传播学体系的构建逻辑建立在三个面向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新技术,基于本学科受到新技术影响和推动的现实,着力推动和全面铺陈“新文科”转向,在学科内部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对社会和其他学科的理论输出和智识贡献,进而重塑学科主体性;面向全球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立可跨文化交流的话语体系,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基于上述逻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布局“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转型升级战略,构建三大资源库、五大史、九大学科发展方向的整体发展架构,全面推进构建中国特新闻传播学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明新工程”。即以“中国新
闻传播史基础史料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文献大数据平台”“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与红新闻文化数字记忆工程”三大数据库为本学科构建支撑性的公共资源平台;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中国古代舆论思想史”“新媒体技术史”“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史”五大史的编撰描绘本学科基础性的知识图谱;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创新与中国传播学知识体系构建”“新闻传播史与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史”“公共传播与国家治理”“融媒体与数据新闻”“视觉文化与创意传播”“互联网内容生态规治:伦理与立法”“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未来传播”“全球新闻传播与跨文化交流”九大方向布局学科发展重点。
经过多年的探索,新闻传播教育界在全媒体人才的培养上已形成了一定的基本理念和模式,也展现了多元探索的丰富多样性。未来,在这些基本模式和多元路径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并将共识和模式具体化为更清楚的指标,集合学界业界专家团队,通过全球性调研及与国际一流学科对标,启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质量评价指标研究和开发,着力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理念是:坚持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造就新时代中国特新闻舆论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等理念和原则,涵盖职业信念与理想、伦理与精神、理论与知识、实务技能、外语水平、交流能力、领导力等多级指标。这一体系的建
(上接8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