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宇宙视域下的
新闻传播学课程优化与人才培养
□ 周培源 刘亚东
摘 要:教育元宇宙的提出为解决现实教育中的痛点、难点打开了无尽的想象力。文章认为教育元宇宙下存在虚拟世界、镜像世界、增强现实和生活记录四种应用情景,分别对应“元宇宙+教育”的若干主流实践方式。
以新闻传播学为例,文章讨论了元宇宙时代相关课程的优化建议,从技术与社会互动角度,认为教育元宇宙的推进应当回应社会心态,从课程到社再到行业,小步快走,不断推动技术、教育、行业、社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教育元宇宙;新闻传播学;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2021年,无论是学理研究抑或是产业发展,均迎来爆发式增长,被视为“元宇宙元年”。在“聚效应”(Critical Mass)的驱动下,“元宇宙”已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关键性要素,社会各界纷纷进驻元宇宙赛道
、提前布局。元宇宙商业之父马修·鲍尔(Matthew Ball)认为,在元宇宙重塑未来的模式中,教育是最有可能发生转变的领域。[1]国内外的研究者也认为元宇宙能够赋能教育以深刻且根本的变革契机,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2]
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线视频、Zoom School等线上教育模式饱受争议,因而,教育领域衍生出“教育元宇宙”(Education-Metaverse)的新理念,并引发研究与实践热潮。教育元宇宙是利用VR/AR/MR、数字孪生、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塑造的虚实融合教育环境,是虚拟与现实全面交织、人类与机器全面联结、学校与社会全面互动的智慧教育环境高阶形态。[3]2021年起,我国学者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将教育元宇宙落地。本文即以教育元宇宙的建构规律为切入点,辨析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重点回答元宇宙时代新闻传播学的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可能路径。
一、教育元宇宙时代的来临
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无论是概念还是产品,都会在教育领域激起焦虑。2008年,克里斯·柯林斯(Chris Collins)就大胆预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完善,将元宇宙技术运用在高等教育领域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4]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元宇宙教育应用项目投入实践,元宇宙作为学习平台、沉浸课程、虚拟学校、孪生校园和开放大学等常见的教育应用模式。[5]然而,对于教育元宇宙的提法实际上存在一些争议。一方面,有人尖锐指出,古往今来的技术迭代犹如走马灯,但都没有在教育留
下深刻的印记——这是对技术与教育融合可能性的观望与质疑;另一方面,有人从元宇宙本质与教育的价值出发提出商榷,并不完全赞同“教育元宇宙”这一概念——这是对教育元宇宙概念从属的省思。
我们认为,媒介技术介入生活世界并产生本质影响是技术—社会互动的必然结果。元宇宙理念传播与实践铺陈并非针对某个特定领域而言,而是对总体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近三年来,教育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做出的调整,仍然难掩传统在线教育表现出的平面网页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整体参与感不强等问题,亟待全新的技术力量来突破现有困局。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布局元宇宙,各选赛道、抢占先机——美国以企业为核心,自下而上推动基础设施与功能性平台建设;日韩重视政府引领与政策调节,韩国牵头成立“元宇宙联盟”,致力于打造首个元宇宙城市“Metaverse Seoul”。从教育界实践看,Meta和
元宇宙的传媒实践与展望
2023年1月号 全媒体探索 29
Victory XR认为教育是虚拟现实和元宇宙技术最大应用方向之一,并合作打造了十所“元宇宙大学”;斯坦福大学开设推出元宇宙课程;香港科技大学宣布在元宇宙建立全球首个实体—数字双子校园;2022
年第十九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上,上海市方面表示将探索建构上海宝山教育元宇宙;河南省人民政府为加快元宇宙产业发展,将打造包括教育在内的100个元宇宙示范应用场景。
二、教育元宇宙下的应用情景
在一些对于教育元宇宙的质疑与批评之中,我们发现大多存在一些误解和误读——譬如将某一具体的教育类网络应用(如线上交互式课程)等同于教育元宇宙——这是对教育元宇宙的狭义理解。早在2007年,约翰·斯马特(John Smart)就协调了认知、身体与环境,提出极具启发性的元宇宙应用情景分类框架,后人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将元宇宙教育应用情景设计为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s)、镜像世界(Mirror Worlds)、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和生活记录(Lifelogging)四种类型。[6]
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在上述应用情景中尝试布局教育元宇宙,小步快走,形成特。从虚拟世界的应用情景看,其特征包括沉浸感、交互性等,虚拟实验就是一种典型的应用,比如堪萨斯大学护理学院就设计采用VR头盔,使用VR技术来模拟与病人的互动。镜像世界则是依托校园的现实物理空间来虚拟复制数字空间,马里兰大学的全球校园(UMGC)、南开大学推出的元宇宙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均属此类。在增强现实的应用情景中,既可以实现前述的虚拟实验,也可持续开发AR课本教材,实现虚拟信息与物理世界的叠加与融合。生活日志则是对内部(内心)世界的增强,即运用现代智能设备,如眼动仪、脑波仪以及其他可穿戴设备,实时记录分析学习状态,在社交平台形成个人数字空间。可见,教
育元宇宙的想象空间还远未被开发,虚拟数字空间的建立、沉浸式的教育体验实现仅仅是起步,仅将教育元宇宙理解为“上网课”进行批评可能有失公允,也会遮蔽元宇宙在教育领域的潜在影响力。
元宇宙是继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我们有必要从互联网空间的角度深度理解教育元宇宙。在对“元宇宙+教育”的未来构想中,研究者指出数字孪生高校将经历数字孪生、虚拟创生和虚
实交融阶段。从实践可以发现,这三个阶段其实对应着三种典型的教育元宇宙应用与实现场景:在数字孪生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基于物理空间复刻虚拟校园,使得学生初步熟悉、接纳数字校园;在虚拟创生阶段,则需要发挥基于数字空间的交互能力,满足学习、工作、社交等各类交互式的社会行为;在虚实交融阶段,用户主体数字创造、虚实相通,两个世界相互协同、同步进化。三种阶段分别对应物质、社会、精神三种不同空间,三种空间都在教育元宇宙中得到统一,相互依存并相互作用。[7]
三、元宇宙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优化与人才培养
新闻传播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应该兼顾上述四种教育元宇宙的具体场景,并遵循三个阶段的客观规律——既要拥有物理空间、物质基础支撑起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也要能通过课程实现虚实交互、社会交往等功能。具体而言,为支撑起元宇宙时代的新闻传播高质量教育,首要解决的是包括实验室物
理空间、相关设备、穿戴硬件等物质元素;其次,需要建设基于物理空间的数字空间,完善教授数字人、虚拟课堂建设的技术和软件条件;再次,基于物理空间、数字空间、硬件支持条件下的人才培养,设定目标;最后,以实践和成长为中心的课程安排。从课程安排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有如下建设重点:
一是相关专业课与通识选修课建设。高校新闻传播学相关课程应瞄准技术—社会前沿,在国家标准精神指导下,探索元宇宙新特。在专业基础与通识课程中增加媒介与技术导论类课程,如《元宇宙与媒体演进趋势》《新新媒介与智能传播》等。
二是传统新闻传播课程的升级改造。在专业类课程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借助元宇宙相关技术元素适度升级改造传统课程。比如,中外新闻传播史类课程可通过历史还原,实现人物事件的重访,增加学生研习历史类课程的兴趣,强化学习效果。此外,结合数字虚拟人等技术,可以对传统课程模式进行升级改造,包括线上讲座、名师课程、新闻传播大讲堂等新兴课程,增强课程的沉浸感、交互体验。
三是专业实训课程的行业衔接。新闻传播学涉及多门业务课程,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课程效果。因此,推动
30  全媒体探索 2023年1月号
“互联网+教学”、推进“元宇宙+实训”,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传播的专业实训环节相结合是必要选项。在前期建设的实验室、仿真实训平台支持下,模拟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多门实训课程,可以进一步衔接课程理论教学与行业业务实践,未来上手更快、后劲更足。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四是提升新闻内容生产环节的“元宇宙率” (Metaverse Ratio)。人民网发布的《2019,内容科技(Con Tech)元年》白皮书指出,媒体发展的驱动力从以内容为主转变为以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课程体系中需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教学和软硬件支持,使得学生具备在内容生产环节增加新闻产品的“沉浸性”与“交互感”,培养提升学生的元宇宙新闻产品思维。
五是传播环节的场景构造与效果监测。正因为元宇宙元素提升了用户在新闻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用户参与、场景构造、心理归属、情感认同显得更为重要。除了智能媒体时代必要的针对用户个性需求的新闻信息服务,还应当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精神与审美教育,提供高场景度服务,生产富有体验感的信息内容;[8]强化传播过程中的效果监测,动态反馈、调整内容生产环节。
在技术决定派、技术乐观派的眼中,元宇宙将开创一个“教育领域的理想国”,通常更注重教育元宇宙带来的积极效应,认为上述的目标调整和课程体系更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全新的元宇宙教育情境、增加多元多样的教育资源并试图跨越数字鸿沟。但需理性地指出,实践中的教育元宇宙还存在另一个面向。因为元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技术—社会互构的话题,此话题“出道即巅峰”,一进
入大众视野就把所有人的期待推上顶点,近两年无论是学术研究、行业发展还是产业落地,可能并未满足老百姓“巅峰的期待”,整个社会的“元宇宙热潮”也逐渐退却,甚至对相关概念产生怀疑。整个社会心态的悄然转变,让研究与实践更加警惕其潜在的负面效应,比如教育元宇宙场景搭建与进入需要高昂的成本,资本的进入又会引发教育商业化的担忧;元宇宙场景下教学的伦理风险,比如沉迷与成瘾;数字内容创作的安全与治理、相关领域应用的道德伦理与法律规则……这些都有待相应的前瞻性设计。
科幻作家刘慈欣曾对元宇宙表达出负面判断,认为这将引导人类走向灭亡;马克·扎克伯格则乐观认为,未来将是元宇宙的绝对天下。面对复杂的社会心态和舆论状态,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历史不断验证,对于未来
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预测和想象,人类还是趋向于保守。
新闻传播是一门“做的哲学”,元宇宙与教育的耦合,
其发展前景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磨合。以积极的
心态面对现实的问题,为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储备必要
的技能,才会更有利于消除不确定性,降低技术潜在的
风险。我们也有必要回到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身,尤其回
到话题讨论的语境与背景之下。教育元宇宙、课程“元
宇宙率”等话题的提出,并非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否定
和取代,而应是对现实状态的补充与反思。因此,一种
比较公允和务实的状态应该是回到教育现实、回到育人
本身的问题上,以人为中心,先形成依托师生体的教
学科研社,不断清晰优化教育元宇宙的落地方案,再
逐渐辐射至产业界,探索技术、教育、行业与社会的良
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马修·鲍尔.元宇宙改变一切[M],岑格蓝,赵奥博,
王小桐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306.
[2]王建颖,张红.元宇宙:未来教育的生发奇点与现实
挑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43(04):193-200.
[3]刘革平,高楠,胡翰林,秦渝超.教育元宇宙:特征、
机理及应用场景[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01):24-33.
[4]Collins,C.Looking to the Future:Higher Education
in the Metaverse. Educause Review,2008,43(5),51-63.
[5][6]胡永斌,倪清,杨现民.元宇宙教育应用
的国际镜鉴:进展、趋势与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05):37-46.
[7]李爽,鲍婷婷,王双. “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
联通与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2):25-31.
[8]林沛.喻国明:互联网的“下半场”将为传统媒介转
型提供机遇[J].中国广播影视,2018(Z1):150-153.
【本文为南开大学文科发展基金《后疫情时代企
业品牌国际传播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ZB21BZ0332)、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
新媒介与智能传播》通识选修课建设(项目编号:NKJG2022094)阶段性成果。】
(周培源: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元宇宙
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刘亚东: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院长,杰出教授)
2023年1月号 全媒体探索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