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和深圳历史小短文
如果说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那么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则是唱响了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序曲。
今天,就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节点,盘点一下深圳是如何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小渔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摇身一变成为了拥有两千多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吧。
就在安徽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的时候,远在百越之地的广东省也在进行着大胆的改革探索和试验。1979年初,由香港招商局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以发展为航运业服务的工业为主体,中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正式开始建设。
1979年,骑着一辆自行车从香港来到深圳的香港妙丽集团董事长刘天就与深圳政府签订了深圳第一份土地租赁合同,采取深圳出地、港方出资的模式,在今天的深圳市罗湖区建起了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住宅小区。这就是中国第一个商品住宅小区:东湖丽苑。
深圳大厦今天的东湖丽苑从外观看起来有些破旧斑驳,跟周围拔地而起的高档小区也有些格格不入,
但是,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区,开创了中国商品住宅楼的先河。东湖丽苑的户型面积只有五六十平方米,当时的平均售价就高达十多万港币,按照彼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五万元左右。
在当时,全国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还不足八百元,普通家庭根本就承担不起如此昂贵的房价。因此,东湖丽苑的早期业主非富即贵,多以香港及海外的投资商为主,其知名度丝毫不亚于今天深圳人眼中的深圳湾一号。
1981年7月,深圳国际商业大厦拉开了中国建筑工程招标的序幕。当时,共有十八家建筑公司参加了投标,最终夺标者为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在那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大背景下,深圳国际商业大厦破土动工。
为了缩短工期,合同规定,工期每提前完成一天,就奖励一万元,每拖延一天,就扣除一万元。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以平均不到五天就盖一层楼的惊人速度,提前94天完成了工期,领走了一笔94万元的奖金,在当时轰动了全国。而离深圳国际商业大厦不远处的深圳国际贸易大厦更是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建筑奇迹。
这就是深圳速度,就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