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蒙田

    (1) [蒙田]蒙田的教育名言
    蒙田的教育思想:
    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和教育思想家,古代希腊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散文集》。
    培养判断力是教学的头等大事和中心任务,也是全部教学方法的基础和出发点。
    蒙田提出的教学方法具体有,
    1、不要死记硬背。“即便我们的肚子装满了肉,如果没有消化,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它不转变为我们的东西,如果不给我们营养,增强我们的力量,又有什么用处呢”
    2、不要轻易服从权威,不要盲从。“仅仅跟着别人走的人,不会去探索什么东西,也寻不到什么东西。”
    3、不要只学书本知识。“把世界作为书房。”
    4、要因材施教。如果“采取同样的讲课方法和教育方式来指导很多体质和性情都不相同的儿童,那可能其中只有二三个人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5、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多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6、多练习。“不要孩子多背诵功课,而是要他行动。他应该在行动中复习功课。”
    7、培养儿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出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
    蒙田的教育名言:
    1.懦弱是残忍之母 ——蒙台涅
    2.谁按规定去爱,谁就得不到爱 ——蒙田
    3.缄默和谦虚是社交的美德。 ——蒙田
    4.运气是镜子,照得最明亮时便碎了。 ——蒙田
    5.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 ——蒙田
    6.赠予的本质包含野心和特权,受赠的本质则包含顺从。 ——蒙田 《蒙田随笔全集》
    7.想要凭权力和怒火确立其主张的人,却发现他的理由非常虚弱 ——蒙田
    8.憎恨自己和轻视自己是人类特有的疾病 ——蒙田
    9.永不沉睡的良心,不断的鞭笞着人们。 ——蒙田
    10.炒豆出芽,铁树开花 ——蒙田
    11.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 ——蒙田
    12.人能衡量一切,却不能衡量自己。 ——蒙田 《蒙田随笔全集》
    13.我们的人生是我们言语的一面真实的镜子。 ——蒙田 《蒙田随笔全集》
    14.确切的人生是:保持一种适宜状态的与世无争的生活。 ——蒙田
    15.交谈比生活中任何其他举动更为美妙。 ——蒙田
    16.信念是心灵的良知 ——蒙田
    17.小哀喋喋,大哀默默。 ——蒙田 《我不愿树立雕像》
    18.不论是皇帝还是平民,影响其一生的种种遭遇总不外乎在人身上所能发生之事。 ——蒙田
    19.爱,只是对那些逃离我们身边的人的疯狂渴求。 ——蒙田
    20.物质上的不足是容易弥补的,而灵魂的贫穷则无法补救 ——蒙田
    21.极少有几个生活的榜样是完美和纯粹的 ——蒙田
    22.坚信别人诚实,是本人正直的一个有力证据。 ——蒙田
    23.习俗是聪明人的瘟疫,傻瓜的偶像 ——蒙田
广州的二本大学
    24.悔过需要你背上自责的重负。 ——蒙田 《蒙田随笔集》
    25.折磨人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事物本身 ——蒙田
    26.你所说的一切,都应符合你的思想,否则就是恶意欺骗。 ——蒙田
    27.无知与不经心是多么柔软、舒适和安全的枕头,一个设计精良的脑袋可在其上高枕无忧 ——蒙田
    28.”荣誉和阴影同样的空虚,荣誉也像人的影子那样有时走到了身体的前面,有时则要比身体长好多。” ——蒙 田
    29.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出现在必要条件之前,而博学的无知则跟随在知识之后 ——蒙田
    30.奇迹的存在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所知无几,而不是出于大自然的状态。 ——蒙田 《蒙田随笔全集》
    31.功名欲是人类一种不合情理的欲望;甚至连哲学家们自己似乎也极不愿意摈弃追求功名锭个弱点 ——蒙田
    32.即使没有大事,也有千百桩偶然事件把完美破坏。 ——蒙田 《蒙田随笔全集》
    33.治理一个家庭比统治一个王国更难。 ——蒙田 《随笔集》
    34.我把言谈的优美与雅致看得比话题的分量与深度更重。 ——蒙田
    35.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风俗。 ——蒙田
村庄离奇消失    36.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 ——蒙田
    37.世上没有两根头发是一样的,没有两颗谷粒是一样的,也没有两种观点是一样的,世界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化 — —蒙田
    38.我努力通过迅速地把握住生命来阻止生命的飞逝,通过运用生命的活力来补偿生命的仓促潜逃。我对生命的占有 越是 短暂 ,我必须使它更深沉更充分。 ——蒙田
    39.当你感到孤独时,你应该想到,在思索的道路上有这么多巨人开辟了荒野,并在路旁指引着你。又有这么多后来 的追 随者 走在了你的前面,他们的足迹 早已汇成了大道。 你是如此渺小。 你却从不孤独。 ——蒙田
    40.老年有这么多缺陷和愚蠢,又这么容易受人耻笑。一个老人能够得到的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的仁慈和爱,统领和 敬畏 已不 再是他的武器 ——蒙田
    (2) [蒙田]季羡林谈人生经典语录
    季羡林精通9国语言,即汉语、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
俄语、吐火罗语。
    我明人不说暗话,我是颇有点同意蒙田的意见的。中国古人说:食、,性也。爱情,特别是结婚,总是同相联系的。家喻户晓的《西厢记》歌颂张生和莺莺的爱情,高潮竟是一幕酬简,也就是以身相许。个中消息,很值得我们参悟。
    人们常说,爱情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不同意这个意见的人,恐怕是不多的。爱情同时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即使后来出家当了和尚,与爱情完全拜拜;在这之前也曾趟过爱河,受过爱情的洗礼,有名的例子不必向古代去搜求,近代的苏曼殊和弘一法师就摆在眼前。
    可是为什么我写《人生漫谈》已经写了三十多篇还没有碰爱情这个题目呢难道爱情在人生中不重要吗非也。只因它太重要,太普遍,但却又太神秘,太玄乎,我因而不敢去碰它。
    中国俗话说: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的。我迟早也必须写关于爱情的漫谈的。现在,适逢有一个机会:我正读法国大散文家蒙田的随笔《论友谊》这一篇,里面谈到了爱情。我干脆抄上几段,加以引申发挥,借他人的杯,装自己的酒,以了此一段公案。以后倘有更高更深刻的领悟,还会再写的。
    蒙田说:我们不可能将爱情放在友谊的位置上。我承认,爱情之火更活跃,更激烈,更灼热,但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它狂热冲动,时高时低,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一发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再者,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狂的欲望,越是躲避的东西越要追求。爱情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意愿相投的阶段,它就会衰弱和消逝。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
    总之,在蒙田眼中,爱情比不上友谊,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个人觉得,蒙田的话虽然说得太激烈,太偏颇,太极端;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有合理的实事求是的一方面。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我觉得,世人对爱情的态度可以笼统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现实主义,一派是理想主义。蒙田显然属于现实主义,他没有把爱情神秘化、理想化。如果他是一个诗人的话,他也绝不会像一大理想主义的诗人那样,写出些卿卿我我,鸳鸯蝴蝶,有时候甚至拿肉麻当有趣的诗篇,令普天下的才子佳人们击节赞赏。他干净利落地直言不讳,把爱情说成是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感情。对某一些高人雅士来说,这实在有点大煞风景,仿佛在佛头上着粪一样。
蒋凡事件始末    我不才,窃自附于现实主义一派。我与蒙田也有不同之处:我认为,在爱情的某一个阶段上,可能有纯真之处。否则就无法解释日本青年恋人在相爱达到最高潮时有的就双双跳
入火山口中,让他们的爱情永垂不朽。
    像这样的情况,在日本恐怕也是极少极少的。在别的国家,则未闻之也。
    当然,在别的国家也并不缺少歌颂纯真爱情的诗篇、戏剧、小说,以及民间传说。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世所周知的。谁能怀疑这种爱情的纯真呢专就中国来说,民间类似梁祝爱情的传说,还能够举出不少来。至于誓死不嫁和誓死不娶的真实的故事,则所在多有。这样一来,爱情似乎真同蒙田的说法完全相违,纯真圣洁得不得了啦。
    我在这里想分析一个有名的爱情的案例。这就是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古今艳称的故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歌颂的就是这一件事。你看,唐玄宗失掉了杨贵妃以后,他是多么想念,多么情深: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这一首歌最后两句诗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写得多么动人心魄,多么令人同情,好像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真正纯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常识告诉我们,爱情是有排他性的,真正的爱情不容有一个第三者。可是唐玄宗怎样呢后宫佳丽三千人,小老婆真够多的。即使是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在一身能可靠吗白居易以唐代臣子,竟敢乱谈天子宫闱中事,这在明清是绝对办不到的。这先不去说它,白居易真正头脑简单到相信这爱情是
纯真的才加以歌颂吗抑或另有别的原因
    这些封建的爱情俱往矣。今天我们怎样对待爱情呢我明人不说暗话,我是颇有点同意蒙田的意见的。中国古人说:食、,性也。爱情,特别是结婚,总是同相联系的。家喻户晓的《西厢记》歌颂张生和莺莺的爱情,高潮竟是一幕酬简,也就是以身相许。个中消息,很值得我们参悟。
    我们今天的青年怎样对待爱情呢这我有点不大清楚,也没有什么青年人来同我这望九之年的老古董谈这类事情。据我所见所闻,那一套封建的东西早为今天的青年所扬弃。如果真有人想向我这爱情的盲人问道的话,我也可以把我的看法告诉他们的。如果一个人不想终生独身的话,他必须谈恋爱以至结婚。这是人间正道。但是千万别浪费过多的时间,终日卿卿我我,闹得神魂颠倒,处心积虑,不时闹点小别扭,学习不好,工作难成,最终还可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真是何苦来!我并不提倡二人一见倾心,立即办理结婚手续。我觉得,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这过程不必过长,短则半年,多则一年。余出来的时间应当用到刀刃上,搞点事业,为了个人,为了家庭,为了国家,为了世界。
    在旧社会实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办法,男女青年不必伤任何脑筋,就入了洞房。我们可以说,结婚是爱情的开始。但是,不要忘记,也有绿叶成荫子满枝而终于不知爱情为
何物的例子,而且数目还不算太少。到了现代,实行自由恋爱了,有的时候竟成了结婚是爱情的结束。西方和当前的中国,离婚率颇为可观,就是一个具体的例证。据说,有的天主教国家教会禁止离婚。但是,不离婚并不等于爱情能继续,只不过是外表上合而不离,实际上则各寻所欢而已。
    爱情既然这样神秘,相爱和结婚的机遇--用一个哲学的术语就是偶然性--又极其奇怪,极其突然,绝非我们个人所能掌握的。在困惑之余,东西方的哲人俊士束手无策,还是老百姓有办法,他们乞灵于神话。
    一讲到神话,据我个人的思考,就有中外之分。西方人创造了一个爱情,叫做Jupiter或Cupid,是一个手持弓箭的童子。他的箭射中了谁,谁就坠入爱河。印度古代文化毕竟与欧洲古希腊、罗马有缘,他们也创造了一个叫做Kmaolliva的爱神,也是手持弓箭,被射中者立即相爱,绝不敢有违。这个神话当然是同一来源,此不见论。
    在中国,我们没有爱神的信仰,我们另有办法。我们创造了一个月老,他手中拿着一条红线,谁被红线拴住,不管是相距多么远,天涯海角,恍若比邻,二人必然走到一起,相爱结婚。从前西湖有一座月老祠,有一副对联是天下闻名的: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多么质朴,多么有人情味!只有对某些人来说,前生和姻缘显得
有点渺茫和神秘。可是,如果每一对夫妇都回想一下你们当初相爱和结婚的过程的话,你能否定月老祠的这一副对联吗
    我自己对这副对联是无法否认的,但又不到科学根据。我倒是想忠告今天的年轻人,不妨相信一下。我对现在西方和中国青年人的相爱和结婚的方式,无权说三道四,只是觉得不大能接受。我自知年已望九,早已属于博物馆中的人物,我力避发九斤老太之牢骚,但有时又如骨鲠在喉不得不一吐为快耳。
    拓展:季羡林
    代表着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
《东方文学史》《东方文化研究》《禅与东方文化》《东西文化议论集》《世界文化史知识》等。
    《清塘荷韵》《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万泉集》《清华园日记》《牛棚杂忆》《朗润园随笔》《季羡林散文选集》《泰戈尔名作欣赏》《人生絮语》《天竺心影》《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谈人生》《病榻杂记》《忆往述怀》《留德十年》《新纪元文存》等。
    评价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顶“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
    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分子历程的反映。” 吊顶铝板
    温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
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家庭成员
    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
    同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季羡林这一走就是十一年。这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老祖(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季羡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七夕节是情人节吗    1995年,季羡林父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表面化了,并最终决裂,13年不曾相见。13年后,双方终于冰释前嫌。2022年,季老住进301医院前,他想见季老很方便。在2022年后,他
再想见季老时,确实受到了“某些人”的阻挠。终于在2022年,季承见到了已经97岁的父亲,并一直陪在父亲左右。
    季羡林的家庭成员,除了人以外,还有几只猫。季家所养的第一只猫,名叫虎子。虎子的脾气像老虎般暴烈,但是对季家三口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季羡林的被子上。
    (3) [蒙田]论恐惧
    法国大散文家和思想家蒙田写过一篇散文《论恐惧》。他一开始就说:
    我并不像有人认为的那样是研究人类本性的学者,对于人为什么恐惧所知甚微。
    我当然更不是一个研究人类本性的学者,虽然在高中时候读过心理学这样一门课,但其中是否讲到过恐惧,早已忘到爪哇国去了。
    可我为什么现在又写《论恐惧》这样一篇文章呢
    理由并不太多,也谈不上堂皇。只不过是因为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而今又受到了蒙田的启发而已。好像是蒙田给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根据我读书思考的结果,也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恐惧这一种心理活动和行动是异常复杂的,绝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的。人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探讨恐惧问题,我现在谈一下我自己从一个特定角度上来研究恐惧现象的想法,当然也只能极其概括,极其笼统地谈。
哥斯拉的天敌是谁

    我认为,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正常的。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是英雄。我们平常所说的从容镇定,处变不惊,就是指的这个。不应当恐惧而恐惧者是孱头。不应当恐惧而不恐惧者也是正常的。
    两个正常的现象用不着讲,我现在专讲三两个不正常的现象。要举事例,那就不胜枚举。我索性专门从《晋书》里面举出两个事例,两个都与苻坚有关。《谢安传》中有一段话: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
    苻坚大兵压境,作为大臣的谢安理当恐惧不安,然而他竟这样从容镇定,至今传颂不已。所以我称之为英雄。
    《晋书苻坚传》有下面这几段话:
    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
    下面又说:
    坚大惭,顾谓其夫人张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岂见今日之事耶!当何面目复临天下乎!”潸然流涕而去,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
    这活生生地画出了一个孱头。敌兵压境,应当振作起来,鼓励士兵,同仇敌忾,可是苻坚自己却先泄了气。这样的人不称为孱头,又称之为什么呢结果留下了两句著名的话:“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至今还流传在人民的口中,也可以说是流什么千古了。
    如果想从《论恐惧》这一篇短文里吸取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的。我们都要锻炼自己,对什么事情都不要惊慌失措,而要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