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策略与实践
——以《朝花夕拾》为例
摘要:如何让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真正转向动力阅读、快乐阅读、深度阅读?设计项目化驱动方式是一大有效途径。本文以《朝花夕拾》项目化学习为例,展示活动设计和实践操作,具体诠释项目化学习带来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实践中注重项目化学习的策略:驱动性、支架性、活动性。
关键词: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策略《朝花夕拾》
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2017年称“统编教材”),把名著阅读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每册书安排两部“名著阅读”和四部“自主阅读”篇目,初一至初三年级共有36部名著。部编教材对名著阅读重视,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在当前名著阅读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的形势下,现应以创新理念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课堂实践为探索,开展名著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自主阅读习惯,提升持久阅读兴趣,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发展阅读、思考、表达等关键能力。
一、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理念
名著阅读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涵养心灵,还可以修炼心智、铸造人格。但经典作品的作者往往生活时代
久远,作品反映生活场景与我们今天时代已经迥然不同,特别是对于00后学生来说,“悦”读起来就更有困难。如果借助于项目化学习,则有助于学生深入作品的肌理,在立体、动态、开放、趣味的活动模式下,得到学习质效的体现。
项目化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当前全球教育中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指向学习本质,是一个改变学习的生动实践。通过驱动性问题设计、探究过程的持续延伸、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强有力地指向核心素养,使名著阅读教学更富有生机活力。宏观方面,它培养学生从名著里汲取真善美的人文之光,建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促进自我精神世界的成长;微观方面,在阅读中
努力践行“名著与教材,课堂与生活,听说读写,互通互融”大语文观的学习模式,促进学习方式转型升级,努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理念让学生从参与者的身份转变为主导者,改变了因动力不足机械阅读现状;其次,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设计系统单元课程促使学生沉入书本,杜绝没有个性见解和疑惑的虚假阅读现象;再者,项目化学习带来的趣味体验能够让学生保持名著阅读的持久力、专注力,在潜移默化中使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等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二、名著阅读项目化学习设计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设计《朝花夕拾》学习方案,以学生平时喜欢的五个知名综艺节目为载体,设计覆盖读、写、画、评、编、演、议、讲等多手段的项目,有效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热情,趣化、智化、
内化语文课堂教学,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膜。
百变大咖秀停播了吗(一)泛读原著,了解作品内容(第1天—第7天)
活动设计:《最强大脑》
1.布置每位学生在前期阅读时开展“精彩情节画出来”:摘出精彩片段、配好相关图画、写上独特感悟。
2.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知名综艺节目《最强大脑》,设置《最强大脑》演播厅情境,展播精选出来的学生优秀个性插图。
3.让其他学生猜一猜该图展示的是书本中的哪一部作品;哪一个场景?请学生讲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逆向导读法唤起学生对《朝花夕拾》的阅读体验和思考。
4.开展讨论评优。评选“谁是场上最强大脑”,可以从画得好,讲得好的角度来评比,最终达成一致认识,这就是一次作品解读内化的过程。
小支架:1.寻作品中有意思、有画面感的精彩片段,结合想象配上相关图画。
2.阅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插图版),体会文章和插图和谐统一的美感。
(二)演读精彩,诠释经典情节(第8天—第15天)
活动设计:《我就是演员》
1.发布通告,拟对《朝花夕拾》开展作品汇演,由学生选择某一篇作品。
2.分组,每组自由分配导演、编剧、服装、道具等工作,全组总动员。既让学生在原著中寻素材、创作剧本、分配角,锻炼“写”“说”“演”技能,又促进团队协作,同时还提升道具制作、舞台设计能力。
3.各组在全班开展公开竞演,由学生票决优选三组晋级到课堂公演,并在评选中由学生点评,讲出作品的优点与不足。
4.晋级的作品再度打磨细化,开展正式公演。
小支架:1.建议观看《我就是演员》节目,观摩张国立、章子怡、李冰冰等老戏骨的精彩表演,懂得捕捉、打磨细节。2.准备好相关表演道具,邀请创作、表演方面资深的家长作评委。3.建议阅读黄美序的《戏剧的味道》,为自主创作剧本打下基础。
(三)精读华章,打破文本壁垒(第16天—第21天)
活动设计:《王牌对王牌》
1.推出《王牌对王牌》活动,促进网格化学习,即引导学生学会“纵向联系,横向比较”。设置几张问题“王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中的老师形象”“《五猖会》《无常》中童年看‘戏’的体验”等,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2.引导学生进行求同比异。可示例进行练习,如按作品中展示的“所爱”与“所恨”,引导学生进行归类阅读,主要人物长妈妈、父亲、寿镜吾、藤野先生、范爱农归在“所爱”一类,衍太太和庸医归在“所恨”一类。
3.由学生甩出文本问题“王牌”,全班共同进行“横联纵比”,实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同向而行(如图一)。
小支架:1.建议作品间有联系的内容、人物、写法均可确立文本的“王牌”。
2.网格化学习尽量从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主题思想、语言风格比较。
(四)写读文章,传承大师经典(第22天—第24天)
活动设计:《百变大咖秀》
1.承接《我就是演员》环节,亮点,表扬学生捕捉、刻画人物细节的能力;
2.精选文本人物片断,探析人物刻画的写作手法,重温肖像、动作、语言等人物刻画方式和细致观察、凸显特征、描摹细节的重要性。
3.课堂写真,引导学生在名著中汲取写作知识营养,且学且摹,现场作文精彩“秀”出来,课外写人致敬鲁迅“大咖”,笔下小人物众生“百变”,让学生运用好人物刻画的几个要素写“心目中的王老师”片段。
4.布置课外练笔:“身边的小人物”专题写作。
小支架:1.搜集作品中各种人物描写片段,感受“大家”写作风范。2.学习领会统编语文教材七上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掌握人物刻画技巧。3.确立写作对象,细心观察身边生活中的小人物。
(五)研读专题,汲取作品精华(第25天—第28天)
活动设计:《百家讲坛》
1.提供数个专题,如:鲁迅与他的童年、鲁迅与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鲁迅笔下的家乡风俗、鲁迅的理性批判与自省精神、鲁迅笔下的“孝与不孝”等供学生任意选择,自由组合成几个读书小组。
2.小组内部做好分工,明确整理员(交流材料)、记录员(交流讨论)、评价员(总结发言)等。
3.开展读书专题交流,派小组代表进行讲座,汇报小组研讨结果。
小支架:1. 观看《百家讲坛》中的易中天《品三国》和王崧舟《爱上语文》等精品节目,感受大咖剖析作品能力。2.网上搜集对鲁迅及《朝花夕拾》评论,确立学习专题。3.各组要注意倾听别人发言,及时记录发言中的观点,为后面的交流、讨论和评价做好准备。
三、名著阅读与项目化学习融合策略
从《朝花夕拾》学习活动中可以看出,项目化名著阅读是一项阶段性、过程性学习活动,不管是读前导读课、读时指导课,还是读后成果汇报课,在实施开展活动过程教师都应该注重以下几种策略。
(一)驱动性。项目化学习的重点是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所谓驱动性问题,是指将比较抽象的、深奥的本质问题,转化为特定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嵌入学生更感兴趣的情境。如果能够设计这样的驱动性问题,唤起学生求知欲望,那么学生的阅读就不再是机械的、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愉悦的,所带来的阅读思索、感悟与美的享受会更加浓烈。以《朝花夕拾》指导课为例,课始,教师抛出“谁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问题,学生反馈回答要么夸夸其谈,要么片言碎语。如果给学生一个特定情境,确定一个中心人物,比如在阅读指导中,以鲁迅“爱”和“恨”这两个世界的冲突与和解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归类阅读,按“所爱”与“所恨”作品集中主要人物进行归类,形成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依据思维导图讲述这本书内容,就会更加清晰流畅。
如果要让阅读更加有张力,在问题设计上还可以升级换代,转化为更高级的驱动性问题(如图二)。它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精神,澎湃内驱力,实现从被动阅读到动力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