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再芬:新派黄梅戏怎么唱
作者:何 流
来源:《中国报道》2009年第03期
作者:何 流
来源:《中国报道》2009年第03期
上世纪80年代,黄梅戏盛极一时。90年代,在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强势冲击下,黄梅戏等一批传统剧种日渐式微。就在这时,从白墙青瓦的徽州老宅子里,走出了一个蒙着红盖头的“徽州女人”。在现实生活中,她的名字叫韩再芬。但在《徽州女人》这部戏里,女人无名无姓。今年4月,《徽州女人》将在武汉上演。
走出徽州的“徽州女人”
黄梅戏女驸马歌词与这个幸运相比,更大的幸运来自整个时代。那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伊始,“东风夜放花千树”,黄梅戏等老剧种纷纷复苏。1984年,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在荧屏热播,安徽地区的收视率甚至不输于同时播出的电视剧《上海滩》c传统戏曲与新媒体(在当时的中国,电视剧刚出现不久)的首次联姻让16岁的韩再芬一夜成名,也为她日后不断创新黄梅戏的艺术表现形式埋下了种子。
之后的《孟丽君》、《女驸马》等黄梅戏电视剧更让韩再芬成为戏曲界炙手可热的明星,与同时期的马兰、吴琼等人共同缔造了当时黄梅戏的繁荣之势。黄梅戏虽然走出了徽州,但在人们心中,似乎仍只有七仙女、冯素珍等几个经典形象。为了等待一部好戏,韩再芬也沉寂了很久。
1999年,韩再芬携新派黄梅戏《徽州女人》高调亮相,其包装、宣传力度都是以往的黄梅戏剧目望尘莫及的。从1999年首演到现在,《徽州女人》共演出200多场,演出过的地方多得连韩再芬自己都不记得了。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黄梅戏”的热潮。可以说,《徽州女人》开黄梅戏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风气之先。 2003年4月'韩再芬率《徽州女人》剧组三度进京,在长安大戏院演出16场,场场爆满,演出收入达30万元。韩再芬回忆
说,最后一场的黄牛票卖到了1000多元。 《徽州女人》给人们带来的惊喜远非票房,大胆的韩再芬在这部戏中加入了很多其他艺术元素,诸如芭蕾舞、交响乐、话剧等等。在第一幕“嫁”中,当韩再芬绷着脚尖从舞台左侧缓缓走出时,就有^-惊叹这种“形体语言的开发在黄梅戏表演史上当属空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