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最好听的十首
1.《天仙配》无疑是大家最熟悉的黄梅戏曲目,在任何一个黄梅戏大全中都能看见它的身影,是当年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该剧获得第一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被评为建国50周年经典剧目,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0世纪90年代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唱片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张,据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的统计,从1956年到1959年的四年中,《天仙配》剧目电影在海外各国就拥有了约三百万观众,在中国大陆共计有一亿四千三百万影迷。
2.《女驸马》是黄梅戏经典选段之一,讲述了冯素珍与李兆廷自幼相爱,婚后由于家境败落,继母逼退婚,素珍被迫进京应试,中状元,被招驸马,洞房之夜实情相告与公主,帝赦免之罪,冯李终成眷属的故事。1959年改编的戏曲电影风靡一时,剧中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其中一些经典唱段仍然风行全国。
3.《罗帕记》是黄梅戏经典曲目之一,与《天仙配》、《女驸马》并称黄梅戏三绝,故事中王科举进京赶考,家人江雄偷来王夫人金丝罗帕,赶考途中在客店诬陷夫人与自己有染。王
科举闻之大怒,将夫人陈塞君休出家门,陈塞君路途生子,被好心店家收留,十余年后,陈塞君之子金龙与王科举同中状元,结为兄弟,王科举与金龙母亲相见,真相大白,全家终得团圆。该剧在黄梅戏舞台唱红后,一再被中央电视台及安徽、上海、湖北、浙江、香港等地电视台录相播出,并先后被扬剧、庐剧等兄弟剧种移植演出。
4.《打猪草》说的就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农作物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其中的“郎对花,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早已成了流行歌曲,这个黄梅戏经典唱段,在封建礼教统治森严的情况下,男女青年这种自由交往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剧中所表现的青春的活力、逗趣的语言和优美的曲调,使人如沐春风,具有亲切感人的魅力,《打猪草》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犹如田野吹来的风,清凉爽快,沁人心脾。
5.《夫妻观灯》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说的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家住安庆怀宁大桥头镇的王小六夫妻和众邻居上街看花灯,只见人山人海,花灯各异,龙灯、狮子灯、螃蟹灯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在看灯的过程中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夫妻二人看完花灯之后,兴高采烈的回家去了,整个戏欢歌载舞,表现了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
6.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黄梅戏版本的《牛郎织女》也是经典的黄梅戏选段,故事中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对西王母所代表的封建家长的批判,以及对金牛正直善良品格的赞赏。该片将这些用黄梅戏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具有感染力,尤其是片中人物扮相俊美,唱腔华丽,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使戏剧内容更加丰富。
7.《徽州女人》是戏曲舞台上的经典剧目和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讲述了一百年前发生在安徽徽州一个闭塞村落中的凄美故事---十五岁的少女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坐上花轿,却在婆家开始了对未曾谋面的丈夫的漫长等待。通过一个女人“嫁、盼、吟、归”的四个过程,以鲜活灵动的舞台表现和扣人心弦的唱腔动作刻画了封建社会中最底层女人的生活,在业内评价中,《徽州女人》堪称戏曲改革之典范之一。
8.《孔雀东南飞》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的经典代表作之一,1995年黄义士编剧的黄梅戏《孔雀东南飞》由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排演,参加中国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演出,韩再芬饰演刘兰芝,熊辰龙饰演焦仲卿,此剧获得中宣部和文化部大奖,韩再芬也因此剧获得单项个人表演金奖,如果想听好听的黄梅戏歌曲,这部《孔雀东南飞》一定不要错过。
黄梅戏女驸马歌词9.《双下山》是根据传统折子戏《思凡》、《下山》等重新创作改编的大型黄梅戏轻喜剧,通过对小僧、小尼心态的细致入微的刻划,表现了他们从邂逅、相识、相知、相慕、直到双双冲破封建樊笼,私奔下同的心理和行动过程,该剧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妙趣横生,时而令人捧腹,时而又令人啼笑皆非。1992年参加湖北省剧种比赛获该次汇演唯一的一个最佳演出奖,参加第二届全国黄梅戏艺术节演出获演出奖。2009年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张辉在该剧的表演中获得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
10.《王小六打豆腐》是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经典之作,历经数十载,久演不衰,它讲述的是腊月廿四一个平常百姓家打豆腐过年时发生的趣事。小六将买豆子的钱赌输掉了,老婆让买豆子回家打豆腐,他交不了差,只好装了一袋子的河沙滥竽充数,怕老婆的王小六,被老婆拽着耳朵,直叫唤的王小六就成了怕老婆的代名词,又好气又搞笑的王小六自此叫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