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1期(总第13期)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黄 雅 洁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汉语词汇史上表示“懒惰”义的常用词主要有“怠”“惰”“懒”,它们之间存在历时替换关系:上古汉语时期主要用“怠”“惰”,而现代汉语口语一般只说“懒”,
“怠”和“惰”只保留在复音词或用于特殊表述中。文白兴替、词义负担以及语言使用
者追求陌生化、新颖化的表达是诱发这一概念新旧质替换的主要动因。
关键词怠惰懒常用词
说人懒惰,汉语词汇史上有一系列形容词,如懈、慵、怠、惰、懒等,汪维辉(2017:15)指出“怠、惰”和“懒”之间存在历时替换关系,但未具体考察三者间的演变进程。我们结合详细语料,分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集中考察“怠”“惰”“懒”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其中消亡更替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慵”于汉代出现,且基本只用于书面语,鉴于此,“慵”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在考察这一组词的历史演变之前,还需了解“懈怠”和“懒惰”的含义,见表1:
表 1 “懈”“怠”“惰”“懒”义项
《王力古汉语字典》《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懈松弛,懈怠怠惰,松懈松懈
怠①懈怠,懒惰
②疲倦
①懈怠,懒惰
②疲倦
①懒惰,松懈
②轻慢,不恭敬
惰①懈怠,懒惰
②不敬
①懒惰,懈怠
②不敬
懒,和“勤”相对
懒怠惰怠惰①懒惰,和“勤”相对
②疲倦,没力气
由以上词典对“懈”“怠”“惰”“懒”的释义可知,“懈”侧重于表“松懈、松散”义,且语料中多是和“怠”“惰”组成复合词后表“懒惰”义,“懈”单独使用表“懒惰”
汉字汉语研究·58·
义极少,这也是“懈”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的原因。此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懈怠”的释义为“松懈、懒惰”,又“懈怠”和“懒惰”常并存于同一义项的解释中(见表1),可见二者词义几乎等同,只是“懈怠”更侧重于表现人精神上的松懈和不勤快,“懒惰”更侧重表现人心理上的不愿意做、不勤快。因此,本文在列举例句及统计数据时,将“懈怠”和“懒惰”等同视之。
1.上古汉语时期:“怠”“惰”的主导地位
上古汉语时期,表示“懈怠,懒惰”义的常用词主要是“怠”和“惰”,总体而言,以“怠”最为常见,“懒”还未出现,“怠”“惰”“懒”在上古时期的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上古汉语时期“怠”“惰”“懒”表“懒惰”义的使用情况
先秦西汉东汉
总计左传国语韩非子墨子礼记淮南子战国策论衡太平经史记佛经选
怠单1287231121325074合01300000812-
惰单6275401102028合010********-
懒-000000000000注:“单”表示单独使用,“合”表示“同义连用或与其他语素组合出现”。
“怠”“惰”最早皆出现于周代《尚书》中,如例(1)“怠”即“松懈、懒惰”义,该句意为“勤于政事,不使荒废,四方的邻国便会臣服”。例(2)“惰农”即“不勤于耕作的农民”。此外,这一时期,二者都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多义词,除了表示“懒惰”义外,“怠”还可表“轻慢、不恭敬”,如例(3)中的“怠”,韦昭注为“慢也”;还可表示“疲倦”义,见例(4)。“惰”也能表“不敬”义,如例(5)“惰而多涕”即“表现得不恭敬且眼泪很多”。
(1)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尚书·大禹谟》)
(2)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尚书·盘庚》)
(3)唯谢、郏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国语·郑语》)(4)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战国·宋玉《高唐赋》)
(5)冬十月,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1 先秦时期
《说文·心部》:“怠,慢也。从心,台声。”《广雅》:“怠,赖也。”本义为“轻慢,不
2021年第1期·59·
恭敬”,引申指“松懈、懒惰”。
先秦时期,“怠”就常与“勤”“奋”对举,如例(6)(7),可见当时“怠”已作为“勤快”义的反义词。句法上,先秦时期“怠”主要充当谓语,这是最常见的用法,还可受否定副词修饰,如《礼记》中“怠”多用“勿”“毋”“不”修饰表示劝诫;可作宾语以及作动词带宾语,见例(7)(9);或是构成“怠+于/乎+N/N
P”的述补结构。语义上,其一,“怠”的“轻慢”“疲倦”义也有使用,但总体少于“懒惰”义;其二,“怠”和“惰”常以连文或对文的形式出现,如例(10)(11),可见在当时二者语义被视为相近或等同。具体见下:
(6)今又击之,我怠,秦奋,倍犹未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7)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尚书·蔡仲之命》)
(8)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礼记·曲礼》)
(9)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国语·周语上》)
(10)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国语·鲁语下》)
(11)战士怠于行陈者则兵弱也,农夫惰于田者则国贫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说文·心部》段注:“惰,不敬也。”《广雅》:“惰,懒也。”《汉字源流字典》认为“惰”由“不恭敬、轻慢”引申出“懈怠、懒惰”义。“惰”也是先秦时期表“懒惰”义的常用词,这一时期“惰”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充当谓语,其次是充当定语,再者作状语,三者比例为5:2:1。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直接形容人“懒惰”构成的偏正式结构几乎都是用“惰”,如“惰民、惰农、惰心、惰君”等,而“怠”没有此用法,可见二者
在使用上有所分化。其前还可以受程度副词、能愿动词、否定副词修饰,分别见例(12)(13)(14);可用作动词带宾语,如例(15);也能构成“惰+(于)+VP”结构。具体见下:
(12)后世若少惰,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3)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礼记·月令》)
(14)正旅旧,则民不惰。(《管子·小匡》)
(15)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16)礼之则惰修耕战之功,不礼则周主上之法。(《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7)君称所以佐天子匡王国者以命重耳,重耳敢有惰心,敢不从德?(《国语·晋语》)
1.2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怠”“惰”出现的频率虽仍较多,但单独使用的例子稍有减少。首先,这一时期,“怠”和其他成分组成的同义连文较常见,如《太平经》中8例、佛经选中2
·60·
汉字汉语研究
例皆为“懈怠”,贾谊《新书》中2例皆为“怠惰”。
(18)闲处连日时,质性顽顿,昼夜念之,不敢懈怠,精极心竭。(东汉·于吉《太平经》卷三十九)
(19)王守法精进不懈怠,寿终升天上,寿尽下为国王。(东汉·安世高《犍陀国王经》)
(20)故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西汉·贾谊《新书》卷九)“惰”在这一时期和“怠”的情况相当,其使用频率低于“怠”,也多以同义连文形式出现,如《淮南子》《太平经》中出现的用例皆为“懈惰”,《全汉文》中2例为“惰怠”。句法上,其仍可作定语、谓语,也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此外,“惰”到西汉出现了和“勤”共现的用例,可见“惰”在书面语中作为“勤奋”义反义词的时间晚于“怠”。
(21)有力,不肯力作,可以致富为仁,反自易懈惰。(东汉·于吉《太平经》卷六十七)
(22)然而莫能至焉者,偷慢懈情,多不暇日之故。(西汉·刘安《淮南子》卷十九)
(23)背宗周而不恤兮,苟偷乐而惰怠。(西汉·刘歆《遂初赋》)
(24)惰窳之人,不力农勉商,以积谷货。(东汉·王充《论衡》卷六)
(25)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西汉·刘向《新序》)质言之,上古汉语时期,表“懒惰”义的常用词为“怠”“惰”,而“怠”多于“惰”。在我们检索的上古11种文献中,二者单个出现比例为74:28,但“惰”除了能作谓语外,还有较多作定语、状语的用例,句法位置较“怠”灵活;“怠”主要是作谓语,单独作定语的用例极少,可见表示“懒惰”义的“怠、惰”自上古时期在句法位置上就有所分化。
2.中古汉语时期:“懒”的突起,及其与“怠”“惰”的同义竞争
“怠”“惰”继续沿用,“懒”于六朝时期出现,在这一阶段有所发展,用例逐渐增加,已有取代“怠、惰”的趋势。“怠”“惰”“懒”三者在中古10种文献中单独使用的比例为16:19:28,可见“怠”“惰”优势逐渐削弱,具体数据见表3。
懒,本义为懒惰。《说文·女部》:“嬾,懈也,怠也。从女,赖声。”《玉篇·心部》:“懒,俗嬾字。”中古时期“懒”不论是单用,还是同义连文,使用频率都较高,用法灵活。六朝时,“懒”在《齐民要术》《抱朴子》这类口语化程度很高的文献中使用频繁,《齐民要术》中更是用“懒”组成短语“懒人菜”给予“韭菜”通俗性命名,“韭菜懒人菜”也是当时的谚语,这表明“懒”可能是当时人表示“懒惰”义的通用口语词。句
2021年第1期·61·
汉字汉语研究
·62·
法上,懒”单用时多充当定语,如“懒人”“懒病”“懒妇”等,显系当世口语;还可受程度副词“笃”修饰,表示“十分懒惰”义,如例(28);也可以作宾语,如例(29);还可作谓语、状语、主语,句法功能丰富。唐五代时期,“懒”在诗歌中常作状语,表示“不愿做某事,懒得做某事”,如“既懒出门去,亦无客来寻”,此外还出现了复合词“懒惰、慵懒、懒慢”等。
表3 中古汉语时期“怠”“惰”“懒”表“懒惰”义的使用情况
六朝
隋唐五代
宋总计齐民
要术
抱朴子三国志全刘宋文佛经唐诗祖堂集敦煌变文集
新书
童蒙训
五灯会元怠
单046200001316合06339041205-惰
单1311200002019合4641031000-懒
单2500014002528合
1
1
11
1
-(26)谚曰:“韭者懒人菜。”以其不须岁种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27)懒病每多暇,暇来何所为。(唐·白居易《自吟拙什因有所怀》)
(28)且自度性笃懒而才至短,以笃懒而御短才。(东晋·葛洪《抱朴子》卷七十)
(29)作文章每一更字,辄自转胜,但患懒,又所作多不能数省之耳。(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
(30)凡人之性,好懒惰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31)一生慵懒作,憎重只便轻。(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怠”“惰”在中古时期表“懒惰”义时,更多是以同义连文形式出现,例如“怠”在《禅源诠序》《敦煌变文集新书》《祖堂集》等佛教典籍中出现时均是“懈怠”义,且“懈怠”常和“勤”对举出现,可见此时“懈怠”也已作为“勤快、勤奋”义的反义词了。此外,“懈怠”句法功能也较丰富,可作谓语、宾语及定语。“怠”单用时基本都受“不”修饰构成四字格式,如“孜孜不怠、夙夜不怠”,或是作动词“无”的宾语,如“邻国小王、辅佐大臣,殖福无怠”。可见,“怠”单用时已受到一定句法结构的限制。具体见下:
(32)经年度月,恒无懈怠之心,日日三界,不惮往来之苦。(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