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古典文学
上明道,中治身,推治人的老子智慧
成晓旭 重庆工商大学
关键词:道德经;思想;万物
作者简介:成晓旭(1990.12-),女,汉族,贵州遵义人,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中国古代韵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94-01
《史记》中有记载,说老子曾任周朝图书馆管理人员,后来“见周衰,乃遂去”。老子弃官归隐,骑着青牛走了。行至函谷关,老子应守关者关尹的请求而写就《道德经》,上篇为《德》下篇为《道》,共八
十一章,约五千字左右。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直至清代乃至现今,人们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为什么会经久不衰呢?我认为,是老子其书的整个追求的境界和在他的笔下的人生和政治正是普罗大众的美好愿想中的理想状态。
老子的哲学理论是由“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那是为何呢?因为如果有形的话那必定就是我们可看见的具体的东西了。而这是种具体的东西是可生、可灭的,但是老子所拟的“道”是会永存而不会灭亡的。那为什么老子设立的“道”又是“不可名”的呢?因为一旦有了名字,道就被限定住了。而他认为“道”是无限的。由于“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来说明它。“道”虽形体没有固定的,但是却是超越是空的,超越了人的感知的,并非一无所有的。
老子认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存在于相对立的状态下。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食物具有相对性。因此“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即是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并且证明相反对立状态是经常相互转化的。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也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福祸相依。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人处于逆境当中却激发了求生的欲望,就像韩信当年的“背水一战”让战士们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常看到一个人生长在富足幸福的家庭里,反倒养成了懒惰的习性。使他走向颓败。事物对立面的转化也让我们明白观察事物时要注意事物的两面性。
《道德经》中认为“道”最基本的特性和精神就是“自然”“无为”“不争”。自然无为是老子《道德经》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哲学观念,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生长法则,我们都应该顺其自然,让其遵循属于它自己的法则去发展、生长。不能用外力去约束它。因此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是说“道”要去效法法自然,也就是说“道”也不能受任何约束而自由发展。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天、地、人都要都要效法自然、顺应自然法
明道的个人资料则。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意思是说不要胡乱作为、胡作非为、强作妄为。老子思想提倡“无为”的原因是出于“有为”,“有为”一词是对于当时的统治者而言的。所谓“有为”就是说当时的统治者恣意妄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胡作非为。老子看到当时统治者的“有为”之政祸害百姓,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统治者所设的禁忌太多了,弄得治下人民不知所措,颁布的法令太过森严,把人民禁锢得动都不敢乱动。严酷的刑法,苛捐重税弄得民不聊生。在这样残酷的情形下,老子极力地呼吁政府要施政“无为”。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老子书上第十七章就说到了“无为”的结果:“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朴。”政府不乱作为则人民就可以自主明理、可以自给自足、可以民风淳朴。如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某些权利支配生命的国家。视普通民众生命如草芥。由此观之,老子的“自然无为”之法仍然具有其时代的意义。
老子思想认为万物的根源都处在“虚”、“静”状态的,他说:“致虚极,守静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他认为人们的活动应该做到“虚”“静”的状态。老子谈“虚”“静”都是在提示我们大家要在多欲的环境中求清净,在人生的活动的烦劳中求得静逸,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尤其像现在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面对浮躁的社会,需要守住自己内心的宁静,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也能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
同时老子认为“道”的创生作用运用到人的方面则是“柔弱胜刚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那一类的,而柔弱的东西是生那一类的。就像平常我们看到有些人,感觉身体非常好,但是突然就去世了,而有的人看起来一直都病怏怏的,但往往能活很久。
老子的思想还有诸如“天下莫柔于水”,说天下最柔弱的就是水了,但是水却是所有的坚强的东西都不能胜过的,因为水可以“滴水穿石”,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水可以把任何一块石头穿破。每当洪水袭来,田舍、桥梁、房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抵挡得住的。老子之所以提倡柔弱,是因为他认为人该刚强时则刚强,但在平时要保持柔弱不争的心,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因为私利而争吵不休,他要人“为而不争”。这种所谓的“不争”不是要人们放弃一切、看空一切,只是说不要产生一些无谓的争端。社会人需要顺应自然发挥自身的努力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具有奉献精神。这和我们国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也不谋而合。老子的这些智慧在我们今天看来仍不过时。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2]林语堂:《老子的智慧》,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09月.
9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