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欧美、日韩动漫对中国民族动漫发展的影响
摘要 
随着动漫的引进,尤其是日本动漫,与我们青少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为了客观了解青少年学习生活受日本动漫的影响,我们拟此课题,希望为社会提供一份引导青少年的参考。 
我们通过了解电脑、日本动漫发展的概况;制作调查表,获取资料;初步整理,请教老师专家,分析典型事例;成果汇总,得出了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的成果。 
我们的结果表明: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日本动漫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 ,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业中的重负;但同时有些同学沉迷于动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动漫上,以至于荒废学业,使得学习成绩退步。 
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最优化的方案在于引导,这样才能长久的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动漫业,使青少年从动漫中受益。 
关键词:动漫文化,社会心理,从众,产业化 
引言  
从《樱桃小丸子》,到以后的《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到后来逐渐引进的《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魔卡少女樱》这些大片,让在国内的在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动漫。所以,现今青少年中喜爱动漫的学生越来越多,逐渐,在全国各地盗版漫画店遍地开花;各地各种形势的动漫画展也越来越多;在网上有关动漫的网站和论坛也是随处可见。 
显然,动漫文化的席卷而来是许多大人都始料未及的,于是,针对动漫文化的席卷而来,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一、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现状 
前一些日子, X市一些少年少女们因为打扮成视觉系,成行走在该市热闹地段而被警察因为破坏市容而拘留,为此,在网上各大动漫论坛进行了关于“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是否也应该有一定的准则”的大讨论。的确,在国内,动漫爱好者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加上动漫业在中国还不成熟,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动漫成了我们课题组关心的话题。 
目前的内地漫画市场99%以上被日本漫画占据,12岁以上的中国青少年很少有人喜爱国产动画;12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人数、思想、社会影响力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是观众的主体。我认为动画最大的市场是14岁至30岁的青年,这个体不但思想上较为成熟,有判断力,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体比较有消费能力,是动画周边产品的主要市场。这一点对于动画制作的良性循环是极为重要。日本,动漫周边产品的制作是相当发达。
在日本,漫画作为一种产业,年销售额达到2500亿日元以上,年出版漫画7000种以上。仅以周边产品为例,至少就有人偶、模型、午餐盒、镜框、电话卡、日历、毛巾、手绢、钥匙扣、音乐钟、相册、衬衫、手提袋、徽章、信封、信纸、明信片、圆珠笔、瓷杯、纸巾、打火机、海报……与国内的差距显而易见。如果一部影片受欢迎的话,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就能为制作商带来丰厚的回报。而制作商也能把收回的资金投入下一部作品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种制度下,漫画大师鸟山明一个月的税金就是6亿日元。铺天盖地的是日本,一如《美少女战士》、《机器猫》、〈〈樱桃小丸子〉〉、《灌篮高手》、《蜡笔小新》、《千与千寻》等等(畅游日本原来近的已不想再近)我们以问答卷的方式调查老师和同学对动漫的了解与看法:学生卷中, 170名学生的问卷,其中54.21%的表示非常喜欢动漫。32.71%的表示一般,只有7.48%表示一点也不喜欢。他们喜欢动漫的原因
有很多,有些是认为适当的高质量动漫可以减轻压力,放松心情,活跃大脑。有些是觉得动漫很有趣,或是认为里面的人物很漂亮,而更多的是回答不知道。在第二个问题中是关于喜欢动漫的种类,16.54%的学生喜欢国产的,其理由无非两个:一是爱国,二是国产的有教育意义。而占65.3%的学生都喜欢外国的。有些学生还特别注明是日本的更受欢迎。其理由很多,归纳如下:1.形式自由,画面精彩,不拘一格 2. 有趣,内容充实,更适合各个年龄层。 3.刺激,含技术水平高,很创新。 4.浪漫,有浓厚的青春气息。5.作品情节省丰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幽默,手段新颖。而日本动漫除有以上特征外,其内容贴近生活,男才女貌等特征深受广大漫画迷们的喜爱。此外还有14.17%的学生两类都喜欢,其理由是调调感觉,换换味道。 
学生看过的动漫举不胜举,大多数的人都看过十部以上动漫的作品,而且许多学生谈到这个话题时可谓津津乐道。170名同学当中41.73%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动漫,3.15%利用上课时间(看漫画书为主),46.36%的同学表示不确定。37.93%的人认为动漫对我们的影响利大于弊,其原因多和为什么喜欢动漫一样,是绝对的动漫迷。15.52%的认为弊大于利,其原因是认为动漫看得救过多会令人心思不胜举放在学习上,整天沉迷于动漫,对生活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40.52%的人认为利弊相等。但更多的认为适当的漫画书对我们
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还对3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有6.19%表示反对,46.90%的表示适可而止,另外有27.43%表示不清楚。 
家长不支持孩子看动漫的主要原因是个(1)浪费时间和精力(2)影响学习(3)产生不良后果。再加上最近在书店里流行的不健康的“口袋”漫画书更是令家长头疼。“口袋”漫画书是在进入20世纪后在中国流行起来的,主要从日本、台湾引进,其内容不健康,多以情、暴力等为主。深深毒害青少年的心理,虽然我国各个部门和单位严打销售和租借“口袋”漫画书给青少年,但是这种漫画书还是随处可见,许多家长因此禁止孩子阅读漫画书,以防万一,但也否定了其他无害漫画。针对这方面,在我们所调查的170名学生当中,虽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坚决反对,但他们当中有的还不知道什么是“口袋”漫画书,他们还认清这种漫画书的害处。而表示支持的学生认为只要好看,看一些是无所谓的。正是由于青少年对“口袋”漫画书认识不够,且存在侥幸心理,才造成“口袋”漫画书到处泛滥,万幸的是,大多数学生认为青少年对待漫画书应该适可而止,不应过于沉迷。 
在我们所调查的30名老师(或家长)中, 94.1%的老师(或家长)知道一点动漫,很熟悉的占5.9%,一点也不知道的占0%。其中非常喜欢动漫的占23.5%,一般的占70.6%,一点
也不喜欢的占5.9%。作为指导学生和孩子生长和发展的老师和家长们认为学生喜欢动漫是极其正常的行为,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58.9%的老师(或家长)认为青少年接触动漫好,其原因:(1)能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寓情寓理于娱乐之中,是很多青少年的好朋友。(2)放松大脑,挖掘逻辑思维能力,可培养创造能力。(3)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和接触、吸收先进的多媒体技术。(4)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11.7%的老师(或家长)认为青少年接触动漫不好,原因是它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29.4%认为应该适可而止,而且得看是什么动漫,认为应该作为爱好,不要接触太多。在此还要感谢老师(或家长)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现列举如下(1)正确处理主要任务与爱好的关系,爱好不能冲击主题。(2)吸取动漫中的积极成分。(3)在欣赏的同时,不局限作品的本身,应多思考创作的企图。(4)尝试自己动手画漫画,制作Flash(5)不要沉迷。 
以上是针对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综合报告,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动漫,将我们的爱好作为学习的动力,积极面对各种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那么,青少年自己是如何看待动漫的呢?于是,我们做了一份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代青少年对动漫、电脑游戏的态度而设计,50%的问卷发给了重点高中同学,50%发给了文庙附近走在潮流前列青少年和街头青
年。 
我们经整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1. 表示热爱漫画、电脑游戏者 90% 
2. 表示由此而影响学业者 有时 70% 不会 25% 总是 5% 
3. 表示不管怎样将继续热爱支持“电、漫”者 80% 
4. 能列举出电脑、游戏、动漫杂志2本以上者 80% 
5. 表示由于学习压力或父母反对而曾经动摇过者 35.5% 
6. 认为“电、漫”对自己有一定好处者 80%  
7. 自己喜爱上“电、漫”的原因: 朋友介绍 75% 自己发现 15% 其他 10% 
此外,有30%的青年认为社会应更加重视青少年沉溺与“电、漫”的现象,还有10%的青年认为社会应更大量得出版有关书籍。 
结论与思考 
有以上我们不难发现青少年中喜爱“电、漫”的人占绝大多数,可是“电、漫”在我国, 
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大多数青少年还是认为它对自己有好处,因而乐此不疲。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电、漫”而影响一定学业的人数比例很大,此外,我们也发现,青少年对它们的热爱近乎狂热,易受他人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及社会的关注。 
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内地比较权威的动漫咨询杂志“梦幻总动员”——NT,就此做了一个面向动漫爱好者,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1. 对国内动漫全力支持——10% 
理由:动画与日本动画相比较,10年前还什么都不是,现在相比10年以前已是是十分好的了 
2.对现状不满而对未来充满希望——50% 
大多数青少年都对国内动画抱有这样的观点,数量是各个观点中最多的。这部分读者文化修养较高。 
理由:前途尚可,过去业绩骄人,自认为中国动画还是有的一拼。一句话,“哀其不不幸,怒其不争。”虽然中国动画的资金和政策都有很大限制,所以作出一部好的动画是很不容易的,再加上中国动画的基础也好。但是现在中国国内的业界人士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已经开始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所以,中国动画还是有前景的。 
3.失望或麻木——30% 
理由:没有成人动画,都是儿童动画 
数量不多,质量不好 
动画内容都是小猫小狗,和我们的生活脱节 
 4.不表态或不关心——10% 
理由:顺其自然,如果有好的国产动画也看,只要喜欢看就看,不关心是否是国产。 
二、日本动漫席卷中国原因的探索 
(一)、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1.进入青春期,随着身体生长突增以及各器官机能的健全,青少年心理上都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青春期的学生,在智力上有了突出的发展,因而他们的反应能力强,观察事物快而准确, 而且热情活泼、富有活力,他们往往情绪高昂,激情满怀,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不过由于知识经验终究不足,身体成熟和思想发展的不平衡,加上情感上容易波动,意志上容易动摇的弱点,行为有时容易受环境或他人的暗示,随着自我意志的增强,还往往不听教师或家长的教育和帮助,因主观、片面地看问题而产生偏差。因此,青少年的行为选择往往存在一定的非正确性和不确定性。 
而在青少年体中又以现在出现的“80年代后”的现象令人关注。“80年代后”是现今中国社会体中青少年的主要组成部分。“80后”是特殊的一代人,他们中的多数人没有兄弟妹,对家长和老师产生过逆反心理,迷恋过忍者神龟和圣斗士,对港台电视和音乐怀有特殊好感,还有快餐店、网络、电脑游戏……他们有其特有的消费特点。 
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有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受到父母亲的宠爱,所以娱乐消费占他们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时尚潮流非常敏感,对产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超过了产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80后”在精神和心理上却缺少被信任和被尊重的感觉,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所以他们对那些直接面向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往往有很好的反应。 最近有什么好看的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