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这个充满了变数的圈子,向来是男人的天下。一个女人把“风投”做到比男人还厉害的境界,想必大部分人听了都会当成乐子一笑置之,或干脆持否定态度说“不可能吧”。但何为可能,何为不可能,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一切皆有可能”是李宁品牌的广告语。体现在徐新身上,更像是一种商道。
可能与不可能,或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的人只是把目标、梦想轻易地说出口,就再没有了下文;而有的人,比如徐新,她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专注、有计划地在一步步执行、实现。李金铭李易峰
张根硕资料1995年,徐新揭开了人生投资传奇的第一幕——投资娃哈哈。回顾起来,那时中国人还很少有人买瓶装的矿泉水喝。但是直觉令她坚信,这一行业在未来肯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于是,她大胆决定投资。正是这个女人,令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飞冲天。
李小璐9分钟 1999年,徐新遇见丁磊,问他网易当时在行业里的发展状况。丁磊如实作答,网易其实只排第三名。这股创业者的自信吸引了徐新精准的目光。加上丁磊对商业的专注和敏感,徐新决定在他身上“下注”500万美元。也许没有徐新的慧眼,今天我们就听不见“网易”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同年,徐新又投资了中华英才网,那时的中华英才网毫无惊艳之处,员工不超5人,办公室很破旧,连商业计划书也做得歪歪扭扭。因为看到网络招聘的广阔前景,徐新还是投资了。如今,该日点击量高达1500万,身价超过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12亿元。
2014年5月22日,京东集团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京东最大的股东徐新也因此获得了100倍以上的回报。根据京东目前286亿美元的市值计算,持有7.8%股份的徐新在京东上市后将赚到22亿美元。
这些是广为人知,并让徐新从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几次重要投资,更是练就她一双慧眼的传奇人生经历。此外,她还在2003年投资了京信通信(通讯设备),元征科技(汽车诊断仪器),2005年投资了诺亚舟(电子词典)等。她被美国知名杂志《商业周刊》评选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人”;被《投资与合作》杂志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风险投资家”之一;她还登上了由《环球企业家》组织评选的“点金之手——2007VC人物排行榜”。
只不过,随着京东上市,越来越多媒体的闪光灯对准了徐新,而此时,她已经悄然离开人们的视线,走到下一个需要资金的创业者面前。
在风投圈,徐新不仅是“造富狂人”,也绝对算得上是“大明星”,可她并不习惯摆明星的架子,为人处世始终低调,以至于低调到不少普通人都未曾听闻“徐新”这个名字,还有很多人只是在相关报道中听说徐新投资奇闻,却对这个神秘的女人一知半解。
回过头来看,何为可能,何为不可能?其实,从来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只有人能用实际行动弄明白。之所以徐新一次次的投资获得成功,在大部分人眼里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这是因为成功总是少数,失败总是很多。千百次的锤炼,也未必换来一次成功。而徐新坚信,就算前方999条路都被堵死了,也许第1000条路就是成功的出口。如今,徐新掌控着22亿美元资金,许多来自欧美的企业大佬也愿意将资金交给她全权打理。这种现象在风投界并不多见。与其说外国投资家们相信徐新能做到男人都做不到的事,不如说他们深信,这个来自东方的女人有一双慧眼。更有人将她称为“风投女杀手”。
虽然获得外国资本家的信赖,但徐新更关注中国的本土企业家。她在一次采访中感叹:“中国有那么多中小企业,上市太小,从银行又借不到钱,发展又很迅速,这就是我们
的投资对象。今天的小企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公司。”与资金相比,最让徐新放不下的,是市场多元化的问题。她直言:“这些企业家喜欢同时做很多件事,横跨多个领域,可能是觉得每年30%的成长速度不过瘾,要100%的增长才过瘾。”在徐新看来,就算一个企业家再聪明能干,同时做好几件事,不可能都做到第一。
似乎徐新透过她的瞳孔,总能洞见别人发现不了的行业趋势。例如,中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徐新看到了两个趋势。其一,中产阶层正迅速崛起。根据她的分析,中产阶层越来越有钱的同时,就会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如他们的爱人懒得做饭,那么,中产阶层平时就会为家里备很多汤圆、饺子。于是,速冻食品就有更大的市场了。因此,现在服务于中产阶层的领域,如医药、教育、旅游、零售、消费,当然还有互联网,都是未来的“潜力产业”。其二,中国市场正在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她相信,中国产品的品质将来总有一天会征服中国消费者。尤其是物流和制造业,还有很多等待开发的市场,中国依旧充满商机。她坚定地说:“社会太需要创业精神了,我们理应为获胜者提供一笔创业资本。”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在当今这个一切都习惯用金钱量化的、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里,能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已经不多。更有甚者,多做一点工作,多加一天班,多起一天早,不是气急败坏,就是觉得自己已经十分努力,豪情万丈。和徐新比起来,我们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你一定想象不到,作为一个总裁,每天早上7春节火车票点雷打不动地按时起床,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恨不得马上到公司上班”;晚上基本总要忙到凌晨才睡觉;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她还经常忍不住往公司跑,心心念念着工作。有人说,这老板当得也太累了!
徐新不这么认为,她说自己从小就对做生意感兴趣。因为父亲是厂长,手下管着四五万人。她放学回到家,就经常和父亲聊天至深夜,从企业招聘聊到选人,从销售聊到管理。只是,当时徐新不曾意识到自己有从商的天赋。所以,对徐新而言,工作是一种乐趣,投资是一件好玩儿的事。
了解徐新的人知道,她充满“野性”,她为人爽快,她独具慧眼……但总有一面的她是你不知道的。面对未来,面对未知,徐新也有自己的困惑,但她一面品尝着投资的乐趣,一面不放弃探索和憧憬:“我管理的今日资本专门给中国企业投资,再加上我的经验,肯定能帮扶更多的人,再创造一批十亿美元的大企业。”
有些读者喜欢企业传记,因为它能提供给我们直观的企业管理模式。而我则钟情于企业家传记,因为透过企业家的发家历程,更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他们过人的胆识,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如果说企业的历史是一部冷冰冰的、供人翻阅的“康熙字典”,那么企业家就是有
人情味、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歌”。正因为“平凡”中有了“不凡”,所以他们才得以成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