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古典文学
浅析《文心雕龙•正纬》与刘勰谶纬
陈虹蓉      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文心雕龙•正纬》在“文之枢纽”中处于相对冷门的位置,其意义并未得到全面的理解,关于刘勰谶纬观的讨论也始终存在分歧。《正纬》之“纬”,在概念上不可以偏概全,应从上古之“谶”和配经“伪纬”两层含义来考察,辩证看待刘勰对“纬”的看法。思想内容上,刘勰一方面肯定谶纬在艺术上对为文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对谶纬迷信陷入了时代局限。
关键词:文心雕龙;正纬;刘勰;谶纬
作者简介:陈虹蓉(1989.9-),女,重庆南岸人,西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上古最厉害的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74-02
谶纬盛行于两汉时期,谶纬之学是一种将经学神学化的儒家学说。《文心雕龙》中,刘勰将针对谶纬而作的《正纬》列于《原道》《征圣》《宗经》之后,并在《序志》云: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1]可见《正纬》是“文之枢纽”五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刘勰对谶纬的主张以“酌乎纬”三字概括。正确理解“酌乎纬”,把握刘勰的谶纬观,对全面研究“文之枢纽”和挖掘刘勰的文学主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近年《文心雕龙》研究,《正纬》始终处于较为冷门的位置,专篇论文也少有突破。研究者一方面认为《正纬》较另外四篇对“为文”的贡献和意义不大,另一方面又无法准确判明刘勰“正纬”之目的,对其谶纬观也颇有争议。《〈文心雕龙•正纬〉辨疑》[2]将历来关于刘勰《正纬》目的的众多分歧概括为三点:一是作为《宗经》补论编入“文之枢纽”五篇之一;二是揭露纬书荒谬怪诞和以纬乱经的现象,以维护“经”的地位;三是从写作角度提出纬书可“捃摭英华”,极具艺术性而意义重大。对于刘勰谶纬观,有些研究者认为刘勰并不是反对或否定“纬”,而是赞赏和肯定“纬”,这种看法显然是存在曲解的。还有研究者对刘勰的思想是否存在封建迷信等提出了疑问。要正确理解《正纬》篇,笔者认为首先应从文本入手剖析关键,再挖掘其思想内涵。
一、“谶纬”之概念解读
谶纬一般指汉代流行的纬书,而刘勰在《正纬》中所提之“纬”,含义除“汉纬”外,还有上古图谶之义。
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六》云:“案儒者多称谶纬,其实谶自谶,纬自纬。”[3]刘勰正“纬”虽以“纬”一字概之,我们理解时应将“谶”与“纬”区别考察,《正纬》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意义,也应根据不同的“纬”各自考量,辩证全面地看待刘勰谶纬观。
(一)上古之“谶”
《说文解字》云:“谶,验也。有徵验之书,河洛所出之书曰谶。”[4]谶是一种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是上天启示昭示祸福兴衰,有图谶、符谶、谶言等形式,有源于河图、洛书的说法。刘勰《正纬》也是从河图、洛书谈起,“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
[1],说明这些上古的图谶符谶是秉承了上天之意,带着“天命”显现启示。“圣人则之”说明圣人接收了这些符瑞之兆,并成为传续者。“世复文隐,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1]由于岁月历久,假的图谶不断出现并参杂其间。
开篇这一部分,对应的应是上古之“谶”。这种“谶”在刘勰看来是真实存在并参杂于众多纬书之间的。与后文紧接的需“按经验纬”的“纬”不同,上古之“谶”因其“历史真实性”和天命神道,自古以来由圣人所传,是不必再验其真假的。“事以瑞圣,义非配经。”[1]上古之“谶”的意义也并不是要配经书。因此它不属于刘勰准备批判的部分。“乃羲农轩皞之源,山渎钟律之要,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1]与批判恰恰相反,刘勰对这些“谶”中新奇事物的记载、华丽的语言运用十分欣赏。
(二)汉代配经之“伪纬”
与上古之“谶”对应,《正纬》中的另一“纬”即汉代盛行的纬书,论及的主要对象就是“伪纬”。汉代以来,儒生假借古代圣人之名仿造诸多配经著作,以预言方术等形式附会儒家经典。王莽、刘秀等人为满足政治需要,大肆推行谶纬之学,推崇纬书蔚然成风。“按经验纬,其伪有四”[1],刘勰四点提到的皆是“伪纬”,即经正而“纬”奇、“纬”多于经、托于孔子、先“纬”后经之“纬”。刘勰从内容上嘲讽了方计术士的附会,“鸟鸣似语,虫叶成字”[1]在他看来都是荒谬的;另一方面,他又从“伪纬”的创作目的上揭露了当时社会奉承巴结之风。官方权威下的滋生蔓延必然对当时的学者和学术造成重大影响,刘勰称之为“乖道谬典”,反对以“伪纬”配经。
此外,从刘勰的“按经验纬”方法上也能看出他对社会上流行的配经纬书的基本要求:其一,语言简洁,纬书的语言应和经典一致,词藻不应过于华丽繁杂;其二,内容隐晦,所言道理应保持神秘性,点到即可,不应凡事说破;其三,所言“符谶”不得假借圣人之名;其四,配经之纬时间上应先经后纬。
从上可知,《正纬》的“纬”实际有两层截然不同的含义。刘勰将汉代配经之纬与上古符谶区分开,表现出完全对立的态度。《正纬》之“纬”从根本上就是关于“谶”与“纬”两个不同概念的分别讨论。 因此“正纬”应理解为既“正谶”,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