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与80年代国内女性服饰特征比较
作者:***
来源:《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03期
        摘 要:通过比较20世纪20与80年代国内时尚刊物和影视作品中的女性服饰,发现二者主要存在背景、形式、内涵、功效4方面的显著特征;分别举例说明这两个时期的女性服饰具有相似的时代背景和一致的启蒙意义,但在形式特征和审美风格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反思这两个时期在推动国内女性服饰良性发展中的不同作用,认为与21世纪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关系密切。
        关键词:20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女性服饰;特征;比较
        Coco Chanel向时尚杂志《Vogue》阐述其观点时说:时尚不只存在于服装中,它反映了我们的思想、生活经历和境遇。作为现代时尚的代言人,Coco Chanel不仅为时装界
带来了一股清新自由的独立之风,更奠定了一套产业化、大众化的服装体系。[1]20世纪20年代,经历过“一战”的妇女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已学会向男子看齐,这加快了妇女独立的步伐,促进了两性间的平等互利与服装融合,引导女装向轻便实用的审美观演变。中国国内通过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以倡导“科学”“民主”为宗旨的“五€匪摹毙挛幕硕叫焉钤诜饨ㄉ缁嶂械墓耍耪俑九夥诺乃枷敫锩窃硕闹氐恪P轮泄⒁院螅曰竦昧擞肽行酝鹊纳缁峋玫匚唬负踉谝灰辜渥咄炅宋鞣礁九芏返募赴倌曷烦蹋遣豢煞袢系氖澜绺九夥攀飞系钠婕!8母锟乓院螅砸馐兜幕毓樗汲保谖难б帐趿煊蛞愿髦中问降淖晕冶硐指此眨挥氪送保澜缡鄙谐绷骺忌钊氪蠼中∠铮晷铝⒁斓钠孀耙旆勰浅。皇彼坪跤滞嘶氐搅恕拔鍊匪摹笔逼诖行∽是榈鞯母鋈丝占洌宰非蠖懒⑵降鹊某踔匝兔辉谧犯鲜摈值某绷髦校澜缁窬秩匆亚娜幻妊俊?
        在民族历史的大转折、社会的大变革中,在东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大交流中,20世纪中国女性服饰走完了一个世纪的历程。站在21世纪的潮头,从整体上反观那些绚烂多姿的变化现象,无论是在横向的某个时间段,还是在纵向的发展脉络上,女性服饰的潮流演变都以其不容置疑的影响力成为20世纪中国服饰的主要现象之一。特别是20和80年代的女性服饰,虽在时间上相隔60年,但探究其异同,却显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垂直对应现象,二
者存在的相似性和内在联系,具有同质同构的“历时”现象而尤为引人注目。但相似是表面的,差异才是实质性的,在论述以上二者相似性的同时,对其中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此说明20世纪国内女性服饰的演变规律及重要性正是撰写本文的目的。
        1 背景特征比较
        考察20世纪20与80年代2个时期内发行的时尚刊物和影视剧作中的流行女装(表1),发现这2个时期分别是中国女性服饰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即推动这2次女性服饰发生深刻转变的动力因素存在着相似性,具体涉及历史政体结构的影响、国内外经济文化的引导、服饰自身发展必然性3个方面因素。
        1.1 历史政体结构影响
        “五€匪摹痹硕埃泄九廊黄毡槭艽乘枷牒头饨ɡ窠痰挠跋欤灾履岩孕纬勺跃醯乃枷胍馐叮锹槟镜厝贤约核Φ纳缁岬匚缓驮庥龅娜松嗄眩栽嘎傥行缘母绞羝范ト烁袢ɡS捎诘赖鹿勰睢⑸缁峄坪退擞跋斓龋⒎侵荒芡ü庠诘目刂疲梢酝ü谠诘摹叭贤崩词迪吱D―通过言说或情感化的运作传播,让外在的知识、思想、意识形态与政治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要求,[2]五四新
文化运动把关注人的解放的重点放在了妇女解放问题上,基本任务就是“使全体国民从传统的小农文明桎梏下解放出来,成为具有现代文明品格与素养的人”,这成为改变中国妇女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胸最大的女明星        历史的发展总是以曲折而相似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新中国建立后,女性主体被淹没在宏大的政治背景下,“女国民意识”等同于“女性主体意识”。[3]“”期间,社会生活被高度政治化,强化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导致女性审美心理的扭曲,服装成为显示思想进步和衡量阶级立场的符号,衣着的政治意义使人们走向极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改革开放的特社会主义之路,使中国进入了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一轮转折期。
        1.2 国内外经济文化引导
        20年代受国内外经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女性的觉醒意识逐渐凸显出来,加之国内新闻媒介、报纸杂志通过翻译介紹国外最新流行趋势,宣传现代社会新的着装理念,对20年代女性服饰的变化直接起到了引领作用,使其发生了颠覆性改变。如1926年2月推出的《良友》画报以精湛的摄影技术、先锋的时尚概念、丰富而及时的国内外社会文化信息,
迅速取代老派的《点石斋画报》,其“封面女郎”更是反映了那个时代最时尚的流行风向。[4]
        1979年初,中国正式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幕,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积累多,换汇率高”的轻工业,服装行业名列前茅。10月30日,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小平同志对文艺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科学阐释,指明了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彻底从政治的禁锢下解脱出来。
        1.3 服饰自身发展的必然
        受以上因素影响,20年代女性服饰的改变,包括废除裹小脚和紧身小马甲、剪短发烫卷发、穿西洋皮鞋和透明丝袜等,去繁从简的穿衣理念表达了女性为争取自由自立的社会地位的决心。于是,中西结合的裙装、裤装的革新,由女子着男装引起的袍服回归――长马甲、倒大袖旗袍的诞生(图1),以及西式连衣裙、礼服套装等的流行,令女性服饰呈现出琳琅满目、百花争艳的东西方服饰文化大融合的局面。
        80年代,从人人相同的蓝绿军便上衣加深蓝灰裤子,到《大众电影》第一摩登封面
女郎张瑜穿的牛仔裤、修身皮夹克,女影星邵慧芳穿的紧身喇叭裤(图2);从1980年中国第一本时尚类杂志《时装》在北京创刊,到80年代中期,香港女星林青霞、钟楚红、王祖贤在《大众电影》上穿超短裙、露背装引发的性感潮流,“封面女郎”亦成为整个80年代毋庸置疑的时尚标杆。1984年拍摄的时装题材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讲述上海纺织厂女劳模陶星儿,从保守退缩到大胆展现美丽,从挣脱旧观念的束缚到重新获得自信的曲折心路历程,风靡全国的“红裙子”标志着中国女性服饰又一次从单一刻板的样式中解放出来,女性再次开始穿着代表个性自由的服装。
        2 形式特征比较
        立足服装款式、面料和彩在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对20世纪20与80年代的女性服饰进行比较后发现,服饰品类的划分有一个从小到大、从琐碎到宽泛的变化过程;款式造型和面料彩的设计搭配,体现出女性思想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和表达程度不断有新的突破。
        2.1 20年代的纷杂女性化
        1919年“五€匪摹痹硕螅战ズ咸宓呐苑痔迨椒霸俅问艿窖笞暗某寤鳎髦忠煜胩炜纳杓屏钊四坎幌窘印H粘4┳胖饕邢奶斓纳馈⒍斓陌篮捅承模ざ扔上ジ谴χ鸾ケ涠讨裂恳韵拢晌ザ赖纳弦拢颈A袅擞医罂鄣拇吃煨停媸实亩塘⒘齑媪苏谧“敫隽臣盏母吡⒘臁T谖魇皆夭欢先谌胫惺椒暗墓讨校弦乱陆蠛土煨汀⑾掳诘谋浠斐A槎蠼笸饣褂卸越蟆⑴媒蟆⒅苯蟆⑿苯蟮龋涣熳映⒘焱猓褂形蘖臁⒎搅斓然ㄊ搅欤幌掳谟性灿蟹剑讲嗫唏弥晾吖谴Γ胍陆蟆⒘煸怠⑿淇诘却σ黄穑夤龌ū呋虼绦逦剖巍H棺耙膊握瘴鞣娇急涠讨列⊥龋贡呖际毙俗菏瘟魉铡B砑椎牧餍惺?0年代的特,长、短马甲都可以穿套在短袄外面,后来与袄衫合并成可以单穿的倒大袖旗袍。面料有传统的印花、提花绸缎,也有蕾丝、镂空的进口面料,用除复,如鸳紫、灰青等淡雅素外,也有十分大胆明艳的。受西方服饰影响,以衣裙同为美,甚至所穿戴的帽子鞋子,都要与衣一为佳。图案不仅有传统花卉,也有各类波点、条纹、菱形纹、弧线及其渐变的设计。西式连衣裙有当时欧美流行的打褶、不对称、放射状款式,注重视觉审美效果。饰品以绢花、丝带、皮草为主,装饰在鬓角、肩颈部,十分妩媚怡人。所以这是一个在旗袍定型之前常被忽略却精彩纷呈的年代,各种元素融入其中而百花齐放(图3),即使是女学生率先穿起的“文明新装”,也是一种上衣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袄,衣长不过臀,露臂七分袖呈喇叭状,衣摆多圆弧形,长裙及踝,后渐缩至小腿上部。民国
女学生们大多兼有新女性和摩登女郎的双重气质,代表了女性前卫、知性的现代形象,她们的衣着正如张竞生在1925年版的《美的人生观》中提出的那样:“袄的做法须要妥帖身体”、“腰间须有微束的姿势”,[5]是用西式技术改造传统袄衫结构的别致新装。
        但西式乳罩被中国女性接受却颇费周折,一方面传统女性缺乏护乳的意识,另一方面以往的穿着习惯不易更改。后在阮玲玉等偶像明星的示范作用下,追求思想解放的新潮女性纷纷摈弃紧身小马甲而选用乳罩。1927年,民国政府倡导“天乳”,反对束胸,改良中式内衣出现,使女性的曲线之美真正得以实现,女装开始向着立体化设计风格发展,以“露、透、瘦”为特征的新颖女装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2.2 80年代的功能中性化
        80年代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服装繁荣期。面对国门打开后接踵而至的各种服饰信息,经历过着装约束的国人以新奇为美,整个80年代就是一个反叛而张扬的时期,女性更以中性化的牛仔服、工装裤、长风衣、夹克衫、滑雪衫等装束显示其思想的解放。夹克衫是一种腰部宽松、下摆与袖口收紧的短上衣,设计变化主要在领袖造型和衣身的分割线上。领子有翻领和立领,袖子有装袖、连袖和插肩袖等,门襟、口袋可以结合衣身上不同
形状与部位的分割线设置而变化。服装上的分割结构不仅含有实用的收省功能,而且通过面料的质地、图案和彩的镶拼,具有丰富多变的装饰功能(图4)。极具代表性的结构处理方式是服装立体裁剪技术的延伸,适用于各类中性款的设计,穿着效果既职业休闲,又潇洒帅气。这类功能性强的服装可随意搭配裤装或裙装,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而深受女性欢迎,显现出穿着者明确的自主意识和创意性。电影《庐山恋》中,张瑜刻画的就是一个以青春的中性转变为成熟女性的美好形象,所穿着的几十套服装在当时引发了一场时装热。另一部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其中女主角的服装则带来了蝙蝠衫的流行,这种袖笼夸张、袖子上端宽大,与衣身连成一体,并延展至下摆处逐渐收紧的针织衫,当穿着者伸开手臂时,衣服的外观如蝙蝠展翅而得名(图5)。80年代后期,流行健美裤即踏脚裤、裙裤、锥形裤或萝卜裤等与吊带衫搭配,体现出女性整体着装的舒适与干练,也预示了女装向性感化路线发展,以功能性为分类标准的服装日趋精准完备。
        3 内涵特征比较
        尽管80年代的女性服饰体现了年轻人被压抑后的躁动与叛逆,但内含的启蒙意义可以认为是对20年代五四启蒙思想的继承,二者在开启女性思想解放的主题上具有一致性。但
追求的审美风格存在差别:20年代女性服饰追求一种深远婉约的阴柔美,80年代追求的则是一种凝重激越的壮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