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17课《少年闰土》课堂笔记
一、生字组词
胯(kuà):跨骑 胯骨 腰胯 垮台 垮掉
猬(wèi):刺猬 猬集 打獾子,刺猬
畜(chù):畜生 牲畜 家畜 畜力 畜牧
二、多音字
相:xiāng相信 xiàng相片 儿:ér儿童 er耳垂
三、近义词
其间──其中 无端──无缘无故 素──朴素
四、反义词
大抵──大概 喜欢──厌恶 熟悉──陌生
五、理解词语
大抵:大概。抵,相当。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希奇:希罕奇特。 素:一向,向来;向来就存在的。 无穷无尽:没有尽头。 潮汛:一年中定期有规律的涨潮退潮现象。 聪明人:指富于智慧的人。 胡叉:农具名,用于除草、泥田。 稻鸡:沙鸡。一种水鸟。 圆锥形的:这里形容沙堆。 精彩:出,绝妙。文中形容乡村风景。 本事:可以指技能、能力;也可指事情。文中指本领。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就是没有原因。 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情理)。 六一公公:双关,本是个人的名字;也指六月一日赶庙会时扮演六一公公的人。 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里两种意思,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效果。(拟人)(人物描写) 分明:清楚明白。 分外:特别;格外。(词义)
六、句子解析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
如小狗而很凶猛。 我连猹都说不明白,足见得我是个大傻瓜。 小朋友把“我”笑骂成“傻瓜”是可以的,“我”也的确是连“猹”这样的词都说不出来,只好用“状如小狗而很凶猛”来形容,足见“我”的表述能力实在太差了。 这说明“我”既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因而认识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我”的这一表述,非常具体地表现了“我”的无知,对于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等充满童趣的事,“我”甚至“连它的皮毛都不曾见过”,又怎么能够随口说出呢? 这样写为后文写“我”和“闰土”的隔膜埋下了伏笔。
2.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么? “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很佩服、崇拜聪明的、见多识广的闰土向他询问农村的知识和趣事,可是,“我”和“往常的朋友”天天只看见院子里的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往常的朋友”也只看见这四角的天空,说明他们知识贫乏、孤陋寡闻;“我”也只看见这四角的天空,说明“我”同样知识贫乏、孤陋寡闻。“我”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那些朋友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呢?
七、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我”盼望看到闰土。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我”见到闰土,闰土做了自我介绍。
畜的多音字组词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我”和闰土的交谈。
第四段(第6-16自然段):写“我”和闰土分别时,知道了闰土还要管父亲答应自己的事。
第五段(第17自然段):写“我”仍盼望再见到闰土。
八、问题归纳
1.闰土向“我”介绍的后园有哪些景物?
答:有桑葚、果树、菜畦、小树林等。
2.“我”听了闰土的介绍后是怎样感慨的?
答:“我”感到这些景象非常新鲜奇特,同时也感到自己知识贫乏,视野狭窄。
3.闰土告诉“我”哪些稀奇的事?
答: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
4.“我”与闰土初次见面时,“我”看到了闰土什么样的外貌?
答:“我”看到他紫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5.“我”和闰土相处时有哪些事?分别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特点?
答:雪地捕鸟,表现了闰土聪明能干;看瓜刺猹,表现了闰土机智勇敢;海边拾贝,表现了闰土生活丰富多彩;看跳鱼儿,表现了闰土眼界开阔。
6.“我”与闰土分别时,“我”为什么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答:因为“我”对闰土所讲述的那些希奇事感到惊讶和钦佩。
7.“我”与闰土分别后,“我”为什么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答:“我”与闰土相比,“我”的知识贫乏,视野狭窄,所以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九、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1.“我”和闰土是怎样分别的?
答:“我”和闰土是依依惜别、难舍难分地分别的。
2.“我”和闰土分别时,闰土为什么还要“送他几幅画”?
答:闰土送“我”几幅画,一方面是感谢“我”对他的热情招待,把一些小东西送给“我”,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我”保留一些他的画作,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3.“我”和闰土分别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我”和闰土分别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我”知道与闰土分别后再也难以见面了,所以心情很沉重。
4.“我”和闰土分别后,“我”会想起什么?
答:“我”和闰土分别后,“我”会想起和他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些希奇的事,如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这些美好的回忆让“我”感到很留恋。
5.“我”和闰土分别后,“我”对闰土的印象是怎样的?
答:“我”和闰土分别后,“我”对闰土的印象是:他是一个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十、写作手法
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通过对比“我”和闰土的生活环境、外貌、语言、动作等,突出了“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和差异,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苦难和不幸。
2.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通过对闰土刺猹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闰土的勇敢和机智,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3.运用对话形式,增强故事的真实感。通过“我”和闰土的对话,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4.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主题。通过描写看瓜刺猹的场景,象征性地表现了农民与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冲突,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农民的同情。
5.运用自然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通过对雪地、海滩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了“我”和闰土分别时的心情,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离别之痛。
总之,《少年闰土》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短篇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情节、环境
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苦难和不幸,引发了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