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北京地理环境的特征和城市职能。初步了解地理位置和一个城市基本区域特征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2010-03-11 人教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难点: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课时】2
【导学过程】
【情境引入】
教师提出问题: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学生:北京
教师:说到北京,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可能你就生活在北京,或者你曾经到过北京,即使没有到过,通过各种媒体你对北京也会有一定了解,请谈一谈你心中的北京。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于北京大家都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对这个城市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城市职能。
【自主学习】
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分析三幅图:①“北京市略图”,②“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及文字,③“北京市全图”,讨论并归纳出下面问题:
1、北京的地理位置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师:学习地理位置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
学生读图讨论后回答:
海陆位置——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背靠山,面向渤海,与河北省和天津市接壤
经纬度位置——北京大致位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
相对位置——北京是东北、西北、南方之间往来的交通要道在华北的交汇处;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交通位置
交通位置——由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需要与各地联系,所以有着四面八达的铁路线,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教师: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了北京的气候类型,回忆北京的气候类型。
学生: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教师:这种气候的特点什么
学生:冬夏长,春秋短,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北京的地势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说出: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
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
东南部是平原
3、教师指导学生出北京的主要河流: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温榆河等
教师:河流为北京带来了什么?
学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
过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的政治职能,我们来看看北京的城市职能。
教师板书: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教师: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职能,北京是我们伟大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你如何用自己的证据来证明北京的城市职能呢?
学生 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归纳:北京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国家最重要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也在北京。各国驻华大使馆都设在北京。
图片展示: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新华门、外交部、中央电视台
教师:北京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达。北京的高等院校最多、科研机构最多、博物馆最多……
图片展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
前面我们介绍了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的政治职能,正是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了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的城市职能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下一节我们就来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
【合作探究】
调查了解当地有哪些文物古迹?当地在生活生产建设中是如何保护和利用的?
就你目前的知识水平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小结】
北京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
城市职能:政治文化中心。
【练习设计】
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北京作为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京都,最早的朝代是( )
A.周 B.金 C.元 D.明
2.下列是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
B.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C.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和对外交往城市
D.北京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
3.我国历代都城城市格局体现了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思想是( )
A.体现“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帝王思想
B.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认识思想
C.体现了“人地和谐”的思想
D.体现了“以山伴水”的因地制宜的思想
4.下列属于北京历史名胜的是( )
北京的名胜古迹图片①明清故宫 ②八达岭长城 ③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④北京胡同 ⑤中华世纪坛 ⑥香山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5.阅读课本第23页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图,分析从辽到清北京城区城址变迁的原因是( )
A.城市建设范围越来越大
B.历次改朝换代造成的
C.自然灾害后(如地震)重建造成的
D.追逐水源造成的
6.北京交通格局特点是( )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的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7.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 )
A.积极发展支柱产业——旅游业 B.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产业
1.B 2.B 3.A 4.B 5.D 6.D 7.C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历史悠久的古城;现代化大都市。
【自主学习】
历史悠久的古城
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历史悠久的古城”和阅读资料,并思考两个问题:北京的旧城城市布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布局?
学生:阅读资料、看图、讨论分析。
教师总结归纳出这样几个问题:
①北京是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②悠久的历史,使得今天的北京在建筑风格以及城市的规划格局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风格;
③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无数名胜古迹,利用这一优势北京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
图片展示:北京的名胜古迹(长城、天坛、故宫、颐和园等)
转折过渡:北京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成为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又为它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彩,在从古至今北京的发展中,自然环境一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看一看水源对于北京古城城址变迁的影响
学生活动:读图,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
学生得出结论:水源是造成历史上北京城市不断向北迁移的原因。
教师: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水源问题今日仍然困扰着北京城市发展,
希望大家珍惜身边的水资源。
转折过渡:如今北京城又出现了新的矛盾,我们这一次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活动,分析讨论“有效的保护文化遗产”。
教师: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的利用下去,值得注意的是要掌握好“利用”与“保护”的“度”。
转折过渡:北京是古老的,北京也是现代的。
现代化的大都市
教师:发放阅读资料,资料包括北京的面积、人口、行政区划,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概况。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了解现代化大都市的特征。
学生:从图中能分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这是大都市的典型特征;②北京不仅有着四通八达的铁
路线,并且还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它使北京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各区的联系和沟通更加快捷、方便。
【合作探究】
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
【课堂小结】
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北京的城市布局、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决定了它必须朝现代化大都市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北京一定是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历史与今天同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练习设计】
1.________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________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中心。
2.首都北京的大致纬度位置是________,位于________(温度带)。
3.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旧城的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还兴建了许许多多的现代化建筑。
4.北京为申办奥运会提出的三个全新概念是_________奥运、_________奥运、_________奥运。
5.首都北京的主要职能是( )
A.重工业中心 B.政治、经济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 D.文化、交通中心
6.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北京最近的海洋是黄海
B.北京曾是元、明、清等几个王朝的首都
C.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最大的商业及金融中心
D.八达岭长城是依太行山而建的
7.离北京最近的出海港口是( )
A.大连 B.秦皇岛 C.天津 D.青岛
8.关于北京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9.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黄淮海平原的中部
B.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黄土高原
C.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
D.离天津新港1500千米
10.2020年,北京将主办“绿奥运”。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北京从现在起就要尽量减少( )
A.沙尘暴侵袭 B.行驶车辆数量
C.传统建筑 D.流动人口数量
11.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下列名胜古迹不在北京的是( )
A.避暑山庄 B.八达岭长城
C.天坛祈年殿 D.颐和园
12.北京古城城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经济
13.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各种国际会议在北京频繁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重要工业中心
14.流经北京的主要河流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均属于(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