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7【民间文学】潮安灯谜
项目类别:民间文学(灯谜)
陈坤资料
项目名称
潮安灯谜
分布区域
庵埠镇及新县城开发区
 
 
历史
渊源
 
灯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春秋时期已有灯谜的前身,即隐语 词的出现,即不直接述本意而借他词暗示的话。
灯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间谜语的一支,亦称“文义谜”,专以汉字的一字多部,多音,多义的特点为依据的文字猜射游戏。溯其源流,应从古代的隐语、廋辞、赋、咏物诗、离合诗等发展而来,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灯谜的“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是介乎语言学、文字学的一项边缘艺术。
谜从一开始的口头猜测到依附文字、以诗词文句的形式出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到了宋代,结合每年元宵灯市,书写悬挂花灯之上,便有了灯谜的名目。灯谜到的清代末年盛极一时,其活动不极限于元宵节,灯谜作者众多。解放后,政府把灯谜列入健康的民间文艺活动,成为市镇、农村、工人文化宫节假日的文娱节目,让其发挥启发思维,传播知识、娱乐身心的作用,还利用灯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成了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多人参与的文化活动。
潮安灯谜,历史悠久,是民俗节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节目。灯谜活动在明,清就有不少口头传说,吴殿邦,林大钦等文化名人的猜谜故事一直脍炙人口。见诸文字记载的有来潮为官的大兴(今北京)监生陈坤〈〈潮州元宵〉〉诗“上元灯火六街红,人影衣香处处同,一笑相逢无别讯,谁家灯虎制来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持谜事的都是些秀才文士,猜众则是村民大众。彩塘镇华侨乡一户人家的围墙上还保留着具清代风格的民初谜语多则,而潮州府城著名谜家。〈〈评注瞪虎辩类〉〉作者谢会心先生,沦陷时期执教彩塘华美育华学校,传播灯谜知识及到庵埠猜谜,得重奖“宝刀羽”布料的故事传说至今。庵埠人庄希舟,彩塘人许崇芝二位教师,合写的〈〈灯也者〉〉,虽未正式出版,到对地方谜气大影响甚多。这些,可以揣见潮安地方开展灯谜活动的情况。
潮安地处府城与汕头之间,受古城的灯谜传统熏陶,也受通商口岸的开放文风影响,谜风纯正,谜路开阔,灯谜作者众多,解放之初有蔡起贤、曾庆雍、许尧夫,林伯源等人,而建有灯谜组织的如庵埠,彩塘、磷溪、龙湖、官塘、铁铺、凤塘、江东、等乡镇,形成一支活跃于民间的灯谜队伍,人员多,创作实力,活动能力很强,其中不少人还是潮州市,广东省以至全国灯谜组织的骨干。
潮安人多过洋谋生,他们将灯谜带到国外,薪火相传。现在活跃于海外谜坛的有东风镇礼阳人郑泽生,彩塘人黄叔麟,沙溪人陈秀云、刘淑香,庵埠吴惠兰等人。而潮安的新一代网络青年谜人也不少,潮安灯谜对海外有影响,活动活跃,后继有人。
现在潮安的灯谜活动,主要是依附各乡村的民俗节日,如春节、元宵、中秋,及各乡社的送神活动中进行。常时保持开猜的有庵埠镇的工人文化宫、文化广场。彩塘镇的华声艺馆的灯谜沙龙,每月最末一个星期六的晚上,由谜友们轮流开猜,开展近两年来,不仅吸引周边乡镇及揭阳、汕头等地谜友来交流,而且还有北京、深圳、武汉等地的网络谜人和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谜家也前来参与。潮安灯谜声誉海内外,形势大好。
庵埠灯谜活动自清光绪年间1885年,便有“虎影”和“清光”两个谜社,经常在庵埠太和埠和广济善堂举行游艺灯谜台开猜,其后乔林的益智、仙溪的明诚、外文的永思、官里的肇敏、霞路的耀德等学校均有谜事活动。解放后,庵埠灯谜更为繁荣,有庵埠工人文化宫和庵埠人民广场开展经常性的灯谜,有中山、复兴、梅溪、庄陇、郭陇、溜龙等社区乡村的灯谜,还有建筑、八一厂、合营会、中山美印厂、纸类厂、医院等等单位的灯谜,才有今日庵埠谜协立足于国内谜坛之行列。
 
主要内容
与形式
最初在花灯上贴谜面,后改为搭台张谜。
《国语·晋王》中有“有秦客 词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三国时有暗示“董卓”的隐语,“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见青”。把千里合成重再加上草“艹”成“董”字,十和日、卜合成“卓”字,汉末的蔡邕字伯偕,乘黑夜摸写曹娥碑文留下的四字话“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解释为黄绢乃有之丝,傍加丝成“绝”字,幼妇乃少女,女傍加少字成“妙”字,外孙乃女之子,女傍加子成“好”字齑乃受五辛之器,受傍加辛成“辤”字。谜底是“绝妙好词”四字,后代谜人把此列为灯谜的格式,称曹娥格。也变是谜面可以不成文,但要二个字扣合意思得出另一个字。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昔楚庄威性好隐语”。元·周密《齐东野语》说,古之所谓 词,即今之隐语,而俗谓之谜。明朝嘉靖年间的状元林大钦未得志时,在乡间教书,因写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的对联,受到了翁万达的赏识,要是用请帖请林大钦赴宴,又怕林大钦拒绝,故用请帖写了一首五言诗“传书人不见,一言寄丹青,食尽牛头肉,借刀将猪烹”。林大钦接后明白这是一首“哑谜”,谜底里“专请午刻”,按字折成传书人不见存“专”字,一言字加青字成“请”字,牛字去掉头存“午”字,猪属亥加上利刀傍成“刻”字,林大钦不得不赴宴,因怕人家笑他看不懂。还有他用“嘉请”二字做成一首诗,反过来也是一则谜语:“士是人间大丈夫,口称万岁连三呼,一横永镇江山固,两直平将社稷扶,加官加冠加晋爵,立纲立纪立帝都,主公自有主公德,月则天心照五湖”。以前五句的头个字合成“嘉”字,后三句的首字含成“靖”字,清朝纪晓岚的谜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禽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为妙文”。“虽为短品、也为妙文”是对灯谜的正确评价。
民国初期,市区人谢会心居士耆好灯谜,对灯谜独有研究,穷平生之精力,出刊了《评注灯虎辨类》一书,该书是我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灯谜创作法门工具书。以周详的分类,明确的论述,受到了当时及现代圈中人的赞许,也为后代灯谜作者所尊从。潮州市灯谜协会也定期出版《谜潮》。
实物、曲目
及文献
资料等
1.大鼓及鼓槌;
2.塑料绳、铁夹;
3.谜笺、笔、墨;
4 .谜板;
 
  实物,地方志史有记载。
传承人及
传承情况
 
 
 
项目现状
 庵埠灯谜,自古就很盛行,特别是解放后,更是风行一时,其时各乡各里,厂家企业均有谜事活动。由于近年各种新兴文化活动的兴起,灯谜又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种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有处于灭亡的可能,目前全县只有庵埠灯谜协会二十一年如一日苦苦地支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