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时间]2019-08-12
[基金项目]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基于职业能力的医学院校公管类专业建设探索研究”(171006301C )。[作者简介]马蔚姝(1979-),女,山西晋中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医疗保障、卫生管理。
[摘要]文章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在对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职业能力共性和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平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基础+模块+项目”实训体系建设、校政合作、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共享资源库建设等专业建设方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合力,突出办学特。
[关键词]职业能力;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8-0012-03
2020年8University Education
国外教育领域专业式或集式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经济学领域中的产业集理论,强调由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带来的集聚效应、效率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提高绝对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中期,
针对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学生就业渠道过窄的状况,国内专业建设思想提出以职业岗位为参照组建专业,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审视如何灵活调整专业与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1-2]。
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健康领域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增加,大多数医学院校结合自己的医学专业优势与公共管理学科共同建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以及健康服务与管理类等管理学专业,形成各自的专业特[3]。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共通之处,但在实际的专业建设中,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各专业独自作战,资源无法共享,难以形成合力[4]。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梳理和细化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人才所需的职业能力,分析不同专业职业能力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方案设计,以满足专业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并通过资源整合发挥专业内不同专业的集聚效应,形成
合力和特,对促进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需要的公共管理类人才,服务健康事业发展。
一、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人才职业能力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2016年,教育部批准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下设立健康服务与
管理本科专业。医学院校开设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多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有的医学院校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设立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医疗保险方向、健康管理方向以及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方向等等。这些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职业能力的要求上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专业方向的差异性。
比如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于2004年开设,以医疗保险为特,依托医药学和保险保障专业知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事业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的医学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探索
——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
马蔚姝
辛
怡
聂存虎
(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1617)
1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