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描写舆论宣传常用诗词佳句汇总
1.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郑风·将仲子》。原文:“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释义:别人的闲谈议论,也能让人感到畏惧。比喻: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用法提示:据说,阮玲玉是第一个把这四个字连成成语说的人,“人言可畏”也成为她最后的遗言。鲁迅得知阮玲玉自杀的消息后,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论“人言可畏”》(署名赵令仪)一文,抨击当时的小报记者。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比较适用于网络舆论、“键盘侠”等有关方面,后面的内容可以是提倡正确使用手中权力,或是呼吁加强监管。比如,“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以暴易暴”从来都不是文明社会应该提倡的法则,“”更不是游走在网络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的“双刃剑”。只有正规的途径和合理的方式,才是扬善惩恶的正确方法。
2.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出处:近现代·刘伯坚《带镣行》。原文:“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释义:街上人围观一个带镣而行的囚徒,但我的内心却毫无愧怍。比喻: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用法提示:同志曾这样评价刘伯坚:“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他既会带兵,又会作诗,可谓文武双全。在公文写作中,面对不好的评价、不利的言论的时候,这句话可以作为一根定海神针、一颗定心丸。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瞩目”并不是褒义词,而是看热闹的意思。
3.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不己知”,即不知己,不了解
自己。表达了孔子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素养。
用法提示:孔子认为,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他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比如,他还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话。但孔子的话也要因时而异。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于体现宣传的重要性。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宣传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人家是否知道你,对你自己以及你的工作、事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如今,我们不但要了解别人,更要让别人了解自己,这便是宣传的出发点之一。
4.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原文:“臣(张仪)闻之,积羽沉舟,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众口铄金”一词最早出自《国语·周语下》。
释义: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比喻:舆论作用极大,警惕负面舆论。
用法提示:“铄金”“销骨”当然只是夸张之辞,不过众口同声,确实可以混淆视听,黑白不分。我们都听过“三人成虎”的故事,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在公文写作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主要是在说不好的舆论或负面新闻的危害,后面表述也可以从正面说,如占领舆论阵地,注重舆论引导等内容。
5.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出处: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梁甫吟》。原文:“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不带脏字的骂人话释义: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一朝遭到谗言,两个小桃就杀死了三个勇士。侧面反映了“谗言”,即不好的舆论的巨大危害。
用法提示:《梁甫吟》又名《梁父吟》,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有一句“(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后世之人就认为《梁父吟》为诸葛亮所作,其实并不一定,目前这种说法存疑。“二桃杀三士”本是一则历史故事,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后来成了成语。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强调反面舆论以及谣言的巨大危害,之后的内容可以
是舆情监测服务、舆情应对方案等相关建议和意见。比如,古有“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要有效提高各级各部门的网络舆情研判处置能力,增强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网络舆论环境。
6. 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佚文》。原文:“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释义:文人的笔,应该是用来劝人为善、惩戒恶行的。比喻:文章要有实际意义。这里的“文人”,指的是广义的文章的作者。
用法提示:王充是东汉思想家,具有一定的古代唯物主义特点。他认为,文章写作不是为了炫耀文辞之美,而是要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对于文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的一条要求,要求文字应该体现作者的善恶观念,给予人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比如,“文人之笔,劝善惩恶。”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7.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出处:唐·李绅《答章孝标》。原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释义:假的金子外面才需要用真的金子来镀,而真金子的外面是什么都不需要的。比喻: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
用法提示:李绅也是《悯农二首》的作者,每字每句,几乎都是切中时弊。章孝标也是唐代诗人,只可惜唐代的大诗人太多了,章孝标不算太出名。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作为一条底气十足的要求,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既不夸大,也不藏着掖着。比如,“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要坚持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8.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出处:东汉·王符《潜夫论·赞学》。原文:“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