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微博传播社会责任及其评价
微博关闭评论近年来,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典型代表,微博的崛起深刻改变了中国的传媒生态与话语格局。为适应媒介生态的变化,开通成为报纸、杂志、电视、电台、媒体网站等各类媒介机构拓宽信息产制空间、扩大品牌影响力的普遍选择。2015年,中国媒体微博已进入“常态化运营管理”阶段,媒体机构借助官微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目标正逐步实现。相比传播力的不断提升,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成为影响媒体微博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媒体微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有
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如何科学考量媒体微博社会责任?媒体微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如何?社会责任执行能力如何提升?这些问题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研究综述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与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的议题在我国并未获得学界的足够重视。以“主题”带有“媒体微博”并且“全文”包含“责任”进行搜索,仅获189篇期刊论文,且并非都与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研究密切相关。在有限的理论文献中,专门针对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的系统研究极为少见,但学者们在研究其他问题时均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的缺失问题。目前,与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媒体微博的相关研究,包括“伦理道德规范”“公信力建设”“舆论引导”“信息生产”“运营管理”等议题;其二,全媒体时代媒体社会责任的探讨。随着平台在中国的兴起,与2014年相比,2015年学界对媒体微博的关注度呈下降趋势。
(一)媒体微博社会责任基本要素研究
文献梳理结果显示,学者们一致认为媒体微博代表着官方品牌和权威(李骏,2011),角和属性与大众媒体无异(袁志坚、李风,2013),理应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已有研究中,最常被提及的媒体微博社会责任要素包括“监视环境”“搭建公共话语平台”“舆论监督”和“传播先进文化”,内容基本涵盖了大众
传播的几大社会功能。具体操作层面,研究者多强调媒体微博应做到“信息把关与验证”“客观公正报道”“及时发声解惑”“理性解读信息”“疏导社会情绪”和“传递主流价值观”(李骏,2011;苟德培、席秦岭,2012;袁志坚、李风,2013;刘鹏飞,2013;李姝,2013;张晓嵘,2013;郑敏,2014;王海燕、沈阳,2014等)。
(二)媒体微博承担社会责任现状研究
现有文献中,尽管缺少对媒体微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的整体观照,但在研究媒体微博的其他议题时,学者们往往谈及责任缺失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如陈昌凤(2012)在对中国传统主流媒体微博的分析中,指出部分媒体微博在冲突事件中只说一面理、只采访当事人一方,揭人隐私、刊出不专业的图片,存在忽略客观公正原则和媒体伦理的现象。总体来看,媒体微博商业化炒作、内容低俗化与同质化、新闻专业主义缺失、煽情甚至滥情报道、核实查证意识薄弱、人文精神缺失、虚假新闻报道、报道倾向不明等问题在已有研究中被反复提及(贾金玺,2012;柳长盛,2013;胡蕊、冀津,2014;何镇飚,2014等;袁素文,2014;张晓,2015等)。在媒体微博各类传播内容中,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的媒体微博评论的社会责任受到相对较多的重视。如董天策、梁辰曦等(2013)认为《人民日报》发表的新闻评论在坚持权威的基础上,尝试与民众协商式对话的范式,强调公信力与责任意识。刘辛未(2014)通过内容分析,指出“@人民微评”存在“修辞”“叙事过度煽情”等问题。李杰(2014)通过对热点事件中媒体微博评论话语特征的分析,认为媒体微博评论存在同质化、琐碎化等
问题。相对于常态传播情境,媒体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表现与社会责任承担情况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如有学者具体考察媒体微博对十八大的报道(张梓轩、徐谭,2013),对波士顿爆炸案的呈现(李姝,2013),在“马航”事件、“周一见”事件、“青岛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事件中的表现等(石磊、于毛毛,2014;何镇飚,2014;李杰,2014)。在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的探讨上,多数研究指出,“被动跟风的微博定位”“异常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自负盈亏的生存状态”是媒体微博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的诱因。李杰琼(2014)则从社会责任的“真实性”面向,更为具体地分析了媒体微博业务性失实频发的原因,认为客观上网络时代信息的大量与快速传播给信息核实工作带来压力,主观上则因为媒体微博运营者在新闻专业素养层面的欠缺。
整体来看,对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的探讨呈现出追热点、重实践、轻理论的取向。大部分研究以宏观层面的描述性分析为主,多采用质化思辨研究方法,分析停留在大而泛之的个人观察与感悟,处于微观且分散的状态。学科背景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缺乏多学科研究视角。“社会责任”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缺乏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论探讨,导致现有的实证研究缺乏理论依据,判断过于主观。
二研究设计
在求新求快的微博生态环境中,作为专业媒介机构与微博融合的产物,媒体机构微博的本质属性并没
有改变,理应承担与传统新闻媒体一致的社会责任。基于现有研究现状,本文从媒体微博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所应发挥的本质功能出发,探讨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的要素构成,在
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媒体微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再依据该体系对2015年我国媒体机构微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媒体微博社会责任缺失的各种表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媒体机构微博”在本文中具体指专业媒体机构为从事新闻传播活动和品牌宣传在微博平台注册并经过认证的微博账号。“媒体机构微博社会责任”被界定为:媒体机构微博在微博平台开展传播活动时必须履行的基于媒介功能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前期的文献梳理与专家开放性访谈,本研究将“信息生产”“社会监督”“文化教育”和“协调关系”确定为媒体微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围绕这4个一级指标,形成了11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并根据媒体微博的传播特点,确定了各指标的主要观测点。媒体微博社会责任三级指标的主要观测点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