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基准方中
富士康有多少员工
最近偶然看到百度文库出现一篇名为《基准方中的365天》的文章,作者为一名2011年毕业生。拜读之后,总觉那位仁兄的描述有流于表面之嫌,颇多失实之处。或许是因为那位仁兄涉世未深,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缘故。基准方中一直是业内存有很大争议的一家设计单位,网络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常可以看到毕业生在网上求助,想了解相关情况,却总是得到出入很大的各种答案,不免感到困惑。本人同样曾经供职于基准方中,同样为建筑专业,认为自己其实有权利和义务,尽量去客观地还原一个真实的基准方中,既不将其妖魔化,也不粉饰其缺点。以上便是动笔写这篇文章的因由。
关于企业文化
基准方中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服务精神和服务意识,甚至可以说是基准方中企业根本之所在。多年来基准可以发展壮大,成为西南地区民营设计院中的佼佼者,服务精神可以说是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其实道理说来十分浅显,服务意识对于争取市场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设计院要放低身段,真心实意地尊重客户,感谢客户给予设计院为其服务的机会,不计代价100%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才能赢得更大的客户,占领市场份额。“我们就是要把甲方宠坏”,这是基准方中某位老总的原话。
基准方中的服务意识在占领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提高了设计收费,然而其背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要100%满足客户需求,就要付出代价,代价之一是基层员工超负荷运转。在基准的
项目推进过程中,不合理的时间节点控制已是见惯不怪。基准的工作强度之大,业内闻名,一部分成因可以说是源于对甲方无底线的服务,俗称“跪式服务”,其中多少血泪史,也不用赘述。一位员工说“公司几乎没有好做的项目”,并非虚言。又因其工作强度之大,不堪负荷的员工数不胜数,于是基准的人员流动性之大也属业内罕见。由此可见,其实基准方中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把双刃剑。
关于企业管理制度
基准方中给笔者的感觉,其实更像是一家非常成熟的企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设计院。涉及到企业管理制度,由于这个概念过于宽泛,这里只谈笔者感受较深的几点。
1.工作状态记录表的背后
基准有一套非常特别的制度,也就是工作状态记录制度。工作状态记录表为EXCEL表格,员工必须在其中填写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并详细记录在每一段时间内进行的工作,详细到各个项目的具体工作。每周将所有员工的表格汇总进行统计,得出周工作总时间,各部门各项目的时间投入情况,部门内工作状态失衡率,等等。
这项制度其实非常耐人寻味。一方面,这为项目管理和人员安排提供了便利,也利于员工进行工作回顾,有其优越性。这套体系并非是基准首创,曾在基准供职的同仁也许知道,基准高层最为推崇的企
业是通信行业的巨头“华为”,而这套体系正是或多或少效仿华为的管理体系,通过工作状态记录表对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其实这一表格最重要的作用是在于通过监控来调整分配人力资源,使员工的工作量始终处于一个比较饱满的水平。说得露
骨一点的,也就是不会让员工歇下来,要始终处于比较忙碌的状态,充分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让人力资源最大化。充分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基准的员工总是如此的“忙碌”,而且是不间断的忙碌,甚至很少有喘口气的时间。加班在建筑行业实属寻常,但是在这项制度下,加班状态被推向了一个极端。工作状态记录表不仅用于工作强度控制,同时也不可否认这是作为业绩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这就形成了基准方中独特的“加班文化”。有人戏称基准为“建筑界的富士康”,“血汗工厂”,言语虽然恶毒了些,但是也有形容得很贴切的地方,那就是:工厂是不允许机器空转的,每分钟都必须产生效益才行。但笔者还是要说,员工不是机器,请给予尊重。
2.等级与分配
众所周知,基准方中的产值分配,很大比例是划归合伙人。作为私营企业,这一点倒也无可厚非。事实上基准的分配制度,整体都是非常倾向于中层与上层,处于倒金字塔状态。企业内部的产值分配,实行虚拟产值计算(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复杂的企业内部等级反推出产值),而非传统设计院的产值计算方式(按工程量计算产值)。这种制度对于激励基层员工往上层攀登,有一定帮助。换个角度想,
就会觉得所谓的组织扁平化只是个玩笑。任何机构扩张以后,必然等级森严,在这一点上与国营大设计院并无差别。
基准的宣传口号是“合伙人并非终身制,每一个员工都可能是未来的合伙人”。毫无疑问这是一句响亮的标语,尤其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充满了诱惑力。在这里笔者并非想泼冷水,而是从当下出发,只谈事实。首先,基准内部设立的员工等级非常之多,每个等级下又有若干细分,从“升级”的过程来看,要经历的时间其实极为漫长,在“服务至上”的大背景下,艰辛程度更是难以想象。另一个事实是,合伙人的人员构成,几乎清一是公司元老,或者后期加入的前国营设计院领导,而非一路爬上来的基层员工。考虑到基准的工作强度,基层员工根本熬不到成为高层的那个时间点,响亮的口号无异于画饼充饥。即使退一步说,真的存在那个可能性,建筑行业(或者说房地产,因为基准以住宅项目为主)的黄金时期又剩下多少年呢?如果房地产泡沫很快出现呢?理想未必是假,招揽人才却更实际。其实每个人都是从当下出发,从自身利益出发,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想法,也无可厚非。
在基准的基层员工当中流行一句玩笑话,“只有基准的中层以上才是员工身份,下层员工不过是工具而已”,虽然是一句戏言,背后却有许多辛酸与无奈,反映出基层员工极度缺乏归属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一点在基准身上再一次得到印证。在基准,离职是永恒的话题。企业的核心是中层以上的员工,只要这些根基不变,基层员工的大量流动也就无足轻重。以基准的产值分配比例而言,可以保证中上层极为稳固。而以基准现在的规模与影响力,可以吸引到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补充到基层当中来,
即使人员更迭,生产能力并无本质的变化。
3.设计还是生产?
笔者在文中一再提到“生产”二字,现在略作解释。在笔者看来,基准方中更类似企业而非设计院,更像是搞生产而非搞设计。基准方中所承接的项目当中,住宅占了绝大多数(周期短,效益可观),在当前住宅产品越来越趋于定制化,各大开发商不断输出自己标准的背景下,住宅项目的设计含量其实在不断降低,更趋于产品化,这是其一。基准的业务侧重于施工图设计,这是其二。基准方中建筑专业的前后期分工明确,做方案的不画施工图,施工图也不参与方案,分工极为明确,类似于一条生产流水线,这是其三。传统设计院,建筑前
后期的分工较为模糊,从业人员可参与全过程设计,这对员工自身发展有帮助。基准方中却舍弃了这种模式,原因何在?更明确的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但这对于员工来说,学习却有些片面了,毕竟员工不是为了成为画图机器。
基准方中名字的由来,“基准”意在建立行业内的标准,“方中”即为国内建筑大师周方中(元老之一,已离开基准多年)。在标准化建设上,基准方中做得很好,走在行业前列。设计的标准化精确到每一个细节,对各个环节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使得基准的施工图质量始终名列前茅。与此同时,精于方案设计的建筑大师周方中却因理念不合,已经离开基准多年。虽是题外话,笔者却忍不住大胆猜想,周
方中先生是否因为企业重“生产”而轻“设计”的倾向,因而离去呢?
4.培养机制
基准具有一整套成熟的培养机制,也经常举办专项讲座,加上较大的工作强度,新进员工会以较快的速度成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员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其中也不乏问题。前面已经提到分工过于明确的问题,对于刚踏入建筑行业的毕业生来说,过早地决定发展方向并不合适。再者,基准的项目来源以住宅为主(周期短,效益可观),能学习到的技术过于片面,对年轻人来说,长此以往,毫无帮助。方案设计也是偏重于技术性内容,而缺乏创意类的设计,对于有志于建筑前期工作的员工更是不利。员工在短期内虽然可以快速成长,但始终重复同一类工作,却会在一段时间后再难有提升空间。这是设计单位偏重于“生产”的弊端,也是人员流动的诱因之一。但这种快速培养机制,对企业本身来说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并且无形中降低了对新进员工本身素质的要求,具体反映在基准的招聘门槛较低。这就使得人员流失的漏洞易于弥补。
5.薪酬待遇
基准方中一直强调薪酬待遇在行业内很有竞争力,在此笔者有话要说。合伙人在此无比较意义,不作讨论。对中下层员工实际拿到手的薪水来说,基准在行业内处于中等甚至中上水平,这是事实。但考虑到基准的加班文化与某些特殊制度,在同样的薪酬待遇下,基准的员工付出的劳动,远非其他设计
院所能想象。一言以蔽之,性价比很低。再考虑到私营企业的五险一金,基本上比照最低标准发放,这又不是账面上所能反映的差别了。再者,员工以牺牲自身健康换来的一些报酬,其真正的含金量又很难说了。
结语
基准方中是一个高度企业化、生产流水线化的设计单位,这些年来的发展壮大,充分证明了其在制度和理念上有一定的优越性,作为一家企业来讲,非常成功。其标准化建设等方面也非常值得同行尊敬。但作为一家设计院来说,对员工的关怀却远远不够,有时为了企业的利益,员工的牺牲太大。当然作为一家私营企业,其固有缺点是很难避免的,只能希望基准方中能尽量完善其制度。
最后想给应届毕业生一点建议:如果去不了国营大设计院,又有志于施工图学习的,基准方中会是短期内一个好的选择,前提是要能忍受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而且放得下身段。长远来看,国营大院的培养会更为全面,工作舒适度和薪酬性价比都更高一些。
以上都是笔者根据亲身经历,所说的肺腑之言,意在对希望了解基准方中的业内同仁有所帮助。文中如果有所冒犯,也请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