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中的错别字的类型和解决措施
明溪县实验小学 陈德标
一、学生作品中出现的错别字
爱带(戴) 白晰(皙) (暴) 报筹(酬) 暴炸(爆) 辩析(辨) 恶耗(噩)
材华(才) 喝采(彩) 翱游(遨) 娘两(俩) 雕彻(砌) 陷井(阱) 明片(名) 吉详(祥) 肖象(像) 开消(销) 贮立(伫) 绉纹(皱) 躁热(燥) 肿涨(胀) 振撼(震) 渲泄(宣)  宣染(渲) 延申(伸)欧打(殴) 座落(坐) 拥带(戴) 煤碳(炭)按磨(摩) 爆躁(暴) 下功夫(工)显象管(像)爆发户(暴)照像机(相) 暖哄哄(烘) 明信片(名) 坐右铭(座) 天然汽(气)  冷不妨(防) 百练成钢(炼) 火山暴发(爆) 和霭可亲(蔼) 爱不失手(释) 爱乌及屋(屋乌) 安份守己(分) 按居乐业(安) 暗然泪下(黯) 黯无天日(暗) 绝不罢休(决) 英雄倍出(辈)半途而费(废) 哀声叹气(唉) 山洪爆发(暴)百战不贻(殆) 变本加力(厉) 变换莫测(幻) 别出心才(裁) 兵慌马乱(荒) 彬彬有理(礼) 涣然一新(焕) 摒息凝神(屏) 病入膏盲(肓) 不记其数(计)
不加思索(假) 不可思异(议) 不求深解(甚) 宁死不曲(屈) 兴高彩烈(采) 张灯结采(彩)  出奇不意(其 )出奇致胜(制) 出人投地(头) 穿流不息(川) 吊虎离山(调) 独挡一面(当) 度过难关(渡) 费寝忘食(废)汗流夹背(浃) 轰堂大笑(哄)  历尽坚辛(艰) 坚难困苦(艰) 金壁辉煌(碧) 决无仅有(绝) 一应具全(俱) 赞不决口(绝)厉厉在目(历)留恋忘返(连) 无与论比(伦 漫条斯理(慢) 慢不经心(漫) 名列前矛(茅 无精打彩(彩) 面面具到(俱)莫明其妙(名) 目不瑕接(暇) 披星带月(戴)迫不急待(及) 出奇不意(其) 气极败坏(急) 气势凶凶(汹) 千锤百练(炼) 巧夺天公(工) 山青水秀(清) 大现身手(显) 伸东击西(声)  谈笑风声(生) 提心掉胆(吊) 走头无路(投) 完壁归赵(璧) 万古常青(长) 忘恩负意(义)左右开工(弓) 作贼心虚(做)自立更生(力) 自名得意(鸣) 自食其利(力) 终生大事(身)指手划脚(画) 珍重其事(郑) 直接了当(截)专心至志(致) 震奋人心(振) 真象大白(相)斩钉接铁 (截)口干舌躁(燥) 再接再励(厉)语无论次(伦) 永往直前(勇)一涌而入(拥)受益非浅(匪)一视同人眼花撩乱(缭) 和言悦(颜)一泄千里(泻) 别出新裁(心) 心旷神饴(怡) 无是生非(事) 反来复去(覆)头昏脑胀(涨)趁心如意(称) 三翻五次(番) 情不自尽(禁) 丰富多采(彩)轰堂大笑()
错手不及(出人投地(头)走头无路(投) 装黄门面(璜) 众口烁金(铄) 中流抵柱(砥)  直接了当(截) 自曝自弃(暴) 置若惘闻(罔) 真知卓见(灼) 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 责无旁代(贷) 再接再励(厉) 运筹帷握(幄) 欲盖弥张(彰)营私舞敝(弊) 沓无音信(杳) 同仇敌慨(忾) 投机捣把(倒) 图穷匕现(见)退化变质(蜕) 文过是非(饰) 无耻滥言(澜) 相形见拙(绌) 消声匿迹(销)心浮气燥(躁) 形消骨立(销) 修茸一新(葺) 修养生息(休) 宣宾夺主(喧)诩诩如生(栩) 暇思迩想(遐) 一张一驰(弛) 一愁莫展(筹) 言简意该(赅)挺而走险(铤) 叹为观只(止) 世外桃园(源) 如法泡制(炮) 磬竹难书(罄)轻歌漫舞(曼) 前踞后恭(倨) 迫不急待(及) 破斧沉舟(釜) 披星带月(戴)披肝历胆(沥) 篷筚生辉(蓬) 沤心沥血(呕) 奴颜卑膝(婢) 弄巧成绌(拙)暗然失(黯) 按步就班(部) 白璧无暇(瑕) 别出新裁(心) 病入膏盲(肓)并行不背(悖) 不加思索(假) 草管人命(菅) 层峦迭嶂(叠) 缠绵悱测(恻)陈词烂调(滥) 穿流不息(川) 惮精竭虑(殚) 耳儒目染(濡) 飞扬拔扈(跋)愤发图强(奋) 蜂涌而至(拥) 斧底抽薪(釜) 富丽堂黄(皇) 肝脑途地(涂)感人肺腹(腑) 膏梁子弟(粱) 功亏一匮(篑) 鬼计多端(诡) 海角天崖(涯)汗流夹背(浃) 好高鹜远(骛) 和霭可亲(蔼) 轰堂大笑(哄) 怙恶不
俊(悛)涣然一新(焕) 积毁消骨(销) 急流勇退(激) 坚如盘石(磐) 金榜提名(题)金壁辉煌(碧) 精神焕散(涣) 苦心孤旨(诣) 口干舌躁(烂竽充数(滥)离经判道(叛) 礼上往来(尚) 历兵秣马(厉) 历精图治(励) 缭原烈火(燎)留芳百世(流) 流言非语(蜚) 龙盘虎据(踞) 录录无为(碌) 落英宾纷(缤)貌和神离(合) 美玉无暇(瑕) 明辩是非(辨) 名列前矛(茅) 明火直仗(执)名记不忘(铭) 摸糊不清(模) 莫不关心(漠) 默守成规(墨) 目不交捷(睫)脑羞成怒(恼) 凤冠霞佩(帔) 振人心魄(震) 民生凋弊(敝) 不温不火(瘟)坐想其成(享) 前扑后继(仆) 兵慌马乱(荒) 融汇贯通(会) 巾国英雄(帼)日新月益(异) 背景离乡(井) 如洪气势(虹) 空空如野(也) 淋漓尽至(致)蛋丸之地(弹) 怨天由人(尤) 无可非异(议) 洁然一身(孑) 直言不诲(讳)锋芒必露(毕) 故名思义(顾) 相反相承(成) 事得其反(适) 劳役结合(逸)占了上峰(风) 包罗万项(象) 轻而一举(易) 不可名壮(状) 道貌暗然(岸)无精打彩(采) 浮想联篇(翩) 物及必反(极) 无可质疑(置)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2  及及可危(岌)人才倍出(辈) 养尊处悠(优) 受益非浅(匪) 不求慎解(甚) 出类拔粹(萃)自立更生(力) 不可就药(救)火字旁的有什么字 忧心重重(忡) 孩啼时代(提) 争争日上(蒸)功不可
抹(没) 致关重要(至) 应辨能力(变) 珊珊来迟(姗) 人至义尽(仁)义气用事(意) 余勇可估(贾) 永保青年(葆) 举旗不定(棋) 无则加免(勉)冒然行动(贸) 哀声叹气(唉) 针贬时弊(砭) 当物之急(务) 辛辛学子(莘)腆不知耻(恬) 彼彼皆是(比) 苇编三绝(韦) 百孔千窗(疮) 炉火纯清() 自名得意(胜气凌人(一本万历(利) 势均利敌(力)悬梁刺骨(股)名思苦想(冥) 珠丝马迹(蛛) 全宜之计(权) 老声常谈(生) 一獗不振(蹶)立杆见影(竿) 大气晚成(器) 精兵减政(简) 委屈求全(曲) 棉里藏针(绵)合盘托出(和) 举止安祥(详) 大名顶顶(鼎) 立案侦察(查) 勾通南北(沟)纷至踏耒(沓) 以老卖老(依) 口密腹箭(剑) 山青水秀(清) 不及不离(即)一泄千里(泻) 嘻笑怒骂(嬉) 滥芋充数(竽) 卑躬曲膝(屈) 岂人忧天(杞) 吊以轻心(掉) 发聋震聩(振) 惩前必后(毖) 坐地分脏(赃) 乌和之众(合) 
二、错别字类型
(一)错字
1、少一笔。在汉字构造部件中,丢失该有的笔画是错字产生的一大根源。如:在学生的作
业本上经常会看见“初”字中的“衣字旁”少了一点,“抵”下面的一点丢了,“啄”右面少了一点,“戈”字少了一撇等等。进而分析就不难发现产生这种类型的错字,不是由于学生在教师对生字字形结构的分析没有认真听取,深刻记住,就是学生对应该掌握的生字缺乏仔细观察所致。
2、多一笔。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在汉字构造部件中,添加累赘的笔画是错字产生的另一大根源,如把“纸”字下面加了一点;武字多加一撇,“抑”中间多一撇,“局”里面写成了“司”,“逐”里面多了一点等等。这类错字与丢失笔画如出一辙,也是教师对字形分析不到位或者学生辨析不到位所引起的。
3、写错字形的某个部件或笔画形状。 究其原因,这种笔误大多是源于习惯的错误牵  引在作祟。如学生经常会把“南”字中的部分写成“羊”字,“融”字做下写成“羊”或“南”里面的部件,“铅”字的右上部分写成了“几”,“毁”字的左下部分的“工”字最后一笔是一提,“尘”上面不是“小”,“杂”下面不是“木”等。
4、改变字形的组织结构。  如一些学生把“落”、“茫”、“薄”、“荡”等字中的三点水写出来把整个字写成了左右结构,“荆”字写成上下结构,“唇”写成了上下结构,“辱”写成了半包围结
构等,这是错字类型中最具特的一种。
5、笔画繁琐。如“德”,这虽然是个常见字,可是五年级的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还是常常忘了当中的一横,更别说“攥”、“稽”、“懿”、“髭”等字了。
(二)别字
1、音同形义不同。如有学生将“反映情况”写成“反应情况”,此乃写者只记住汉字的读音, 而对其形义没有正确地掌握与理解,以致有此现象。又如“再”和“在”,“既”和“即”,“保”和“宝”, “悲”和“卑”, “招” 和“朝”, “振”和“镇”,“意”和“义”,“决”和“觉”,“忠”和“终”等,由于乱用同音字而造成的错别字占的比例相当大。
2、音形相近义不同。如一年级学生做生字辨析时经常将“违反纪律”的“纪”选成“记”,这显然是对“纪律”一词中的“纪”字其义没有真正理解。“纪”与“记”,“防”和“访”, “壁”和“璧”,“欧”和“殴”, “辨”和“辩”, “竞”和“竟”等虽然在读音上相同,字形上也比较相似,但其含义是有所区别的。
3、形近音义不同。形近音义不同的别字大都归咎于书写者的疏忽。比如“休”和“体,“压”和“庄”,“享”和“亨”,“幼”和“幻”,“冒”和“昌”,“刁”和“刀”,“己”和“已”等。
防止或矫正这类别字,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书写者的验查了。
4、字序排列错位。或取附带字进行冒名顶替。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学生把“积极”写成“极积”,“秘密”写成“密秘”等。
三、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1、编顺口溜。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奇特的想象把音、形、义结合起来编成顺口溜。顺口溜识字法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激起他们学习和识字的浓厚兴趣。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溪——一条小溪流呀流,三点水,爪字头,弯弯曲曲碰石头,流到大海不回头。园——一元钱,买了票,进了公园进花园。这里把花一元钱的“元”与公园和花园联系起来,“园”就不会与“圆”相混了。又如:大王和小王, 今天来弹琴-----琴。不仅强调了上边两个“王”字的写法稍有不同, 而且还突出了“琴”的下边是“今”字。这样一来, 很少再有学生把“琴”下边的“今”写成“令”了。再如“己、已、巳”“戌、戍、戊、戎、戒”学生总是难以区分,笔者将它们编成顺口溜:“封了一半已,堵了整个巳,不封不堵是自己。”“横戌点戍戊中空,一人警戊戒就念戎,两人戒,
那才成。”这样的顺口溜朗朗上口,学生记得又快又好。
2、自己纠错。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我总是圈出来加以改正,但还是出错,收效甚微。于是,我不再帮学生改错,只是在出现错别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出并加以改正。这样做,促使学生参与了改错别字的整个过程,培养了他们寻错别字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便能够自己出作业中的错别字,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3、形声字纠错法。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的,形符表义,声符表音。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如,“木”和“禾”易混,教师就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凡与树木有关的字都用“木”字旁,如“树”“枝”“根”等;凡与庄稼有关的字都用“禾”字旁,如“稻”“穗”“秧”等。又如,“衤”和“礻”易混,教师就可以这样指导:“衤”是“衣”的变形,因此“被”“衫”“补”等字都用“衤”,而“礻”与占卜、祭祀等有关,因此“神”“祝”“礼”等字都用“礻”。    再如 “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
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从中悟出形声字的规律: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意。
6、变字练习法
1)变字练习。A.添一笔变字:“大——太”“休——体”……    B.减一笔变字:“玉——王”“吏——史”……    C.改一笔变字:“压——庄”“玉——主”……
(2) 区别字形组词: (      ) (      );奉(      )  (      )
(3) 加偏旁后再组词: ——() (粮食) () (姑娘)
——(  ) (    ) (  ) (    )
                    ——(  ) (    ) (  ) (    )
(4) 选字填空: 在再——(    ) (  )  ——(  )  (  )
7、讲清一些偏旁做汉字部件时的变形。汉字由于简化,许多偏旁已经认不出它的原来的样子,所以由于不知其形旁或声旁,总是写成错别字。如"羡慕"的"慕"、"恭敬"的 "恭", 学生常把下面写成了“小”字。其实,这是“心”作部首时的变形。因为這两个字都与心理活动有关,与“小”无关。又如: "衤"旁"与"礻"旁,只有一点之差,最易让学生写错。可是"衤"是“衣”作部首时的变形,如:“衫、被、裸、初、袖、补、袍、裙、褂”等字, 都与衣服有关,。而"礻"旁是“示”作部首时的变形,“示”是一个会意字,表示一个三条腿的桌子上放着供品,如:“神、祝、社、福、祸、祈、祥”等字都与祭祀有关。如“罒”与“四”,学生常把“罗”字上边写成了“四”。其实,“罒”是“网”字作部首时的变形,与罗网有关,如:羁、罚。如学生常把“练”字的右边写成了"东”。其实,它是“柬”作声符时的变形,如:炼。
8、注意上下字偏旁的相互影响。有些偏旁的形体本來各不相同, 可是由於它們所组成的字经常连用, 结果受上面(或下面)的偏旁的影响而写错了。如有人把"编辑"误写成"编缉", 把"姿态"误写成"恣态"、把"跋涉" 误写成"跋踄"等.要防止這种偏旁类化的错误, 一定要注意上下字偏旁的不同。
9、连词成句法。学生写别字的具体表现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不能正确运用,说明他们对字义
理解不够,缺乏练习运用。如:如“兰蓝,完耍、在再”等,是极难纠正的。因此我便把字组词,词写句:蓝天下,我们种下一棵兰花。”“写完了作业再玩耍。”  “老师说,今后不能再在教室里玩篮球”。让学生在抄写时不是抄写生字,而是抄写词语、句子。通过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这些字,通过比较与学过的同音字区别开来,以后学生就不会用错了。如: 坐、座-----请你坐在一排一号座上。已、以------这一周以来,他已经迟到了三次。含、舍----她含笑走进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