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半期
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半期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战争(1840——1842)
1.的走私:19世纪前期,英国对中国进行走私。危害:严重摧残中国人的体质;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民族英雄)下令将缴获的全部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意义: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战争;1842年8月,战争结
束。
(3)失败原因: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根本原因);中国经济军事落后。
4.《南京条约》(1842年)
(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开口: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协定关税:指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影响:①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②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第2课第二次战争(1856——1860)
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故称“第二次战争”。美、俄是帮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
(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
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4.战争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战役:丰岛海战: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平壤失陷
黄海海战: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北洋舰队主力尚存。
辽东战役:徐邦道牺牲,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2.《马关条约》
(1)时间:1895年4月,清政府派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
(2)内容::割地: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开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影响: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三国干涉还辽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p27《时局图》。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义和团运动
(1)兴起: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北数省的贫苦民众,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形成了民间组织——义和团(爆发于山东、直隶)。
(2)口号:“扶清灭洋”
(3)失败: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八国联军侵华
(1)时间:1900年6月,英、俄、德、美、等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2)斗争:在廊坊阻击战中,中国军民与八国联军展开血战。在天津保卫战中,聂世成壮烈殉国,义和团和清军痛击了外国侵略者。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①时间:1901年。
②内容:(经济)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反帝活动;
(外交)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列强可驻兵;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军事)拆除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列举: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①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第二次战争战败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第4课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洋务派代表: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
3.内容(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
局)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
(4)创办新式学堂,设立翻译官,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4.失败的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腐朽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5.影响:积极作用(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近代化的开端)(2)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6课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目的:拒和,迁都,变法影响: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报刊: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天津的《国闻报》(严复)学会——强学会
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6月—9月。
经过: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幽禁光绪帝,废除变法法令,变法失败了,又称“百日维新”。
4.内容
(1)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3)文化上:废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4)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5.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六人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6、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