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文学形象周立波 坐牢
【摘要】用心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发掘学生的能力,与学生共同观察自然环境与生活现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趣,大量吸收课外读物,把握文学作品,教会学生时时探究,寻文章中“真善美”的源泉,理解文章中“情理趣”的真谛。
【关键词】文学形象 赏析 课堂内外 探究
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这里所说的“形象”并不是指语言文字的具体生动,而是指作家根据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可感的社会生活图画。
文学形象美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上语文课必然要感受它、分析它。我们见识过无数个文学形象,如天生丽质、命运悲苦的杜十娘;逆来顺受、逼上梁山的林冲;温柔多情、深明大义的水生嫂;思想保守、行为怪僻的别里科夫;自欺欺人、麻木不仁的阿Q等。优美的文学形象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出高尚的情趣。然而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学生,语文
素养却在不断下滑,许多学生根本没有读过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为何人,更有些学生对文学潮流纯粹是一脸的茫然。相反,大量的网络语言却在校园中流行,难以计数的垃圾书籍堆满了书架、书摊,无怪乎错别字漫天飞舞,病句到处横行,难怪学生宁可整天沉浸在虚妄的幻想之中,也不愿意面对真实的人生,更不愿意对现实做深刻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所以,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学生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昏昏沉沉,从而缺失了一颗敏感的心灵。要想改变目前这种难堪的局面,我认为必须首先发挥文学的功能;充分发挥文学教化人心、陶冶性情、塑造灵魂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充分发挥文学的优势,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停滞局面,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真正达到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目的呢?这是教学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