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
Economic Observation
推进"政府上云'打造"数字政府"
◎撰文I郭克强程锋
"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国家政府公共治理和政务服务 体系现代化目标的关键举措,也是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核心引擎。继"最多跑一次""移动政务"等一系列措施取得良好进展之后,如何加速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效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高质量高标准 打造"数字政府",切实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助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成为政府和众共同关心的 话题。
"数字政府"是公共治理和政务服务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战略抉择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 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党的+九届三中 全会做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各级政府的履职 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浙江、广东、江苏、贵州 等省份先行先试,开展了“数字政府”的改革建 设。2020年10月29日,党的+九届五中全会通 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 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 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数字政府”作为政府组织运作的新模式,是以新一代信息通信软硬件技术及资源为支撑基 础,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为推进方式与 实施路径,将实体政府在逻辑上虚拟化而形成的一 种组织结构分布式、政务服务“一张网”、办公办 事在线化、公共治理精准化的现代化高水平新型政 府形态。以浙江为例,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积 极推进“数字浙江”建设,持续探索和实践政府数字化转型,“最多跑一次”改革得到习近平总书记 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 注和好评,已经成为浙江“数字政府”建设的“金 名片”。按照浙江经验,建设“数字政府”应当遵 循“政府理念创新+政务流程创新+治理方式创新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四位一体架构,构建数据共 享、流程再造、数据体系构架“三大模型”,进 行全方位、系统性、协同式变革。建设“数字政 府”,根本目的是通过数据的整合、开放、共享,为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基本手段是互联网、大数 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关键举措 是通过流程再造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 层级高效协同;实践路径是构建人机协同的数字 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应用系统。
云计算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 "数字政府"发展的技术基石
云上的诱惑 演员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广东“粤省事”移动民生小程序、江苏政务“一张网”、贵州“云上贵州”等“数字政府”建设成果的背后都离不 幵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201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明确指
30 2021.1 C-Enterprise Management 通信企业管理
经济观察E c o n o m i c b s e r v a t i o n
出,“上云”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发展的基本趋势之 一,云计算技术将越来越多地为政府电子政务的发 展提供动力。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 IST)的 界定,“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由一个 可配置的共享资源池组成,可以提供网络、服务 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多种硬件和软件资源,这 些硬件和软件集被称为“云”,采用按使用量付 费的服务模式。云计算的特点主要有大规模、虚拟 化、高可用和扩展性、高安全性、按需服务、按使 用量计费等。
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政府上云”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扩大政府数据的 共享范围,实现数据的精细化管理。政府数据包括 三条数据流,分别是部门之间横向数据流、不同层 级之间的纵向数据流,以及政府与企业、公众间的 数据流。云计算技术由于配备共享的存储资源池,在技术上更容易打通“数据孤岛”,促进数据的大 范围共享和高效率流通,进而实现对数据的统一和 精细化管理。二是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政府信息化 建设的总成本。云计算技术采用更加集约的资源共 享利用方式,可以提高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相比不同地区或部门各自分散幵 发、建设、维修,总体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加快成 功经验的复制推广,帮助缩小“数字鸿沟”。我国 不同地区间经
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区各级政 府可以调配的用于“数字政府”建设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量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先进地 区的“数字政府”建设进度明显快于经济落后地 区,导致出现“数字鸿沟”现象。云计算技术具有 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既可以扩展计算和存储等硬 件设备,提高系统能力,又可以实现快速复制迁 移,即经济发达地区构建的成功的政务软件平台可 以作为模板借鉴给其他地区,从而带动共同发展。
为推逬"政府上云”,国内外政府纷纷出 台一系列指导政策与行动计划___________
国际方面,多年来,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都十 分重视“政府上云”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纷纷从 国家层面强调对“政府上云”的要求。美国早在 2011年2月就由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委 员会颁布了《联邦政府云战略》(Federal Cloud Computing Strategy),该战略明确提出要“提 供决策框架和应用案例,指导各部门向云平台迁 移;进一步加大云计算设施的部署力度;制定联邦 政府的行动计划,确定相关部门的职责,推动云计 算的部署”。英国于2012年颁布《政府数字化战 略》、2014年实施《政府数字包容战略》、2015 年启动“数字政府即平台”计划,这一系列举措取 得显著成效,助推英国政府获得2016年联合国电 子政务调查评估世界第一的成绩,成为全球表现最 为卓越的数字政府建设者之一。就其实践而言,云 计算服务一直被当作建设通用共享平台的重要基础 设施,以支持新一代政府数字服务的运行。从发达 国家的建设经验来看,政府有效应用云计算等最新 技术已经成为扩大政府电子政务服务覆盖面、促进 信息共享、降低建设成本的重要一步。
国内方面,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分重视云计 算在政府服务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探索与落地实践,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政策与行动计划。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 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明确提出“探
通信企业管理C-Enterprise Management 2021.1 3
1
经济观察
E c o n o m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
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7-2019年)》,明确指出“推进基于云计 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模式,鼓励地方主管部门加大 利用云计算服务的力度,应用云计算整合改造现有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高政府运行效率”;2017 年12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的 通知》,确定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陕西等 基础条件较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为期两 年的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并“支持试点地区利 用云计算等技术,共建共享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实 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服务支撑、安全保障等共 性基础资源的集约共享”;2019年7月,国家网 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云 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旨在提高“党政机关、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使用云计算服务的安 全可控水平”。
我国在推进"政府上云"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建议
统一规划,健全制度,构建"政府上云"安全管理框架
如何证明和确保安全性是当前全球云服务产 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国非常重视“政府上 云”的安全问题,早在2014年9月就发布了国家 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 31168-2014 ),规定了云服务商在为政 府部门提供上云服务时应具备的安全技术能力。但 至今为止仍未从顶层规划层面搭建完整的政务云安 全管理框架,也没有设置专门的云服务安全管理机 构。由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加强顶层规划,优化政策环境,通过政府采购引导 云服务的安全部署与运行,加快促进“政府上云”的市场化发展,保障安全性;二是制定并完善安全管理架构、制度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云服务的 安全防护体系,落实相关安全责任;三是加强政府 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向专业机构开放权限,破除评 估认证壁垒,搭建多元合作、动态开放、互联互通 的“政务上云”安全管理框架,避免重复评估认 证,降低安全管理成本。
创新模式,扩大采购,出台"政府上云"专n指导意见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风起云浦,“政府 上云”发展方兴未艾,在节约资金、提高效率、整 合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 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起,“云计算服 务”作为新增项目被列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集中采 购目录。然而,目前政府采购云服务的市场占比仍 然比较低,部分地区和部门出于不同的原因还在自 行建设数据中心。一方面说明“政府上云”需要出 台专门的政策,提出明确要求,也需要进一步推广 普及,做好宣传贯彻;另一方面也要求云计算服务 企业在政府采购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建议加 快编制出台推进“政府上云”的指导意见:一是指 导“政府上云”采购
内容从产品向服务转变,单一 产品难以满足政府服务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而服务能够迅速升级迭代,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时相比产品采购的大量资金投人,服务采购可按 需进行,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指导“政府 上云”采购模式从定制化的方案采购向标准化的服 务采购转变,政府的需求有很大的相似性,标准化 的采购更快捷、更方便,这符合政府用户对采购高 效便捷和公幵透明的要求,而定制化的方案在界定 边界、明确责任和应用性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 指导“政府上云”采购标准从重视资金节约向更加 重视安全可控转变,以便适应国家对信息安全战略 的考虑和要求。I©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
32 2021.1 C-Enterprise Management 通信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