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的六大标准
来源:清华传播研究中心 作者:李希光
好新闻作品的标准应该是:清澈、简练、聚焦、有细节、有诱惑力、能唤起人们的情感。
首先,好新闻的选题应该是能引起读者的兴奋,这或许是一篇时效性强的故事,或许是与当前人们谈论的话题相关,或许是与当前的新闻热点相关。但是,《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0日《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记者狄多华)不是当前的新闻热点或热门话题。那么,这篇稿件靠什么抓住读者呢?它的新闻点在哪里?
我们一块来分析一下《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篇报道充分运用了新闻学的那些最基本的原理和采访写作方法:
一. 好的新闻通常是一个有悬念的故事,故事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故事的人物头上还高悬着一把剑,这把剑随时会降临到这个人的头上。《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题目已经把这把剑明确地指出来,吸引读者去看导语。
二.《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新闻的叙述是人物中心和情节中心,而不是问题中心,给所报道的问题戴上一张人的面孔。如果是人物中心,作品的开头应该是一段有趣的人物故事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是这样开头的:
甘肃省民勤县二年级女生谢小田,每天上学前有一件事是必做的,那便是从自家的水缸里舀水灌满手中的小塑料壶,提到学校将它倒入老师的水缸,供老师食用和学校其他急需用水。水是爹妈从很远的地方拉来的,因为不苦,所以叫甜水。
三.有人把故事比作箭、导语比作弓,导语是把故事沿着一条上升的轨道射向故事的高潮。《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作者利用戏剧化的紧张气氛、戏剧化情节、细节和事件构筑稿件,从导语开始把读者一步步吸引到故事的高潮:
作为西渠镇致祥小学的一门“必修课”,全校52名同学人人备有一个小塑料壶,做着和谢小田一样的“功课”。校长王雄武叹道:缺水啊!老师无处取水,又要生活,只好靠学生。在这里,往教室地上撒点水,是极为奢侈的事情。
在民勤,西渠镇还不是最缺水的地方。从此往东往北,进入靠近内蒙古地界的中渠乡,你
会看到大批枯死的树木、搁荒的土地、废弃的院落。发酥返碱的土地毫无遮拦地暴晒在太阳底下,折射着刺眼的白光。一脚踩下去,满是冒着白烟的干土。荒地上惟一可以生长的碱柴,枯黄衰败,没有一丁点儿绿。
同行司机师傅刚刚进入知天命之年,就已目睹了这里从良田到荒漠的变迁。他说,这里原是民勤有名的青土湖,曾经芦苇摇曳、野鸭成。自己年轻的时候来这里,仍可看到茂密的树木、成的野鸽、奔跑的兔子,带个铁锹在身边,用不了多久,就会挖出捧之能喝的甜水。可如今,300米以下也难见可以饮用的“甜水”了。
站在原中渠乡字云十三社废弃的村落间,闻不见一声鸡鸣,听不到一声羊叫,整个村庄了无一人。民勤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阎德伦是见证人:3年前他第一次来这里时,还有十几口人,去年第二次来时,剩下六七口人,今天第三次来,已是人去屋空。他感叹说,最终消亡的字云十三社,是民勤生态恶化的活化石,但绝不是惟一的化石。
走进另一村落,我们看到不忍看到的又一幕:60岁的老光棍和几只羊同居一屋,炕上除了一床被褥、一点粮食,21个罐头瓶是他全部的家当。和丁老汉一样一辈子没有讨到老婆的,全村老老少少有9人。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是:村里来一落难寡
妇,9个光棍都想要,但都有心无力。寡妇最终离去。
村里的姑娘大多远走他乡。记者到村里的当天,有人家正在嫁姑娘。新娘要去的地方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父母满心喜悦。
在煌辉村的残垣断壁上,有这样一首打油诗:碱大水苦尘土扬,沙进人退耕地亡。强男倩女早走光,妇幼老弱别农庄。
…… ……
民勤以治沙闻名于世。一代代国人从中学课本里认识了民勤这个西北小县,感佩民勤人创造的“人进沙退”的壮举。可如今,因为缺水,民勤绿洲沙漠化加剧,不少沙丘重新复活,“沙进人退”的悲剧又开始上演。
四.当我们的读者坐下来读我们的作品时,要让读者感觉到记者是一个值得他尊重的聪明人,因为读者愿意自己的大脑被娴熟老道的作者或记者所操纵。记者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权威来自作品中的细节的选择和运用。记者坐下来写作时,我们不是让读者去阅读你的故事,而是让读者去观看记者的故事、让读者感受记者的感觉、闻到记者闻过的气味,品尝
记者吃过的饭菜。要让记者笔下的细节唤醒埋葬在读者心底的记忆、故事和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节是优秀作品的亮点,细节能把读者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同时,细节是作品的指纹,以区别你所写的人、故事与他人的故事或描写的事件之不同。西方写作经典《风格的要素》中是这样界定细节的:“最能唤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关注的是那些明确、具体、特定的细节” 《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使用的那些细节多半是令人震惊的事实,让观众产生情绪化反应的场面和引语:
令人震惊的细节:
甘肃省民勤县二年级女生谢小田,每天上学前有一件事是必做的,那便是从自家的水缸里舀水灌满手中的小塑料壶,提到学校将它倒入老师的水缸,供老师食用和学校其他急需用水。
全校52名同学人人备有一个小塑料壶,做着和谢小田一样的“功课”。
令人难忘的引语:
校长王雄武叹道:缺水啊!老师无处取水,又要生活,只好靠学生。在这里,往教室地上撒点水,是极为奢侈的事情。(缺点:没有使用直接引语,因为失去了现场感,并削弱了引语的力量)
他(司机)说,这里原是民勤有名的青土湖,曾经芦苇摇曳、野鸭成。自己年轻的时候来这里,仍可看到茂密的树木、成的野鸽、奔跑的兔子,带个铁锹在身边,用不了多久,就会挖出捧之能喝的甜水。可如今,300米以下也难见可以饮用的“甜水”了。(缺点同上:没有使用直接引语,因为失去了现场感,并削弱了引语的力量)
总理曾经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缺点同上:没有使用直接引语,因为失去了现场感,并削弱了引语的力量.惊叹号远远比不上引号的冲击力!)
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来自采访过程中的观察、感觉、提问、笔记。优秀的记者总是警觉地睁着眼睛、竖着耳朵、深深地用鼻子吸气,像狗一样嗅着什么,让身心沉浸在人的五种感觉中。比如,走进一个人的家里,观察他或她听的歌曲、演奏的音乐、收看的电视节目、墙上贴的书画、书房里摆放的书籍、他(她)在家里的衣着,通过这些细节描写,都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和个性。读者会在你的笔下,看到她(他)、呼吸到她(他)、闻到她(他)
,甚至触摸到她(他)。我们在读《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篇报道的时候,我们好像在跟着记者的感官走进了这样一片荒漠:
在民勤,西渠镇还不是最缺水的地方。从此往东往北,进入靠近内蒙古地界的中渠乡,你会看到大批枯死的树木、搁荒的土地、废弃的院落。发酥返碱的土地毫无遮拦地暴晒在太阳底下,折射着刺眼的白光。一脚踩下去,满是冒着白烟的干土。荒地上惟一可以生长的碱柴,枯黄衰败,没有一丁点儿绿。
站在原中渠乡字云十三社废弃的村落间,闻不见一声鸡鸣,听不到一声羊叫,整个村庄了无一人。
走进另一村落,我们看到不忍看到的又一幕:60岁的老光棍和几只羊同居一屋,炕上除了一床被褥、一点粮食,21个罐头瓶是他全部的家当。和丁老汉一样一辈子没有讨到老婆的,全村老老少少有9人。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是:村里来一落难寡妇,9个光棍都想要,但都有心无力。寡妇最终离去。
我们常常批评某个人的观点或文章,“见木不见林”。而在今天的新闻报道中,我们更多的毛
病是“见林,不见木”。在新闻写作中,最好的细节应该是对一个人或一个事件得形象概括,即所谓“见木,方能看到林”。在《民勤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篇报道中,相信记者用了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采集“木”的故事,并且用很大的篇幅报道这一棵棵“木”的故事,直到文章的后半部,当读者已经被这些故事深深地诱惑住了,记者才把“林”的全貌描绘出来:
民勤以治沙闻名于世。一代代国人从中学课本里认识了民勤这个西北小县,感佩民勤人创造的“人进沙退”的壮举。可如今,因为缺水,民勤绿洲沙漠化加剧,不少沙丘重新复活,“沙进人退”的悲剧又开始上演。
风大、沙多、水少,致使绿洲沙生植物枯萎死亡。全县已有13.5万亩人工沙枣林枯萎和死亡,35万亩白刺、红柳等天然植被处于死亡和半死亡状态,50万亩耕地沙化,60万亩天然沙生灌草植被朝不保夕,108万亩柴湾沙化,成为绿洲中的荒漠。
卫星遥感影像动态资料显示:民勤生态环境恶化演变,已经对兰州及甘肃中部地区,对内蒙古河套平原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民勤绿洲不保,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南下,将会把千里河西走廊拦腰切断。
如果一开始,用这些“林“的画面开头,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新闻作品的权威在于真实,真实来自细节。这些细节就是那一棵棵树木。运用细节的目的是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是为故事的主题服务,为了使读者对这片林看得更清晰。同样是在2003年5月,《中青报》刊登了另一篇直接发自罗布泊的报道,由于缺乏“木”,读者连“林”也看不见了:云上的诱惑 演员表
《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7日《喻名德:核环境科学探路人》:
罗布泊,骄阳似火。一支身着厚重防化服的科研小分队在这片沉寂的戈壁大漠上蠕动。他们担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对千里罗布泊进行放射性污染勘察。率领这支小分队的是一位年届花甲的老人,他叫喻名德,是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对老人没有沙漠工作的细节描写和悬念故事,不感人)
1964年,从哈军工毕业的喻名德带着对国防科技事业的向往,与一批赤诚报国的教授、大学生告别校园,来到位于祖国大西北的某国防科研试验基地,投身国防科研事业。(这一段读起来空,因为缺乏细节)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政府决定对西北罗布泊地区的放射性污染进行治理。搞了几十
年国防科研试验技术研究的喻名德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科研领域——核环境科学研究。(回避大家都知道的最重要的细节:罗布泊是中国核武器试验场,回避重要事实是疏远读者和对读者的不信任)
“开展核环境科学研究是国际相关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领域我们一定要迎头赶上。”科学研究的前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使喻名德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于1995年受命担任基地核环境科学研究课题组组长,率领核环境科学调研组,往来奔波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的考察调研,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资料,深入分析阵内外放射性污染环境治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对建立我国核环境科学学科体系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空洞的引语和抽象地概括,完全失去了感染力)。
为取得科研试验现场第一手的实测数据资料,2000年4月,喻名德毅然决定率领科研小组深入戈壁腹地进行实地考察。(为什么“毅然决定”? 想必一定有一个动人的细节和故事?为什么记者没有写这个故事. 喻名德当时说了句什么样的感人的话?)
穿防化服对喻名德来说再熟悉不过了。30多年前,喻名德和另一位同事穿上橡胶防护服,戴上防毒面具,背上氧气瓶,冒着生命危险回收试验区内的测量仪器设备,成为勇闯放射
性污染区的第一批科技人员。(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记者没有提供当时的细节,读者读起来索然无味。)
发布评论